爭議訊息澄清專區(含食安)
聽說市售水果多數添加催熟劑,請問催熟劑安全嗎?
- 發布日期:104-04-30
- 點閱人數:28802
通常水果所使用的「催熟劑」,其實就是可以產生「乙烯」或類似氣體的相關化合物,而乙烯是果實後熟過程中,本身就會散發出的植物荷爾蒙,因此對人體無害,而且廣泛被應用在水果後熟處理上。
乙烯是果實後熟過程中,本身就會散發出的植物荷爾蒙,少部分水果如香蕉、木瓜及檬果等,若不經催熟,緩慢的後熟過程,會造成消費者的不便,因此業者通常在裝箱時便會置入少量的電石,讓果實在運輸途中成熟更為整齊,以方便市場銷售,讓消費者更方便食用。
早期農村把綠熟的檬果或香蕉,放到米缸中,或是點香燜熟,過 2-3 天後,便有水果香撲鼻而來,這是很多人兒時的記憶,而這就是媒體所謂的「催熟劑 - 乙烯」的作用。
但是在不需要後熟的水果,如番石榴、蓮霧及印度棗等,對乙烯更是避之唯恐不及。
乙烯的發現,為園產品處理開啟光明的一面,而且絕對是食用安全無虞。
-
本專區內容歡迎大家全文轉載。回應留言係提供各界人士發表及交換意見,原則上將不會逐一回應答覆,亦請勿發表無關言論。若您有需要尋求答覆的問題,建議選擇下列三種管道之一,我們將竭誠為您服務。1.利用本頁右上角之「我要提問」功能,提出您寶貴意見。2.利用本部「首長信箱」投書。3.電話(或手機)撥打「農業諮詢專線」4499595(手機請加02)詢問。請各位網友注意網路禮儀,發言內容須就事論事,發表意見時,應尊重他人之權益及隱私,不得發表毀損他人名譽、不實言論、妨害風化、無理謾罵、廣告商業行為、與本專區不符之言論,本部有權不予顯示或刪除,發表人不得異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