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新聞
文號4130
穩定糧價配套措施,安定稻米交易秩序
- 發布日期:92-06-02
- 發布機關:農委會
國內一期稻作自四月底五月初由南部高屏地區開始陸續收穫上市,因有進口米陸續進入國內市場,業者擔心糧價無法達到往年價位水準,對一期作購穀心態較為保守,導致市場糧價趨於疲軟。針對國內市場狀況,行政院農業委員會已經啟動穩定糧價作業機制,全力維護國內稻穀交易秩序。
農委會指出,因應我國開放稻米進口,政府早已著手執行國內稻米供需調整規劃,以休耕等措施調整稻作產量。以今年一期稻作初步統計種植面積十六萬餘公頃,與九十一年第一期稻作種植面積相比,減少一萬餘公頃。產量方面,據各區糧食管理處調查評估,今年一期稻作單位面積產量普遍比去年同期低,推算今年一期稻作總產量比去年同期減少約六萬餘公噸(百分之七)。另外,南部缺水現象迄未疏解,預計對二期稻作的種植將造成某種程度的影響。國內未來稻米價格走勢趨於樂觀,業者應可放心營運並趁早加強購糧。
農委會說,政府為保障農民收益,將繼續辦理稻蔬計畫及輔導收購。同時,為穩定入會初期國內糧價,該會已報奉行政院核定於必要時,得視稻穀盛產期之價格與平均生產成本間之差距,分階段實施加強收購農民稻穀、提供糧商及農會收購自營稻榖週轉金之低利貸款,以及辦理稻農緊急救助等價格穩定措施,以維護農民收益。為避免農民於稻穀盛收期間急於拋售稻穀,影響市場穀價,該會各區糧食管理處亦加強協助農民辦理稻穀寄倉作業。
農委會並指出,由於世界主要穀物產區氣候異常歉收,國際穀物市場交易價格上漲,預期未來國際穀物價格仍呈偏高的趨勢。該會目前亦積極規劃,獎勵國內生產高品質稻米、擴大推廣生產高價位有機米,及以加強推動稻田輪作休耕作為配合,厚植地力計畫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