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新聞
台灣地區九十二年第一期稻穀生產查估結果 總產量較去(九十一)年同期作減少八萬餘公噸
- 發布日期:92-07-23
- 發布機關:農委會
農委會表示,台灣地區本(九十二)年第一期稻作經查估結果,種植面積為一六三、七二五公頃,稻穀生產量為一、0五六、0一九公噸,顯示「水旱田利用調整後續計畫」績效逐漸彰顯。惟該會仍呼籲農民,雖然本年第一期稻作種植面積較計畫面積減少,對於第二期作列入規劃輪休地區之農田,請務必配合政策辦理輪作休耕措施。
農委會基於產銷平衡之考量,近年來積極推動「水旱田利用調整後續計畫」,政策性獎勵稻田休耕轉作,以減少稻米生產。九十二年第一期作輪作休耕計畫面積為八八、六七五公頃,初步統計推行面積九九、一0四公頃,達成率為一一二%。本年第一期稻作計畫種植面積為一七九、000公頃,而該會最近實際查估本期稻作種植面積為一六三、七二五公頃,主要係因政策性推動水旱田利用調整後續計畫成效良好,農民自願參加輪作休耕增加,及桃園、新竹地區部分灌區停供農業用水,農民配合停灌停耕所致。
農委會表示,在稻田生產量方面,農委會依據各縣市之估計單位面積產量,彙總推估台灣地區九十二年一期之稻穀生產量為一、0五六、0一九公噸,與九十一年一期之稻穀產量一、一三六、六八八公噸相較,減少八0、六六九公噸,減幅為七‧一0%。而在本年第一期作收購農民稻穀方面截至七月二十二日止,計畫與輔導收購數量為二九一、六四○公噸,與去年同期之二一六、八四七公噸比較,增加七四、七九三公噸(增幅三四%)。由於本期收購稻穀產量明顯提高,將有效降低市場稻榖流量。
由於我國於去(九十一)年元月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必須依承諾進口稻米,為達到國內總體稻米供需平衡之目標,該會依據行政院核定之「水旱田利用調整後續計畫」,仍將持續加強辦理一般性休耕與輪作地區性特產,並積極推動第二期稻作分年分區輪流休耕措施,當期作列為輪休之鄉鎮稻田,每公頃種植綠肥之給付標準提高為四萬六千元;至於未配合輪休政策仍繼續種稻之農田,將不予辦理稻穀保價收購及稻農緊急救助措施,請農友配合辦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