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新聞
促進水利會組織健全發展,年度業務檢查即日起展開!
- 發布日期:94-03-29
- 發布機關:農委會
農委會表示,為達成健康年的施政目標,除了使一般民眾對於生鮮蔬果普遍認知外,農田水利組織的健全,也是農業生產不可忽略的重要一環。年度業務檢查,就好像每年一次身體健康檢查,防微杜漸,非常重要,唯有健全的農民組織,才能確保農民的福祉。
目前,全國 17 個水利會共有會員約 120 萬人,要維持其組織的健全,會務的永續經營發展,營運與組織上的問題,必須透過外部定時與不定時的檢查來發覺,以因應當前社會經濟結構的轉變調整,滿足會員及社會的期待。水利會組織發展歷經元明清時代之自由經營發展到民辦官督階段,以及日據時期逐步加強管制之水利組合階段,早年 100 多個水利組合,經過了多次克服艱辛的組織再造,迄今由政府輔導整併為 17 個水利會,也奠定了臺灣灌溉事業的基石。
農委會指出,早期臺灣農業生產,以稻米、蔗糖為主,農田水利會的服務,也以稻作、糖作灌溉為先,隨著農業生產多元化,水利會的服務擴及茶園、蔬果、花卉等眾多灌溉項目,灌溉技術與方式更為複雜,投入成本也因此大幅提高,為了農民的生計,水利會每年也任勞任怨的完成使命,透過年度業務檢查,水利會可以傳達農民的心聲,對於營運上所遭遇的核心問題也可以被發覺。
農委會最後表示,沒有灌溉,就沒有農業,沒有健全的農田水利組織,也不可能把大地之水,輸送到每一吋良田之上,為有效提升政府對於農民服務品質與效能,農委會近年來也以輔導代替督導,以服務代替管理的原則,加強政府部門與水利會的合作關係。此次業務檢查,農委會也特別邀請陳明健院長、虞國興院長及徐享田教授等,在農業與水利方面之權威專家學者,共同診斷各水利會在財務與組織營運的問題,藉以檢討財務艱困水利會特別補助之分配機制,另對於各水利會之多角化經營、人事精簡及其他支出等開源節流措施,並逐一審慎的檢視,希望於年底前完成農田水利會之財務健全與永續經營方案,維持健康的水利會,永續臺灣農業的發展。
聯絡人:農田水利處經營發展科技士王浩中
電 話: 02-23124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