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內容區
文號4827

陳總統親臨農委會頒發2006年總統農業獎 期許台灣農業更有前瞻的發展

  • 發布日期:95-02-07
  • 發布機關:農委會(企劃處)
  象徵我國農業諾貝爾獎的「2006年總統農業獎」頒獎典禮,2月7日在農業委員會隆重舉行,陳總統親自頒獎給今年得獎的「亞蔬中心綠豆綠色革命研發團隊」、「台灣轉基因複殖動物研發工作團隊」及「台灣大學名譽教授蘇鴻基博士」,以表彰他們在糧食安全、農業創新及國際農業合作領域的卓越成就。總統首先向全體與會人員及全國農民拜年,並向得獎者祝賀,也勉勵相關人員。

   總統表示,榮耀與責任是一體兩面,期盼大家秉持得獎楷模的精神,在農業相關領域裡,扮演領航者的重要角色,除了持續創新發展,並讓好的傳統繼續傳承下去,為國家的農業發展及建設作出更大的貢獻。

  總統在表彰得獎者時提到,亞蔬中心綠豆綠色革命研發團隊,將研發及育種成果在亞洲地區大面積推廣,幫助許多第三世界國家的糧食生產與品質提升,解決當地糧食問題,其獲獎可謂實至名歸。台灣轉基因複殖動物研發工作團隊,創新基因轉殖技術,證明「應用家畜為生物工廠,生產人類用高價蛋白質」之目標將指日可待,更為傳統畜牧產業跨進嶄新的一頁,其研究成果豐碩,水準已達國際領先地位,堪為農業創新的典範。蘇鴻基博士,他無私的將柑桔與香蕉病蟲害診斷及防治技術,自台灣轉移至世界各地區,對各該區域農業病蟲害防治具有貢獻,同時更致力於國際農業合作,獲得無邦交國政府及人民的讚揚,對國際農業科技交流與政府全方位外交貢獻卓著。

  對於農業的施政方向,總統首先提示,為保障消費權益,「安全農業」是政府當前最重要施政之ㄧ,農委會自從推動從農場到餐桌的農產品產銷履歷制度以來,已獲得八成農民的肯定,期望安全農業各項措施能逐步落實推動,輔導台灣農民生產優質與安全的農產品,創造生產者與消費者雙贏的境界。其次,全國農業金庫已於94年5月開業,至12月底,收受農漁會信用部轉存款已達948億元,並研擬新種共同業務,以擴展信用部業務項目,增加獲利來源,而全體農漁會信用部逾期放款比率從17.71%降為11.42%,顯示在政府及農漁會的努力下,農業金融日漸健全,確實發揮支持農漁業及照顧農漁民的功能。此外,我國自加入WTO已四年,目前農產品受進口損害助濟基金亦已編足1,000億元,以因應產業結構調整及受進口損害救助之需,由於農產貿易持續自由化,政府勢需加速推動產業結構調整與農產品國際行銷,做好各項因應轉型工作,確保我國農業永續發展與農民權益。

  總統頒獎後,接著由各得獎代表發表感言,首先,亞蔬中心綠豆綠色革命研發團隊得獎代表朴孝根博士說,要感謝Chandler博士,他是亞蔬中心第一任主任,30多年前,他認為綠豆成長期最短,野生品種具有馴化的潛力,決定做為研發的重點,再經過Phoelman博士、量產育種專家Lantican博士和抗病育種專家Sandhu博士等科學家的努力,才能培育出「VC1973A」如此優良的品種,它也是後續綠豆相關育種研發的基礎。

  其次,台灣轉基因複殖動物研發工作團隊得獎代表李善男博士說,2001年台灣第一頭複製牛「畜寶」誕生,在研究人員不屈不撓努力下,2002年終於順利誕生了複製乳羊「寶吉」與「寶祥」,也完成複製乳牛「如意」家族的誕生與成長,隨後應用人類第八凝血因子基因之轉殖,2004年更成功誕生「寶鈺」轉基因複製羊,並傳承轉基因後代。基因轉殖的研究,今天不做,明天便落伍,該團隊在有限的資源中掌握合作的契機,每位成員都成功演出生命中最重要的一個樂章。

  農業和平獎得獎者蘇鴻基博士說,感謝他的啓蒙恩師松本巍教授及合作研究學生團隊,因為有師長與研究伙伴的辛勞協助,方有柑桔、香蕉等作物病毒之診斷與防病科技的創新,也感謝國科會、農委會及中正基金會多年來給予充足之研究計畫資金及台大提供完備之研究環境,以及亞太糧肥技術中心、農委會、海外會、外交部以及國際香蕉改進會(INIBAP)等之支援與邀請,使他有機會進行國際農業科技之協助服務。

  最後,農委會表示,本次總統農業獎的獲獎者,分別在糧食安全、農業創新及農業和平領域確有卓越成就,希望藉由總統農業獎的舉行,勉勵農業界人士繼續精進向前,幫助台灣農業突破WTO之衝擊,再創佳績,更讓人類因進步的農業獲得高品質的生活。

聯絡人:企劃處技正陳永剛
電 話:02-23126971

  • 回上一頁
  • 95-02-07:3,7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