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新聞
文號4844
建立全民共識,穩健發展long-stay
- 發布日期:95-03-17
- 發布機關:農委會(企劃處)
最近南投縣埔里鎮引進日本中村夫婦來台long-stay事件,引發新聞爭相報導,一時之間,long-stay成為熱門話題。農委會指出,發展long-stay產業是相當浩大的長期工程,不能躁進,必須先掌握市場需求,整合國家整體資源與民間力量,做好環境整備、行政配套措施及服務支援體系,才能可長可久。據紐澳、歐美及東南亞等國經驗,日本人前往該等國家從事long-stay活動,也有許多失敗案例,可見發展long-stay必須有完善配套規劃才能成功。
農委會表示,該會自93年就著手蒐集long-stay相關資訊,並在94年完成「營造鄉村社區作為日本銀髮族國外長宿休閒之可行性研究」報告,發現long-stay商機相當龐大,包括馬來西亞、泰國、菲律賓、印尼等國,都已將發展long-stay產業列為重大政策,我國實應急起布局,以迎接2007年日本戰後嬰兒潮700萬退休人口的long-stay潛在市場,為農業轉型開創新機,並促進整體環境建設與觀光業發展。
農委會認為,我國在發展long-stay方面,尚屬起步階段,必須先健全long-stay發展構面,包括自然與社會條件、住宿環境、社區休閒規劃及簽證、醫療等行政措施,先打好基礎,再做行銷宣傳。台灣起步雖晚,但在地緣、氣候、物產、醫療、治安、文化、人情味及歷史淵源等方面,與東南亞國家相比,更具有開發日本long-stay市場的優勢,值得努力。台灣許多地區都有發展long-stay的潛力,目前農委會規劃5類型示範區,與觀光局所評估的潛力發展區,並沒有衝突問題。為整合政府資源,規劃long-stay產業穩健發展藍圖,該會將於近日會同交通部(觀光局)等相關機關召開跨部會會議,以建立各部會共識。
農委會表示,發展long-stay所需環境整備、行政措施及相關制度廣涉諸部門,要推動long-stay成為新興產業,並非單一部會所能成就,將透過跨部會協商合作,籌劃long-stay國家型政策體制,結合外交、衛生、環保、金融、交通、內政、教育、文化及農業等部門,以及地方政府與民間團體之資源與力量,做好配套措施,戮力以赴。
聯絡人:企劃處技正吳蓉芳
電 話:02-231269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