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新聞
八田與一與台灣水資源發表會
- 發布日期:95-05-05
- 發布機關:農委會(農田水利處)
1885年八田技師出生於日本石川縣,1909年畢業於東京帝國大學土木工學部,當年即奉派至臺灣總督府擔任內務局土木課技手,負責興建中的高雄港附近地形改善工程,及高雄與嘉義的自來水開發計畫。1916年八田技師負責桃園大圳工程之設計建造,灌溉農田面積達3萬4千5百公頃,隨即奉命開發日月潭水力發電所。1917年開始負責規劃烏山頭水庫與嘉南大圳之建造計畫,歷經辛苦奔波各地勘查後,決定於官田溪上游建造烏山頭水庫,並於濁水溪興建取水口,同時規劃建造嘉南大圳水利系統。
1920年水庫開始動工,歷經10年完成,完工後之烏山頭水庫蓄水量達1億5千萬立方公尺,為了灌溉雲嘉南等5縣市地區廣達15萬公頃農地,特規劃3年輪作灌溉制度,即每3年輪流種植稻米1次,其餘時間種植甘蔗等旱作。當時稻米可外銷日本,蔗糖則銷往世界各地賺取外匯,讓嘉南平原10萬餘甲貧瘠之看天田,因水庫與大圳之灌溉變成綠野良田,蛻變成台灣最大穀倉,奠定台灣後來以農業支援工業發展之穩固基礎。
八田技師完成烏山頭水庫及嘉南大圳之建造後,升任臺灣省總督府內務局土木課水利係長,負責全台灣產業開發計畫及籌設土木測量養成學校(國立瑞芳高工前身)。1941年太平洋戰爭爆發,日本為控制東南亞地區,組成南方經濟挺身隊派遣團,八田技師被派至菲律賓進行棉作灌溉設施調查,搭船行經東中國海時,遭美軍潛水艇擊沈座船而殉職,享年56歲。
臺灣光復後,政府於1973年興建完成曾文水庫,並將該水庫之蓄水透過東口之導水隧道與烏山頭水庫串連營運。使得曾文-烏山頭水庫串連營運後,每年可運用水量達10億立方公尺,至今仍為嘉南地區最重要之灌溉、民生及工業等用水之最主要來源。
農委會表示,農為國本,水資源攸關農業的生產,農田水利是農業發展的命脈。農田水利會是秉承政府推行農田水利事業之公法人,也是國家農業體系之重要一環,對農業發展之貢獻卓著。政府對提高農田水利會之營運效能,改善農田水利會之財務狀況,一向極為重視。未來農田水利會之營運與發展,我們希望能順應社會演進潮流,擴大營運範疇與服務對象,期望各水利會能積極利用其本身既有水利設施、水資源、土地資源及優質人力等優勢條件,提升營運績效,確保會員農民的福祉,並擴大對社會之服務與貢獻。農田水利的工作看似容易,事實上卻不輕鬆,需要政府、農田水利會與農民三方的合作,環環相扣,缺一不可,期望與各位共同合作,為臺灣農民提供最好的服務與最優質的生產環境。
八田技師一生為臺灣水資源所做之努力與奉獻,深獲臺灣農民之敬佩、愛戴與懷念,尊稱他為「嘉南大圳之父」。誠如他自己所言「我生命的目的只有一個,就是為人類做事,死而後已。」,八田技師以愛心及專業服務超越國界,他除了建造完成多項偉大的水利工程,更改變了嘉南平原數十萬農民的命運,嘉南農田水利會為其舉辦120歲冥誕之一系列活動,除了緬懷他過去的功績外,更應學習他大無畏的精神與毅力,共同為臺灣水資源之永續利用而努力。
聯絡人:農田水利處技正李耀旭
電 話:02-23124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