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內容區
文號4900

台灣黃金雞胸肉消費論壇產、官、學、國內外專家齊聚,開創全新消費文化

  • 發布日期:95-07-10
  • 發布機關:農委會(畜牧處)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為推展「台灣黃金雞」,訂於7月11日下午2時假台北市私立開平高中主廚餐廳舉辦「台灣黃金雞胸肉消費論壇」。論壇中將針對5大議題進行討論,包括:「台灣黃金雞排發展史」、「創意黃金雞排美食料理之探討」、「創意黃金雞排美食料理評論」、「黃金雞胸肉異國料理介紹與品嚐」、「台灣黃金雞胸肉的推廣與未來發展探討」。預計將有國內外產官學界、肉品行銷專家、料理名廚名師、美食評論家等20餘人共同與會。

  農委會指出,雞胸肉在國外被認為是純正的白肉 (white meat) ,它的脂肪含量低,又富有優質蛋白質,適合各年齡層的民眾享用,對於肥胖、高血壓或高血糖患者,雞胸肉更是重要且健康的動物性蛋白質來源。農委會亦強調,由於飲食消費習性的差異,歐美視為珍品的雞胸肉,國人反而鮮少消費,且大都侷限於速食店等大業務用戶所使用;而美、加等國低價位的雞腿,則恰為國人嗜食的部位肉品,所以大量出口至台灣,換言之,國內消費的雞胸肉百分之百為國產雞肉。國產雞肉的特色為經過嚴密的屠宰衛生檢查及屠前藥物殘留監控,衛生安全且品質無虞,無論在品質、風味及其新鮮度,皆遠勝於國外經過長期冷凍、貯存及運送(平均抵台時間約3個月以上) 之進口雞肉。

  雞胸肉原來是國人不愛的肉品部位,因為吃起來較為乾澀,但經過精心的研發後,成為香酥多汁的炸雞排,保留了國產雞肉的鮮美滋味與多汁性,同時賦予胸肉柔嫩感與撲鼻香,開創了台灣特有之雞胸肉消費文化。在論壇中除了要推廣香雞排這項極具特色的珍饈外,更期藉由多元活動與新穎創意,激發雞排新吃法或創意雞排口味。會中也邀請到國宴級美食料理大師阿基師、英卓美食網執行長艾哲庸、中央廣播電台英語節目主持人阮安祖與卡邦義大利餐廳主廚毛力士,帶來他們拿手的雞胸肉料理,進行多國料理交流。論壇中另將針對「台灣香雞排創始人」來共同探討追根溯源,究竟誰才是「台灣香雞排創始人」?將於7月18日「2006台灣黃金雞排嘉年華 系列活動開跑記者會」中揭曉。

  民國80年代,台灣興起了一股香雞排風,延燒至今,農委會蘇嘉全主任委員亦在95年6月21日台北國際食品展中宣示將傳統「香雞排」正名為「黃金雞排」。「2006台灣黃金雞排嘉年華」活動將於95年7月11日啟動,農委會希望藉由此系列活動來帶動「台灣黃金雞排」另一階段的風潮,進而提高雞胸肉的消費量,提升雞胸肉的價值,同時為消費者、餐飲業者與肉品供應業者創造三贏的局面。

 

附件下載

  • 回上一頁
  • 95-07-10:3,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