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內容區
文號4940

現代化水質監控系統,確保農業生產環境及農糧品質

  • 發布日期:95-08-28
  • 發布機關:農委會(農田水利處)
  農委會表示,為維護農業灌溉用水水質,確保農糧產品品質,經過一年來的努力,輔導農田水利會建構完成以網路即時呈現之水質監測網,此一網絡將能整合全國 6萬9千公里之灌排水路系統所建置之6,918個水質監測點資料,即時掌握每年農業生產所依賴之106億立方公尺灌溉用水品質,確保水質符合作物用水安全,並提升行政管理作業效能。

  農委會指出,為解決臺灣省 15個農田水利會、13處地方監視總站及262個地方監視站等三層級對於灌溉水質監測數據之建檔、污染分析、管考及異常通報的作業需求,自90年即開始規劃建置「農田水利會灌溉水質監測管理系統」,更於去(94)年積極辦理完成網際網路線上作業系統,該系統具備 前瞻性電子化之應用功能,包含 建立灌溉水質監測標準化作業流程及灌溉水質監視資訊整合分析 。自今( 95)年度起,農委會進一步將當前水質監測及水污染源列管之行政作業,結合上述所建置及測試成功之網絡系統,正式 上線使用 ,同時輔導訓練各農田水利會相關人員之操作技能,預定 10月 完成 各項訓練工作, 屆時,全國各農田水利會均可利用新系統辦理水質監測及水污染源列管作業,大幅提昇灌溉水質管理效率及執行績效。

  農委會表示,今年 6月底彰化地區爆發鎘米污染事件,引起消費者恐慌,偶有輿論指出該污染事件係事業廢水影響灌溉用水所致;未來農委會可透過 「農田水利會灌溉水質監測管理系統」之運作,經由灌溉水質長期監測數據及污染源廢水排放即時預警管制機制,全國各農田水利會可立即監控及通報查處,將可有效防範污染事件發生。

  農委會強調,在我國國民所得逐年提高情形下,優質及安全農產品日益受到國人重視,最近農委會提出新農業運動,預期於 104年達成全面實施產銷履歷目標,其中,產地農業生產環境之水質狀況亦備受關注;目前藉由已建置完成之水質監測網,將可更進一步協助農田水利會辦理灌溉水質管理工作,以維護農民及廣大消費者的權益。

  • 回上一頁
  • 95-08-28:3,4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