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內容區
文號5919

農委會嚴格執行農產品走私銷燬 杜絕農產品走私

  • 發布日期:99-09-14
  • 發布機關:農糧署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表示,走私進口農產品未經政府單位正式之檢疫與檢驗,可能帶入重要疫病蟲害,影響國內生態環境,亦可能進口農藥及重金屬殘留等黑心食品,危害國人健康。為遏止非法走私行為,維護國內農民及消費者權益,宣示政府打擊不法之決心,該會特於本(14)日辦理走私進口農產品銷燬行動,預計銷燬走私香菇4,188公斤、茶葉4,214公斤,計8,402公斤。未來政府將積極持續推動相關查緝工作,以維護農民權益,杜絕走私農產品行為。

查緝市面走私農產品,加強辦理
  農委會指出,根據統計,我國加入WTO前,每年銷毀走私進口農漁畜產品數量約2,200-2,400公噸;91年加入WTO後,原管制或限制進口貨品必須開放市場,因此,每年銷毀數量降為1,300- 1,700公噸;雖然緝獲走私農產品降低,但為防範低價未經檢驗產品走私至國內販售,影響國人健康及農民權益,自95年實施「安康專案」加強查緝,經統計每年緝獲銷毀數量再降為400-600公噸,顯示政府加強查緝行動已使走私數量明顯下降,具有嚇阻效果。

加強查緝走私進口農產品,保護國內重要產業
  農委會表示,為維護國內農民收益,政府針對重要大宗作物或敏感性作物,每年皆訂定生產目標實施計畫產銷。走私進口農產品多屬於產銷敏感性作物,因其生產成本遠比台灣低,倘走私進口,常衝擊國內正常產銷,危及農民收益。
  因此,該會近年來積極協助查緝單位於港口、海岸巡防及市面等加強查緝走私行為,並沒入銷毀走私農產品,對於維護民眾健康之把關甚為重要。

請民眾維護自身健康支持本國農業,不要購買來源不明之農產品
  農委會強調,國內農民生產技術佳,且均依照政府之規範生產安全農產品,衛生安全有保障。但為避免不肖業者為賺取價差,走私黑心農產品流入市面,影響農民及消費者權益,政府查緝非法走私進口農產品之決心永不改變。該會也籲請國人在中秋佳節來臨,家人團聚、親朋聚會之際,多選購享用國產品牌農產品,以杜絕非法走私及支持本國農業。

  • 回上一頁
  • 99-09-14:3,3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