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新聞
農委會積極調節春節期間農產品供應 以充裕民生及年節需求
- 發布日期:100-01-20
- 發布機關:農委會(統計室)
為讓國人快樂過個好年,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已建立各農漁畜產品之產銷穩定及調配機制,並且在年節前協調各主要農產品批發市場,依消費需求加強春節期間各項產品的調配供應。農委會預估在農曆春節前 5 天,蔬菜、水果、漁產品、毛豬及土雞等之供應量可比平常增加 3 至 7 成,花卉供應量增加 2.4 倍;國內稻米庫存充盈,足供年節米食糕點製作需求。另外,農委會為照顧低收入戶、原住民等經濟弱勢家庭,也免費供應新期白米,以使全民安心過好年。
農委會為應春節前各項農漁畜產品的需求上升,日前召集該會相關機關、單位分析市場供需狀況。同時主任委員陳武雄亦要求各相關機關、單位必需落實供需調節措施, 以充裕民生及年節需求。
農委會預估,台灣地區主要果菜市場春節前 5 天( 1 月 29 日到 2 月 2 日)每天供應量蔬菜可達 4,800 公噸、水果可達 2,200 公噸,較平常增加供應量蔬菜 30 %、水果 58 %;花卉每天供應量增至 46 萬把,較平常增加 2.4 倍;漁產品每日供應量 528 公噸,增加 5 成;畜禽 產品之 毛豬、土雞每日供應量分別提升為 3.9 萬頭、 45 萬隻,增加 3 至 7 成,應可滿足春節前市場需求。
對於民眾所關切之熱門農產品,農委會表示,白鯧進口來源國印度供應減少,貨源短缺,已於 13 日召開記者會,推薦國產優質青斑、金鲳、鱸魚等經濟實惠之年節替代魚種;野生烏魚子減少,但國內養殖優質烏魚子供貨穩定,價格平實,可供消費者選購。
乾香菇產地庫存量仍充裕,且新菇即將上市,節前供應不虞匱乏;大蒜庫存尚有 4,000 公噸,國產新蒜亦將於月底採收上市,市場供應量充裕;乾黑木耳庫存量充裕供應無虞。
稻米國內庫存充裕(含 6 千公噸糯米安全存量),加上國際糯米價格回跌民間陸續進口,年節糕點製作供應無虞。另為協助弱勢民眾歡度溫飽好年,免費提供品質符合中華民國國家標準( CNS )二等新期白米,每人每天 400 公克,依每碗飯約 75 公克換算,超過 5 碗飯,足供消費需求。
農委會表示,由於天候穩定正常,農產品生產平順,台灣地區主要農漁畜產品供應量相當充裕,交易價格可維持平穩。至於春節期間主要農漁畜產品之供應調配作業,已洽請各項農漁畜產品供應單位,提前準備供應事宜,並均預擬突發狀況之因應措施 ( 調整交易時間 、 加強交通動線管理 、 確保作業順暢進行及機動調配貨源等 ) ,期使供應順暢。至於春節農漁畜產品批發市場休市期間(農曆春節初一至初五),農委會亦事先掌握及協調農(漁)民團體配合超市及量販店等直銷通路需求,全面加強供應,以確保貨源,便利民眾採購,使家家戶戶豐足溫飽歡樂過新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