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內容區
文號6085

農漁畜產品及農業灌溉用水監測結果均符合規定 農委會將持續監測

  • 發布日期:100-04-25
  • 發布機關:動植物防疫檢疫局

  為消除民眾疑慮,農委會已啟動全台農漁畜產品監測,漁產品部分自 3 月 24 日 起,採集全台 20 處魚市場魚類樣本共 82 件,農產品部分自 4 月 1 日 起,由農糧署北中南東 4 區分署各採樣 4 件 當季蔬果 ,合計 74 件; 畜禽產品部分自 4 月 1 日 起採集市售乳品、肉品 與牧草 等 33 件送驗,測檢結果均符合規定;另對 農業灌溉用水進行監測,結果亦 無輻射污染 。 該會將繼續進行農漁畜產品及農業灌溉用水採樣送驗,直至福島危機解除為止,以維護國人飲食安全。

持續抽驗漁獲及監控漁船作業  國產漁貨無輻射污染

  農委會表示,該 會漁業署自 3 月 24 日 起請相關縣市政府協助,就所轄沿海及澎湖馬公等 20 處魚市場採樣自太平洋海域捕撈之各種漁獲,送往原能會檢驗,至 4 月 22 日 止,已送檢 82 件,檢驗結果均符合規定。漁業署 並利用衛星船位監控系統持續監控漁船作業情形,迄今我國作業漁船都在福島 1,395 公里 以外,距離十分遙遠;同時 個別通知漁船,注意防護或避開輻射可能經過之海域,迄 4 月 22 日 止已累計通知 170 艘次以上漁船。 農委會說, 國人日常食用之底棲性漁獲,例如白帶魚、白口魚、金線魚、鎖管等,主要自印尼、巴布亞紐幾內亞等南印度洋水域捕撈,距離日本福島災區遙遠,且 北太平洋洋流未流經該海域, 是以該等遠洋漁獲物 來源海域並無輻射污染亦未受日本海嘯影響,請民眾安心食用國產漁產品。 農委會進一步表示,經指派該會試驗船及協調海巡署與國科會派遣公務船舶,依該會選定台灣東北部及東部暫定執法線內海域之 8 個檢測點,自 4 月 15 日 起協助採集表層及深層水體,送原能會核能研究所檢測,迄 4 月 22 日 止,已送檢 4 件,結果均 無輻射污染 ,請民眾放心。

農糧 畜禽產品採樣監測  安全無虞

  農委會指出,在農作物部分,自 4 月 1 日 起 至全國各地 採集露天栽培之蔬菜及水果,對象涵括露天栽培之各品項農產品,及新北市及基隆市等北海岸地區之農產品,截至 4 月 20 日為止,已採集 74 件,送原能會核研所檢測結果,均符合規定;該會 已 每週於全國各地採集 16 件農糧產品送核研所檢測;另將隨氣象局及原能會風向預測路徑,就輻射塵可能飄落地點,機動增加採樣 4-8 件農糧產品。 在畜禽產品方面,於 4 月 1 日 收集生乳及鮮乳共 7 件, 4 月 11 日 採集牧草 4 件及市售牛乳、羊乳各 2 件,送清華大學檢測,結果均符合規定;另自 4 月 14 日 起每週 進行 採樣,包括豬肉、牛肉、羊肉、雞肉、鴨肉、鵝肉及牛、羊乳與牧草等 9 項產品各 1 件,送 原能會核研所 檢測,已採樣 33 件,結果均符合規定 。未來將配合原能會公布之環境輻射監測數值機動調整國內畜產品監測,若輻射數值異常,將增加監測頻度。

監測 灌溉用水  確保農業安全

  農委會說, 該會自 3 月 18 日 起偕同全國各地農田水利會進行農業灌溉重要圳路環境背景輻射監測作業,自 3 月 18 日 至 4 月 21 日 監測結果, 均符合規定;另自 4 月 12 日 起每週採送灌溉水樣 4 件至原能會核能研究所檢測,檢測地區以受日本輻射塵可能影響較大地區為主,包括北基、宜蘭及花蓮等 3 個農田水利會,每週各採樣 1 件灌溉水樣,其它地區農田水利會每週輪流採樣 1 件灌溉水樣,自 4 月 12 日 至 4 月 20 日 送驗 8 處水樣, 檢驗 結果均無輻射污染 。 未來將持續辦理農業灌溉水輻射檢測工作,確保農業灌溉用水安全。

附件下載

  • 回上一頁
  • 100-04-25:2,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