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新聞
100年第1期作起提高公糧收購價格每公斤3元,實質提高稻農收益
- 發布日期:100-04-26
- 發布機關:農糧署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表示, 鑒於近三年來稻作生產費增加,農民及民意代表迭有反映應提高公糧稻穀收購價格或數量,經該會研議後 於本 (4) 月 26 日報奉行政院核定,自 100 年 1 期作起提高各項公糧稻穀收購價格每公斤 3 元,並將糯稻穀納入公糧收購範圍,以及將每公頃收購數量整數化,以維護農民收益,確保國內糧食安全。
提高稻穀收購價格每公斤 3 元
農委會表示,政府前於 97 年 1 期作起提高各項公糧稻穀收購價格每公斤 2 元;惟因自 該年起國際油價及製肥原物料價格上漲,導致國內稻作生產成本增加,該會經參酌近三年每公頃稻作生產費增加幅度、未來國際原物料如磷礦石、液氨、氯化鉀等肥料價格與油價持續看漲,以及僱工工資及機械代耕費用可能上漲等因素,報奉行政院核定提高各項公糧 稻穀 收購價格每公斤 3 元;本年 1 期作新穀自 5 月中旬起,從高、屏地區陸續收穫上市後,即可適用本調整案,農民可立即實質獲益。
另為利農民繳穀及計算售穀價款,將現行每公頃收購數量整數化,調整後收購價格及數量如次:
一、 稉稻穀計畫收購價格每公斤由 23 元調整為 26 元,每公頃收購數量 1 期作 2,000 公斤、 2 期作 1,500 公斤;
二、輔導收購價格每公斤由 20 元調整為 23 元,每公頃收購數量維持不變, 1 期作為 1,200 公斤、 2 期作 800 公斤;
三、餘糧收購價格每公斤由 18.6 元調整為 21.6 元,每公頃收購數量 1 期作為 3,000 公斤、 2 期作 2,400 公斤;
四、秈稻榖收購價格較稉稻穀各減 1 元 。
糯稻穀納入公糧收購範圍
農委會說明,以往公糧收購制度未將國產糯稻榖納入收購,由於國產糯米品質受國人偏好,但生產量僅占需求量 70% ,將國產糯稻穀納入收購,收購價格比照秈稻穀價格,除可鼓勵農民種植外並可藉由政府掌握一定數量,適時調節市場供需,以穩定價格。
稻農增加收益 45 億元,政府財政支出增加 6 億元
農委會進一步說明,依據 97 年價格 調整 案實施經驗,公糧價格調高 3 元,將引導糧商向農民購穀價格同幅度上漲。外界批評提高公糧收購價格,僅圖利糧商,稻農未受惠一節,顯與事實不符。以國內全年稻穀總生產量 150 萬公噸估計,預期可增加農民種稻收益 45 億元。本次提高收購價格,並將糯稻穀納入收購,預估年收購公糧數量 20.6 萬公噸,財政支出增加約 6 億元。
強化提供救助糧予弱勢團體
農委會表示,稻穀收購價格提高 3 元,預計市售白米價格每公斤提高 4.5 元,以國人每年消費白米 48 公斤計算,平均每人每日食米消費支出增加 0.6 元;農委會表示,為照顧弱勢族群,該會每年均編列預算,無償提供公糧白米供各縣政府辦理國內糧食救助,本 (100) 年即編列 2 千公噸,明 (101) 年度計畫提高救助糧預算,將配合內政部辦理國內救助,減輕弱勢家庭生活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