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內容區
文號6305

持續管制中國大陸茶葉進口,加強普洱茶鑑定工作,確保茶農權益

  • 發布日期:100-11-02
  • 發布機關:農委會(國際處)
  有關民進黨立院黨團本( 2 )日上午召開「真假普洱茶,缺乏鑑定標準,傻傻分不清楚」記者會,農委會表示,普洱茶係於 93 年間開放自中國大陸進口,馬政府堅持管制中國大陸 830 項農產品,其他茶葉仍不准進口,未來該會將加強普洱茶鑑定工作,以維護台灣茶產業穩健發展。

除普洱茶係於93年開放外,其他大陸茶葉均持續管制進口

  農委會說明,茶葉種類包括紅茶、綠茶、部分醱酵茶、普洱茶等。普洱茶係於 93 年間開放, 98 、 99 及 100 年 (1-9 月 ) 我國自中國大陸進口的普洱茶數量為 2,920 、 5,213 、 4,067 公噸,進口數量有增加趨勢。為 防止不肖廠商假藉普洱茶名義夾帶其他茶葉進口 ,農委 會已於去( 99 )年 5 月間要求海關對大陸普洱茶相關號列加強進口 查驗,也配合海巡署、衛生署等單位到市面上查緝走私進口。

  由於大陸茶葉生產成本低,為保障農民權益,馬政府堅持管制中國大陸 830 項農產品,其他茶葉仍不准進口,以維護台灣茶產業穩健發展。

農委會加強普洱茶鑑定工作,以保障茶農權益

  農委會已成立雜糧特作農產品協助鑑定小組,協助海關加強產地證明之複查。 該會表示, 普洱茶之原料為大葉種曬青綠茶,經長期儲存與微生物後發酵熟成後,即成為普洱茶。市售普洱茶依外觀形狀,可分為散茶與塊狀兩種,散茶以條形居多,而塊狀以磚茶為主,有圓餅型、方塊型、沱碗型等。此外,塊狀茶依外觀顏色與熟成程度又可分為生 ( 青 ) 餅或熟餅,其中生餅係尚未經貯存或微生物菌發酵,外觀呈現灰綠色,聞起來具有似綠茶香的味道,泡出來茶湯呈黃綠色,滋味略似綠茶較澀口。而熟餅是茶菁經日曬後經蒸壓造型再經貯存過程中由微生物菌發酵而成,散茶通常是加濕並添加菌種,經渥堆發酵製成;熟餅與熟散茶外觀均呈紅褐色,聞起來有陳香,茶湯呈現紅褐色,滋味優者醇厚回甘,劣者則具重霉酸味。

  至茶農要求政府部門認定普洱茶必須壓成茶磚或茶塊才能進口一事,該會將於 1 個月內邀集相關機關、產業團體、專業人士開會研商,訂定普洱茶的鑑定標準。

  • 回上一頁
  • 100-11-02:15,6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