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新聞
農村文化創新與傳承—童玩大家一起玩
- 發布日期:100-12-09
- 發布機關:農委會(輔導處)
為因應氣候變遷及推動農村生活永續的理念,行政院農業委員會今年於農村社區人文發展計畫中,鼓勵農村社區居民辦理「農村資源創新運用」、「農村綠生活表演趣」及「農村童玩創意趣」活動,引起社區廣大迴響,並展現亮麗的成果,該會於本( 12 )月 9 日在 劍潭青年活動中心 辦理 發表會,將農村對農業資源的珍惜與利用分享給大家,期盼大家踴躍前往參觀 。
社區腦力激盪-農村廢棄物變黃金
農委會表示,農村內的一草一木均為寶貴的資源,透過社區居民的巧思,都可變成黃金,例如以農民修剪的梨樹枝,透過社區創意發想製作出具有力與美的生活家飾用品-檯燈、門簾、杯墊 … 等,很有農村樸質的味道;將農民修剪的芭樂葉子、小果粒做芭樂手工皂、芭樂乾果飾品、芭樂染手工品-手工包、方巾、衣服;將居民的眼中雜草-蘆竹,透過社區的腦力激盪,開發出蘆竹笛子、風鈴、杯墊、蘆竹筆 … 等創意產品,也發掘到社區中曾經蓋過、住過蘆竹屋的長輩,透過計畫將這樣技能的傳統傳承給年輕人,更讓社區居民珍惜每一個在地資源。
敢秀、愛秀、自信歡樂的農村
為推動農村永續社區,本年度並以綠生活為主題,辦理「綠生活表演趣」競賽,將珍惜農業資源、友善環境、節能減碳、資源回收等概念,以農村傳統或創新方式表演,鼓勵社區男女老少,透過趣味的表演,展現農村社區的永續生活能量,更秀出農村自信與驕傲;今年有 8 個社區參加決賽(名單如附件),參與演出者年齡最高為 90 歲,最低僅 10 歲;表演的道具如牛、白鷺鷥、車子、飛機 … ,都是社區利用回收的材料,透過集體創意製作的,看到社區不分老少熱情參與,有些人雖然只是默默的扛道具,也是很高興的參與,這樣的社區凝聚力,很令人感動。!
農村很好玩有趣-開發農村童玩
農委會說,為開發農村童玩,勾起大家懷舊風,鼓勵社區利用天然或回收的材料製作農村童玩,透過社區的搜集,本次參展的童玩有 竹蜻蜓、竹槍、 竹鼓、 竹風車、搖鈴、 踩高蹺、 蘆竹哨、陀螺、土爆、草鬥、鬥蟋蟀、 彈珠台、沙包、 彈弓、跳格子、 打地雷、椰子葉做的蟋蟀與哨子 … 等 ,那麼多的童玩引領大人、小孩、老人一起到戶外玩!讓農村變得更好玩!
農村文化再生 - 帶來社區快樂與自信
農村會強調,農村再生是當前農業的重要施政,透過創新農村社區人文發展計畫-建立社區共識、發展社區資源、鼓勵社區表演、開發社區童玩,促使社區組織活化,激發在地居民對農村的熱忱與關心,進而發展快樂自信農村,這是農村長期發展的基礎工作,期盼大家的支持,多給農村居民掌聲與協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