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內容區
文號6401

國際原物料價格上揚導致農產貿易逆差增加 我國主力農產品出口去年仍持續順暢

  • 發布日期:101-01-13
  • 發布機關:農委會(國際處)

  針對自由時報於本 (1) 月 13 日刊載「 2011 農產貿易逆差創新高,學者:過度寄望中國得不償失」乙文,農委會嚴正指出, 100 年台灣農產品外銷全球金額較 99 年成長 16% ,更較 96 年成長 36% ,包括花卉、水果、水產品等主力外銷品項均穩定成長。至於整體農產貿易方面,因我加入 WTO 開放農產品進口,以及近年國際石油、大宗穀物及原物料價格大幅飆漲,導致農產貿易逆差擴大,惟進口數量並未增加,政府將持續強化我農業體質,提升競爭力,以維護農民利益。

國際原物料價格上揚是農產品貿易逆差擴大的主因

  農委會表示,我國農業經營因屬小農型態,必須從國外大量進口玉米、黃豆、小麥、木材等大宗原物料,因此自 60 年代起即呈現常態性逆差,經查 91 至 100 年農產品進口數量均維持在 1,662 萬公噸至 1,914 萬公噸之間,比較 100 年進口量 1,765 萬公噸,並未異常增加 ( 表一 ) 。

  該會進一步分析我國 100 年農產貿易逆差 101.8 億美元中,前三大逆差項目分別為穀類 22.3 億 ( 玉米、小麥 ) 、油料籽實 13.4 億 ( 黃豆 ) 、木材 11.7 億,各項目進口價格較 96 年分別增加 49% 、 57% 、 7% ,顯示大宗穀物價格大幅飆漲,為近年來農產逆差增加的主因。

推動農產品全球佈局行銷, 100 年外銷全球出口值成長 16%

  農委會推動農產品國際行銷,係以「立足台灣,佈局全球」為目標,透過多元化行銷輔導策略,積極固守日本、美國、中國大陸等主要外銷市場,並同步開拓東南亞、歐洲及中東等新興市場,全面提升農產品出口量值。 100 年農產品總出口值為 46.64 億美元,創近年來新高,較 99 年成長 16% ,亦較 96 年成長 36% 。主要外銷市場出口值 100 年與 99 年比較均有成長,包括日本成長 12% 、中國大陸成長 25% 及美國成長 13% 。對於自由時報刊載農委會過度寄望中國大陸乙節,並非事實。而中國大陸市場因受惠於兩岸開放直航及簽署 ECFA 等政策利多, 100 年出口值為 6.65 億美元,較 96 年大幅成長 54%

花卉、水果、水產品等主力外銷品項亦穩定成長

  除了農產品總體出口值成長外,與農民生產直接相關的 33 項主力及潛力品項外銷成績更為亮麗, 100 年外銷全球出口值為 7.6 億美元,較 99 年成長 17% ,亦較 96 年成長 71% 。在花卉部分,蝴蝶蘭、文心蘭及火鶴近 5 年出口呈現高成長趨勢, 100 年蝴蝶蘭外銷全球達 98,480 千美元,較 96 年成長 98.5% ;文心蘭 14,736 千美元,較 96 年成長 88% ;火鶴 5,787 千美元,較 96 年成長 90% 。

  水果部分, 100 年生鮮水果外銷全球出口值為 62,393 千美元,較 96 年 40,851 千美元成長 53% ,其中 96 年出口中國大陸僅 1,940 千美元,至 100 年增為 10,740 千美元,增幅達 454% ,主要出口品項為香蕉、芒果、葡萄柚、鳳梨、釋迦及蓮霧等。

  水產品部分, 100 年外銷全球為 18.4 億美元,較 96 年成長 47% ;出口中國大陸為 1.35 億美元,較 96 年成長 2.4 倍,包括石斑魚、秋刀魚、生鮮甲魚蛋等 ECFA 早收產品均大幅成長。

附件下載

  • 回上一頁
  • 101-01-13:5,5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