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新聞
全球佈局行銷策略奏效,台灣農產品外銷成長16%
- 發布日期:101-02-16
- 發布機關:農委會(國際處)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表示,去 (100) 年我國農產品總出口值達 46.6 億美元,較 99 年成長 16% ,出口 值創下 10 年新高 。 主要外銷市場均有成長,包括日本成長 12% 、大陸成長 25% 及美國成長 13 % ,展現 台灣農產品優越的國際競爭力,及該會推動全球佈局行銷策略的成果。
以「立足台灣,佈局全球」為目標,進軍國際舞台
農委會說明,該會近年來以「立足台灣,佈局全球」為目標,積極推動農產品國際行銷計畫,輔導外銷業者參加目標市場之國際展覽、與連鎖通路辦理促銷活動以及設置長期性宣傳展售據點等多元化行銷輔導策略,積極固守日本、美國、大陸等主要外銷市場,並同步開拓東南亞、歐洲及中東等新興市場,全面提升農產品量值。去年農產品外銷全球成績亮麗,出口值高達 46.6 億美元,較 99 年成長 16% ,與農民生產直接有關之 33 項外銷農產品出口值為 7.6 億美元,較 99 年成長 17 % , 增加 1.07 億美元,包括 蝴蝶 蘭及石斑魚外銷成長均超過 1 千萬美元,毛豆、茶葉、鱸魚及吳郭魚等成長則超過 5 百萬美元,為農民帶來實質獲利。
針對不同外銷產品,擬定目標市場及拓銷策略
農委會表示,基於台灣農業經營特性,拓展外銷市場以多元化產品為目標,擇定利基市場擬定不同行銷策略,期能打造外銷產業典範,帶動其他產品外銷成長。以蝴蝶蘭為例,透過與外銷市場國之 雙邊 諮商,有效排除出口障礙,包括 美國、 澳洲和紐西蘭分別於 93 年及 100 年同意可附帶介質輸出,大幅提升外銷競爭力, 100 年出口值近 1 億美元,較 99 年成長 20% 。另外,台灣毛豆為 日本第一大供應國,該會歷年來於國內 推動設置大規模外銷專區,鼓勵農民契作, 建立農藥安全管理體系,積極開發毛豆新品種,強化植物品種權保護, 並透過參展及海外拓銷協助業者開拓國際市場, 100 年出口值為 0.63 億美元,較 99 年成長 13% 。
把握兩岸政策利多契機,深耕大陸市場
農委會表示,受惠於兩岸開放直航、 簽署農産品檢疫檢驗合作協議 及 ECFA 等政策利多,大陸已成為台灣農產品外銷第二大市場。 100 年外銷大陸出口值 為 6.65 億美元,較 99 年成長 25% ; 18 項 ECFA 早收農產品 出口量、值為 2.03 萬公噸、 1.26 億美元,較 99 年大幅成長 88% 及 127% 。另外,並突破檢疫障礙,讓台灣 5 家畜禽加工業者之產品及鮮梨可以輸銷大陸,成為新增之外銷品項。
農委會說明,針對近年來蓬勃發展之大陸消費市場,該會係以打造「台灣農業精品」形象為行銷策略,以 CAS 台灣優良農產品及吉園圃台灣安全蔬果等標章產品為外銷主力,期以差異化、品牌化來凸顯台灣農產品特色,與中國大陸農產品區隔;該會除持續輔導外銷業者參加大陸舉辦之國際性展覽,辦理「台灣蔬果節」宣傳促銷活動外,並委由統一集團於上海籌設台灣農產品展售據點 - 「灣饗」,將於近期隆重開幕,期深耕大陸市場。該會將從建構穩定外銷產品供應鏈、提升產品品質及拓展多元化行銷通路等層面積極拓展外銷,以增進農民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