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新聞
農委會:H5N2禽流感按照相關流程判定處理 尊重專家會議專業判別結果 並未隱匿疫情
- 發布日期:101-03-05
- 發布機關:動植物防疫檢疫局
行政院農委會今( 5 )日下午由主任秘書戴玉燕率動植物防疫檢疫局副局長黃國青召開記者會,回應 H5N2 禽流感相關問題。黃國青對於外界指稱隱匿疫情等質疑,一一出示佐證資料詳盡說明。隨後陳保基主委也從會外趕回參加記者會,他鄭重表示,農委會與衛生署從科學角度都認知 H5N2 是發生於禽鳥的疾病,不影響人類健康。他強調現階段防疫優先,中央、地方政府防疫單位與養禽業者都要一齊動起來,養禽業者加強防疫措施、主動通報尤其重要;此次地方政府積極投入,如果在資源上有所需求,他會請防檢局主動聯繫,提供必要協助,共同將防疫做好。也希望在這次疫情之後,能夠讓未來家禽產業,在防疫方面可以做得更嚴密、更完整。
對於外界關心防檢局長的接任人選,陳主委表示,會在最短時間內尋覓合適人選,新局長產生前,局長職務由負責督導防檢局業務的王政騰副主委兼代。媒體追問究責問題,陳主委回應,目前以做好防疫為第一優先,等到適當時機,會進行全面的檢討,若同仁確有疏忽,一定會適當處理。
今天記者會一開始,戴主秘首先嚴正駁斥有醫界人士在媒體上指「全世界只有台灣有 H5N2 高病原禽流感,實在很丟臉」的說法,她說在南非與辛巴威,其實都有 H5N2 高病原性的案例,台灣不是全世界唯一發生 H5N2 高病原性案例的國家。戴主秘強調, H5N2 是一個禽類的疾病,不會影響人體健康,希望國人不要有不必要或過度的恐慌。
針對外界質疑政府隱匿疫情早有前例,防檢局副局長黃國青回應,此次彰化高病原案在去年年底接獲檢舉後,該局在去年 12 月 27 日就去進行採樣,到今年 1 月 10 日才確認為 H5N2 病毒株,當時雖還沒辦法確認是高病原或低病原,但防檢局在 1 月 7 日已先對外說明彰化有這個案例,並在 1 月 10 日對 OIE 通報以後,緊接著就準備召開專家會議進行判別。
黃國青說,彰化案第一次專家會議是二月一日召開,專家們對於臨床症狀是低病原、實驗室檢驗卻顯示是高病原有所疑慮,決定請家畜衛生試驗所進行進一步的實驗,第二次專家小組會議整合了家衛所的實驗結果,最後才判定為高病原。至於台南的案例,黃國青指出,臨床觀察死亡率超過 17% 就比較容易判定是高病原。他強調,整個過程是為求審慎,必須判定確定後才能撲殺雞隻,以免造成雞農損失。他也強調,禽流感專家會議的成員,涵蓋獸醫、禽病、流行病學與風險控管的專家,農委會對其判定結果完全尊重,不曾介入干涉。
對於台灣出現 H5N2 高病原案例後的因應,黃國青也說明後續採取的措施,包括:
一、 依據流行病學進行主動監測:改善各縣市的稽查方式,不需等到養雞場出現疑似病例才進行處理,而是在平時就依據地區飼養規模與密度,計算採取合理足夠的樣本數,進行主動監測。
二、 加強候鳥監測:在每年 9 月起候鳥來台期間,密切監測疫情變化。
三、 鼓勵養禽戶主動通報:透過養雞協會多做教育宣導,有疫情要主動通報,就可把疫情有效控制住。
四、 強化屠宰獸醫檢查:以此次台南高病原案為例,就是在雲林屠
五、 鼓勵養禽戶自主加強圍網設備,防止候鳥與麻雀、斑鳩、白鷺絲等留鳥交換病原後飛進養雞舍,造成雞群感染。
另針對晚報指檢調今日搜索防檢局乙事,戴主秘澄清,檢察官是因李惠仁導演提告,前來瞭解與調閱相關資料,並非強制搜索,和相關業務同仁做的訪談紀錄並不是筆錄。
陳主委在記者會最後表示,防檢局這次盡全力把此次 H5N2 高病原疫情透明的告訴國人,希藉由此次從低病原到高病原的過程,要呼籲並告訴養禽業者,面對這樣的變化,希望他們在第一時間了解整個狀況,加強防疫措施,並提高防疫工作的水準。另有關地方防疫體系,此次投入監控、養禽場的疫情,若需要中央協助,可透過防檢局的管道,主動快速與地方聯繫,務必協助地方做好整個防疫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