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新聞
「APEC極端氣候對漁業衝擊和因應研討會」3月21日起在台北盛大舉行
- 發布日期:101-03-20
- 發布機關:漁業署
近九成之 APEC 國際代表與會參加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表示,為因應極端氣候如暴雨、乾旱、熱浪、寒潮等甚至複合式災害對全球漁業及養殖業所造成之衝擊,並學習各國調適因應之策略與處理經驗,將於本 (3) 月 21 日至 23 日於台北公務人力發展中心福華國際文教會館舉辦「 APEC 極端氣候對漁業及養殖漁業衝擊和因應策略研討會」,屆時 APEC 21 個會員經濟體中將有 18 個派代表 ( 近九成 ) 與會,含美、加、澳、日、韓等國,共計約 80 人參加。
我國莫拉克災後重建經驗深受 APEC 成員國經濟體高度重視
農委會說明, 99 年 10 月在秘魯舉行之「亞太經濟合作 (APEC) 第 3 屆海洋相關部長會議」,該會胡興華副主任委員鑒於近來氣候變遷及極端氣候,對全球漁業及養殖業造成衝擊與災損,曾於會中 以前 (98) 年莫拉克颱風對我國人民造成嚴重生命與漁業經濟損失,以及我國各項災後重建措施為例,提供各國因應氣候變遷之經驗參考,深受 APEC 與會成員國經濟體高度重視;胡副主任委員並於該會議中表達我國在 APEC 架構下,願率先建立相關資訊交換平台及舉辦研討會,以促成各國交換因應氣候變遷及極端氣候的防災經驗與技術,展現我國積極貢獻國際社會之企圖心。
特邀災後重建及漁業重建專家蒞臨分享經驗 促進亞太地區漁業穩定發展
本次研討會並邀請行政院莫拉克重建會陳執行長振川 ( 兼任行政院政務委員及工程會主任委員 ) 特別擔任研討會專題演講人 (Keynote Speaker) ,發表莫拉克風災後兩年來各界攜手合作重建與發展之成果;另來自菲、日、澳、中及印尼等 5 國學術專家,將深入研析漁業政策中氣候變遷與天然災害防治之處理機制,而包括我國在內 18 個 APEC 會員經濟體亦規劃專家報告,分享因應極端氣候之各項重建措施與調適經驗,建立行動典範,預期將達成促進海洋漁業及養殖漁業穩定發展的目標。
結合氣候變遷及永續漁業發展等議題 共同研擬亞太地區因應策略
農委會表示,近年來,全球各地天候變異,颶風、颱風、地震、洪災之發生機率逐漸增加,更有極端氣候如:暴雨、乾旱、熱浪、寒潮甚至複合式災害等對各國產業造成諸多影響,而漁業更不在話下。 2009 年聯合國報告指出,亞太地區為全球天災「高頻率區」,全球 70% 的重大天然災害發生於此,而氣候變遷的結果,將使該地區未來受天災侵襲的可能性及程度加劇。我國地處亞太地區,如何能因應氣候變遷及極端天候之衝擊與調適,已成為政府研議相關產業發展策略之考量重點。
極端氣候之調適策略與建議將提交 APEC 相關會議
本次研討會目的即邀集 APEC 各經濟體代表暨 APEC 海洋及漁業工作小組成員與國內外漁業、海洋保育及氣候變遷之相關領域機關、產業及學界代表,共同與會分享該國家因應極端氣候之漁業相關產業策略與處理經驗,除提出各亞太地區國家遭逢之氣候變遷、極端天候與各類災害對國內漁業及養殖漁業之影響,亦針對各該國所實施之策略進行研析,配合相關領域之國內外學者專家報告,將研討會兩天的密集討論作一總結,以對 APEC 資深官員會議與海洋及漁業工作小組提出具體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