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新聞
農委會穩定豬價降低生產成本措施說明
- 發布日期:101-04-13
- 發布機關:農委會(畜牧處)
農曆年後向來是肉品消費淡季,今( 101 )年因豬源充足,加上負面報導影響,使得市場毛豬供過於求,導致豬價下跌。為穩定豬價,農委會自 3 月迄今,已辦理國產生鮮豬肉促銷 58 場次,凍存 7,700 頭,並輔導外銷 220.7 公噸。後續將除實施第二階段凍存外,並已請中華民國養豬協會規劃辦理淘汰仔豬、種母豬淘汰獎勵等措施。同時,為紓緩農民飼養成本壓力,行政院已公告自今年 4 月 6 日 起機動調減 5 ﹪進口玉米營業稅。對於部分產業團體代表認為中央政府對穩定豬價沒作為,該會鄭重駁斥,並對於地方政府共同協助在地養豬產業共度難關,表示欣慰。
豬隻在養頭數、育成率俱增,致市場供過於求
農委會表示, 依歷年毛豬產銷資料顯示,農曆春節過後至清明節之前,原屬肉品消費淡季,豬價往往較為疲軟。另去( 100 )年豬隻施打輪狀病毒疫苗效果良好,使育成率有所提升, 加上近兩年豬價每公斤維持在 68 ~ 70 元 , 獲利穩定, 豬農有增養情形,且因負面報導影響消費信心, 造成近期市場毛豬供過於求,致使豬價下跌。
為確實瞭解目前豬隻在養數量,該會已請縣市政府全面清查領有畜牧場或飼養場登記證之養豬場,第一階段清查 1,000 頭以上者,全國計有 1,483 場,較原登記 1,605 場,減少 122 場,其中在養頭數超過登記證所載規模者有 224 場,顯示約 15 ﹪的養豬場有超養情形,對有違規超養之飼養戶,該會將請縣市政府要求限期改善並辦理畜牧場變更登記,並強制納入毛豬產銷調節措施中之減產標的戶,拒不配合者,將依「畜牧法」第 39 條第 1 項第 3 款,處新台幣 3 萬元至 15 萬元罰鍰。
多項調節措施初有效,豬價有止跌現象
農委會說明,該會自 3 月迄今,已補助各地方養豬產業團體辦理國產生鮮豬肉促銷 58 場次(每場 20 頭肉豬,共 1,160 頭),凍存 7,700 頭,並輔導外銷 220.7 公噸(約 5,500 頭肉豬),現階段就肉品市場交易量價來看,豬價已無持續下跌的現象。另自 4 月下旬起,外銷進入旺季,後續豬肉出口速度將大幅提升,此外,亦將實施第二階段凍存 9,000 頭,並已請中華民國養豬協會規劃辦理淘汰仔豬 6 萬頭、種母豬淘汰獎勵等措施,期能拉抬豬價。
紓 緩農民生產成本壓力,落實照顧農民
今年春節過後國際玉米期貨或國內現貨價格持續維持高檔,為 紓 緩農民生產成本壓力,農委會積極建請財政部機動調減 5% 進口玉米營業稅,經財政部洽經濟部等相關部會研議後,行政院於今年 4 月 3 日公告,自 4 月 6 日起至 10 月 5 日止,機動免徵 5 ﹪口玉米營業稅,實施以來國內玉米現貨價格已由 10.5 元 / 公斤回跌至 10.2 元,飼料廠亦調降飼料供貨價格 0.3 元 / 公斤,落實降稅利益回饋農民及政府照顧農民初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