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新聞
文號6475
旱作管路灌溉系統省水省力 30年省下一座石門水庫
- 發布日期:101-04-19
- 發布機關:農委會(農田水利處)
水資源短缺愈益嚴峻,凸顯農業及農田水利灌溉事業之重要。農委會 30 年來推廣省水、省工之現代化旱作管路灌溉系統,有效緩和當前常缺水地區之用水問題,推廣面積累計達 3 萬 6 千餘公頃,估計節省農業用水 2 億立方公尺,約相當於石門水庫之蓄水庫容量。目前採用此一灌溉設施之果樹有芒果及木瓜,銷售遍及日本、新加坡、韓國、中國大陸、香港、汶萊、加拿大及歐洲等。農委會強調 101 年度賡續輔導補助農民施設旱作管路灌溉系統,推廣面積 2,000 公頃,歡迎農民朋友就近向各農田水利會及其工作站洽詢。
今 (101) 年 3 月間全球 180 多個國家和地區約 25,000 名代表參與法國馬賽召開之第六屆世界水論壇 (The 6 th World Water Forum) ,針對農業灌溉用水議題方面,特別強調檢討提昇水土資源利用,以增加灌溉用水使用效率及提高農業生產量,而節水灌溉應用省水省工的旱作管路灌溉系統則為關鍵性的手段之一。
設置節水灌溉系統可適時、適量利用有限水資源;同時,旱作管路灌溉之管理可依不同生長期配合田間作物所需施灌,適時適量保持土壤濕潤,以活化土壤、促進肥效、增進地力,使土壤肥力不易流失,增加作物吸收力,還能增強作物抗寒性和抗旱性,提高作物單位面積產量,另可精確灌溉作物根系,促進根系生長、葉片伸展及果實發育,直接改善作物生產之品質。由於 操作簡便,可與液肥、農藥同時施用, 若再配置自動控制,實施少量多次灌溉,更 能節省許多田間作業人力, 符合農委會「給農民過好日子」核心施政理念,有效解決人口老化及農村勞力不足問題。
隨著國民所得提升與飲食習慣之變遷,以往國人以稻米為主,現在對於肉類蛋白質的攝取已逐年提升,對花卉、水果需求量也日益增加,目前每年進口之飼料用玉米、大豆、高梁、大麥、小麥等雜糧數量不斷成長,國內對旱作物需求量日增,同時帶動了旱作農業之發展;因此就農業生產結構調整趨勢、水資源經濟有效利用、高品質旱作物發展需要、提高農民所得等觀點,旱作管路灌溉之推動已成為今後農田水利事業之重要工作。農委會強調,為擴大節水灌溉之效益,今年將持續推廣 2,000 公頃,補助農民施設省水省工的旱作管路灌溉設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