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新聞
國人健康考量,美國牛肉安全實地查核工作積極進行中
- 發布日期:101-05-14
- 發布機關:動植物防疫檢疫局
本次查核團由農委會、衛生署、駐美代表處經濟組(包括我駐美獸醫師)及台灣動物科技研究所所長楊平政等計 7 人組成,此行任務為瞭解這起狂牛症病例流行病學調查結果及美方因應處理措施,並查核美國牛肉生產體系,以確保輸入我國之牛肉產品安全。
拜會消費者團體以瞭解美國消費者意向
查核團 5 月 7 日起展開相關行程,首先拜會美國肉類協會 (American Meat Institute ; AMI) ,該協會表示美國牛肉之生產有 5 道防火牆 ( 疫區牛隻及肉骨粉等之進口管制;動物 BSE 監測;飼料禁令; 4D 牛隻禁止屠宰;去除特定風險物質 ) ,已建立極為嚴格的品質管制系統。另外,為瞭解美國消費者對於牛肉消費安全的看法,查核團也特別拜會美國消費者聯盟 (Consumers Union) ,該聯盟表示目前並無明確的科學證據顯示美國牛肉不安全,故該聯盟並未因狂牛症新增病例而建議消費者暫停食用,但建議政府應增加人力及經費,以調高食品檢驗的頻率與數量,提升食用牛肉的安全性。
查核團拜會美國政府機關以瞭解狂牛症官方管制措施
5 月 8 日拜會美國在台協會總部執行理事施藍旗女士,施執行理事說明美方高度重視此次考察,將盡力協調促成。下午另拜會美國農業部副次長 Darci L. Vetter 、國際農業署副署長 David Miller 及動植物防疫檢疫局 (APHIS) 國際事務主任 Russel Caplen 等人,雙方就第 4 例狂牛症流行病學調查、診斷情形及查核團工作行程交換意見。
5 月 9 日與 APHIS 副局長兼首席獸醫官 John Clifford 會面, APHIS 首先針對狂牛症監測措施、疫情反應處理機制及第 4 例狂牛症病例的疫情調查、診斷過程與飼料禁令等我方關切議題簡報,雙方並就技術層面進行探討。
5 月 10 日拜會美國國家獸醫實驗室 (NVSL) ,由該所所長 Elizabeth Lautner 親自率相關部門專家進行簡報,雙方並就狂牛症診斷流程、方法、不同型別鑑定技術等專業技術進行討論,我方並要求 NVSL 提供相關技術資料,俾攜回國內供相關單位參考比對應用。
5 月 11 日查核位於內布拉斯加州一屠宰場,該場輸台量占我國進口美國牛肉總量的 20 %。查核團針對與狂牛症有關的防範措施,如擊昏方式、牛齡判定、特定風險物質( SRM )去除、屠體分齡區隔及品質系統評估等,逐一詳加檢視,以確認該等措施均已落實。
5 月 12 日及 13 日為假日,查核團利用該時段整理連日參訪行程之資料並進行相關報告撰寫。 5 月 14 日安排查核位於科羅拉多州之屠宰場,該場亦名列美國前十大銷台屠宰場。
多方管道要求美方排定查核工作,美國承諾盡力配合
農委會表示,本次查核瞭解到美國農業部對此次新增案例的處理措施,以及對肉品安全的管制方式,並瞭解美國消費者反應。查核團於結束整個行程返國後,將彙整所有資訊,對社會各界進行完整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