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內容區
文號6492

政府已實施多項農業補助 將採取更積極作法因應國際環境變化

  • 發布日期:101-05-17
  • 發布機關:農委會(企劃處)

  有關農民反映肥料及油價上漲,生產成本增加,米價卻沒有上漲,前總統李登輝表示,農民應向政府爭取補 助。 農委會表示,事實上,政府為維護農民權益,已實施多項農業補助,每年編列 500 億元老農津貼預算,加上肥料補貼、農業水利補貼、漁業用油、農業用電補貼等等, 101 年農業補貼預算總額達 844 億元,占農業總預算之 63% 。因應農業原物料上漲,生產成本提高,政府採取多項因應作法,例如肥料補貼 100 年經費達 35 億元,國內肥料售價較日本、大陸低廉;又政府提高稻穀收購價格及濕榖收購等政策,稻作農家每公頃所得較 99 年約增加 4 至 5 萬元,農民收益明顯提高。農委會說明,各種農業補助或補貼為照顧農民的重要措施,惟除了補助之外,因應國際經貿環境變化、氣候變遷衝擊等影響,未來農業將採取更積極的做法,以農業產業結構調整、提升農業競爭力為努力方向。

政府實施多項農業補貼,占農業預算 63%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表示,政府為維護農民權益,已實施多項農業補助,本年度編列老農津貼 511 億元、糧政及休耕補貼 197 億 元、 農貸利息及肥料補貼 62 億 元、 水利會會費補助 22 億 元、 漁業用油補貼 18 億元、獎助學金及災害救助等其他補貼 34 億 元,總計農業補貼達 844 億元,占農業總預算比例約 63% 。

國際原物料上漲,肥料補貼 100 年經費達 35 億元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表示,國內製肥原物料均仰賴進口,為避免價格凍漲而再發生 97 年上半年缺肥、搶肥危機,國內肥料每月均循審議計價機制浮動調整出廠價格,同時由政府補貼部分漲幅,自 97 年 5 月起補貼肥料漲幅 70% 以上,迄 100 年底累計已投入補貼金額達 150 億元, 101 年尚有 11 種肥料持續補貼中,減輕農民負擔。近年來由於國際肥料原物料價格持續上漲,國內肥料依計價機制反映原料成本適度調整價格,本 (101) 年 3 月份肥料價格調整後,政府每包肥料仍補貼 88 元至 277 元不等,整體補貼漲幅比例達 90% ,影響國內主要農產品每公斤成本約增加 0.02 元至 0.14 元不等。經政府補貼後,國內肥料價格較鄰近國家日本、中國大陸便宜。

提高公糧收購價格及濕穀收購,已明顯提高稻農收益

  政府為照顧農民,去( 100 )年第 1 期作起,已提高各項公糧收購價格每公斤 3 元,提高收購價格後,每公斤計畫收購 26 元、輔導收購 23 元、餘糧收購 21.6 元。並自 100 年 2 期作起,辦理濕穀收購,並補助繳交乾穀之農民烘乾及包裝堆疊等費用每公斤 2 元。 100 年提高公糧收購價格後,農民每公頃所得較 99 年約增加 4 至 5 萬元,農民收益明顯提高。

政府農業補貼長期將朝向結構調整,提升競爭力目標努力

  對於生產成本相對較高的台灣而言,為確保國內糧食安全,提升農業競爭力,付出代價相對較高,與我國農業環境類似的日韓等國亦復如此。縱使我國農業面臨貿易自由化及氣候變遷等困難情勢,內部有經營規模過小、農民高齡化等問題,政府仍積極從農業施政上,朝向產業結構調整、提升農業競爭力等目標努力。

  我國目前有老年農民福利津貼、稻米保價收購、休耕給付及肥料補貼等各項補貼政策,而補貼總額占政府農業預算比例超過六成 (101 年為 63%) ,除造成政府沉重之財政負擔,因應國際經貿自由化、糧食安全及氣候變遷等趨勢對農業之影響,各項補貼對結構調整或友善環境已不符發展需求。長期有必要整合現有農業補貼制度,讓台灣農業達成產業升級、結構調整與農村活化發展的目標。

  

  • 回上一頁
  • 101-05-17:11,0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