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內容區
文號6514

田園媽媽味 農粽上市端節飄粽香 享受在地農情好滋味

  • 發布日期:101-06-07
  • 發布機關:農委會(輔導處)

  端午節將屆,沒能親手包粽子的民眾、或想念媽媽味的遊子,農委會推薦田媽媽料理班的特色粽,不論是傳統的南部粽、北部粽,或是特別的菱角粽、五穀粽、水晶粽、野薑花粽,每個只要 25-35 元,料好實在又平價,既能品嚐到最在地的田園幸福滋味,同時表達支持台灣的農業與農村婦女的心意。意者快上農委會官方網站或農業易遊網查詢訂購。

十年輔導有成,田媽媽遍地開花

  農委會於民國 91 年開始輔導農村婦女成立料理班,利用在地優質的農特產品開發風味料理及手工點心,這些農村婦女統一取名為「田媽媽」,所產製的產品絕對是在地、新鮮、健康,且符合低食物里程的地方風味料理, 10 年來頗獲消費者青睞。目前全國有 142 班田媽媽班,每年可創造近 4 億元營業額。

在地的故事,田媽媽用食物訴說

  此次推廣的田媽媽特色粽包含新北市的石門北海驛站、台中市的石岡傳統美食小舖、台南市的官田菱成 粽藝坊、 高雄市的仁武鄉土美食坊、台東縣的關山米香園及宜蘭縣員山鄉的 花之泉生活坊,各家粽子都具有特色與故事,例如石門北海驛站的粽子能飄香十幾個年頭,是因為當地的香客祭拜十八王公廟帶動肉粽商機,因此每年舉辦包肉粽比賽,引起參賽的農村媽媽們開班的念頭,如今一個端午節可以賣出 55 萬粒粽子,除了傳統肉粽,新開發的芋香櫻花粽、干貝鮑魚粽也吸引了許多老饕,每年可以創造逾 1 千萬元的營業額,是田媽媽班中的翹楚。官田 菱成 粽藝坊則是因為要消化家裡滯銷的農作物,因此菱角、蓮子、地瓜、南瓜和胡蘿蔔等都化身一變成為粽子的原料,不但美味,更因高纖、養生,讓吃的人少了負擔。關山米香園的小米粽是用台東原生種的小米,其顆粒小、香氣足,須和圓糯依照比例混合,浸 4 個小時再蒸熟後,依客家口味包進蘿蔔干、豬肉、香菇等材料,因為別的地方難吃得到,因此常常供不應求 。而石岡的紅麴粽、仁武的五穀素粽、員山的野薑花粽等,也都極具特色,是 熱門的搶手美食 。

吃出樂活健康,歡迎民眾嚐鮮

  農委會強調,愛地球、也愛自己身體為主軸的自然養生風潮,低里程食尚新概念,逐漸推展開來,該會在這方面亦不遺餘力。近年來,多角化經營的休閒 農業 及田媽媽料理班逐漸從傳統農業中蛻變,結合地方特色和濃厚人情味的新興旅遊型態,是農業施政落實環保與在地消費的重要成果。農委會歡迎國人前往農村一饗田媽媽美食,感受美味的原點。

附件下載

  • 回上一頁
  • 101-06-07:2,5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