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新聞
台灣農產品外銷大陸成長15%,18項ECFA早收產品成長50% 充分展現ECFA洽簽效益
- 發布日期:101-06-11
- 發布機關:農委會(國際處)
ECFA 調降關稅,提升台灣農產品外銷大陸競爭力
兩岸簽署 ECFA 後,包括石斑魚、文心蘭、茶葉及甲魚蛋等 18 項農產品納入早收清單,並自去年 1 月 1 日 起分年調降關稅,目前已有 16 項早收產品調降為零關稅,大幅提高外銷大陸競爭力。該 18 項早收產品去 (100) 年外銷大陸出口量、值達 20,315 公噸及 12,564萬美元,分別較 99 年成長 88% 及 127% 。本 (101) 年截至 5 月止,早收產品外銷大陸出口量、值達 23,113 公噸及 7,415 萬美元,分別較 100 年同期大幅成長 298% 及 50% ,並以柳橙、活石斑魚及茶葉成長最為顯著,分別成長 100% 、 34% 及 19% ,顯見 ECFA 效益正持續發揮功能。除早收產品外,包括釋迦出口值成長 287% 、鳳梨成長 75% 、蝴蝶蘭成長 98% 及觀賞魚成長 90% ,外銷成績亮麗。
把握兩岸政策利多契機,深耕大陸市場
農委會強調,該會近年來以「立足台灣,佈局全球」為目標,推動多元化農產品國際行銷輔導策略,積極固守日本、美國、大陸等主要外銷市場,並同步開拓東南亞、歐洲及中東等新興市場,期能全面提升農產品外銷量值。針對大陸市場,該會係以打造「台灣農業精品」形象為行銷策略,以 CAS 台灣優良農產品及吉園圃台灣安全蔬果等標章產品為外銷主力,期以差異化、品牌化來凸顯台灣農產品特色,與大陸農產品區隔;該會除持續輔導外銷業者參加大陸舉辦之國際性展覽,辦理「台灣蔬果節」宣傳促銷活動外,並委由統一集團於上海籌設台灣農產品展售據點 - 「灣饗」,期深耕大陸市場。未來該會將持續從建構穩定外銷產品供應鏈、提升產品品質及拓展多元化行銷通路等層面積極 拓展外銷,以增進農民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