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內容區
文號7956

擴增農業人力團及強化勞動力減省措施 農委會務實推動農業缺工改善策略

  • 發布日期:107-04-22
  • 發布機關:農委會(輔導處)

  有關報載「農業缺工問題嚴重,看見台灣行政怠惰」乙節,農委會表示,該會於106年1月成立農業人力發展辦公室,專責處理農業勞動力相關業務,並積極推動各項「改善農業缺工措施」。本(107)年將成立80團以上農業人力團,招募1,200人以上人力,預估提供13萬人次以上人力,達106年全年數量2倍以上;該會另推動農業機械代耕服務工班,減省農業勞動力的需求;並建置農業人力資源平臺,掌握產業全年性與季節性人力需求,加速事求人與人求事的效率;此外,因應產業彈性用人需求,辦理農業打工與假日農夫等計畫,本年可望服務上萬家次農埸,緩解50%的農業勞動力的需求。

  農委會指出,我國經濟發展自農業轉變為工商業以來,農村人口逐漸外流,導致農業勞動力日益減少,因而衍生農業缺工。又農業爲民眾生活之必要產業,各國無不積極嘗試解決農業缺工問題,期能提出有效解決良方。為務實面對我國農業缺工問題,該會於106年1月成立農業人力發展辦公室,專責處理農業勞動力相關業務,並積極推動各項「改善農業缺工措施」。106年以補充本國勞動力為主,成立37團農業人力團招募842人,累計服務4,145家次農場、上工71,217天數,初估緩解約20%的農業缺工需求。

  農委會本年係以整體農業勞動力之精準掌握與有效運用為政策目標,持續盤點農業缺工成因,同步規劃農業勞動力之減省與補充,並針對缺工產業需求採行對應作為。除擴增農業人力團與多元補充農業勞動力外,農委會加強規劃農業機械成立農機工班,推動農機代耕服務,並導入智慧農業推動產業昇級,於各個農業產銷環節減省農業勞動力的需求。刻正於桃園舉辦的農業博覽會,農委會也設立創新農機館,吸引逾15萬人次入館參觀採購,現場成交金額已突破1千7百萬元,各地青農也有成立換工團隊,協助季節性需工。

  農委會強調,目前積極與勞動部、教育部、外交部等相關部會研議補充農業勞動力的可行措施,並與地方政府協力合作,依據轄內產業人力需求與特性規劃改善農業缺工措施,目前包括雲林縣、南投縣、彰化縣、臺南市、高雄市等縣市政府均已研提計畫,相關計畫並陸續核定辦理。中央地方通力合作,絕無行政怠惰的可能。

  農委會表示,為因應農業缺工問題,須整體規劃並統合運用各項改善農業缺工措施,包括擴大所有技術團、耕新團、專業團、機械團、人力活化團、國內大專生及僑外生、外國青年度假打工等方式,補充農業缺工人力需求;同時以前瞻戰略進行產業結構調整,推動農機代耕服務、智慧農業發展、產銷標準作業程序等減省勞動力需求的措施,才能有效解決我國農業缺工問題。

  • 回上一頁
  • 107-04-22:4,4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