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雙向諮詢服務計畫案例分享
e化領域科技計畫(一般科技計畫)
計畫名稱:「農業技術視訊諮詢服務系統」
執行單位:農委會農業試驗所 技術服務組
計畫主持人:方尚仁組長

【緒論】
提昇農民的知識技術水準及提供資訊協助農民經營管理,一直被認為是農業推廣者的任務及工作。王俊雄、蕭崑杉(2000)認為,由民國六十年代以前所發展的農業技術傳播模式顯示,農業研究機構所研發的新技術透過推廣人員的傳播和研究班組的經驗研習,均能有效的提昇農民的生產力及收益,因此,這套技術傳播體系仍維持至今。但是,2000年之後的今日台灣農業,所面臨的情況這套傳播體系是否仍適用呢?農業面對知識 經濟時代的到來,農業推廣工作又該如何因應。蕭崑杉(2000)認為推廣工作是一個知識產業,其包含喚醒活化、人力資源發展、資訊傳播及問題解決的協助等四個工作形式。本文即探討如何加強本所在資訊傳播的推廣工作,以實際提高農民的技術水準及提供資 訊協助農民面對越來越艱鉅的農業知識經濟化的挑戰。

農業技術諮詢服務為政府歷年來為使農業科技新知能順利的轉移到農民的方法之一,根據盧文琪(1998)等人的研究,政府自民國六十九年即編列預算,在全省各區組成農業技術諮詢小組,辦理農業技術諮詢服務工作,當時的技術諮詢小組同時擔任民情上傳及政令下達的功能。至今,農委會轄下各試驗研究機構仍肩負此一任務,並視為最重要的工作執掌,工作的方式也因時代的進步,從面對面諮詢擴展到郵件、電話及電子郵件等各種管道。近十年來,網路及資訊科技的進步,視訊會議已在工商業界普遍使用,植基於此,本所即籌思如何將其應用到農業推廣工作,特別是在傳統上農民最習慣的面對面的技術諮詢服務業務。

【研究目的】
我國農產業已經進入知識管理的時代,農業需要知識化以提升競爭力,所以,農民所需要的技術諮詢不再是如何增加產量,而是如何增加競爭力及加值力的技術性與行銷性問題。面對這個轉變,農業試驗所技術服務組,也同時思考如何因應隨之而來的技術諮詢服務需求。農業試驗研究機關傳統上皆以郵寄或是電話為主要的諮詢服務交流管道,在面臨新的需求以及資訊科技不斷進步的壓迫及引導下,需要積極的朝網路化、多元化以及行動化的雙向視訊服務模式轉型。

依據董時叡(1997)的研究指出,就網際網路的使用觀點來看,要讓農業資訊在網際網路上充分發揮其效用,最主要的兩個途徑就是:

1.多鼓勵農民或農業工作者上網。
2.農業資訊衍生者所呈現出來的資訊要具有吸引力。

而後者就務實面來看才是最重要的。我們如何能吸引農民上網,誠如前者所言,主動的吸引才是正途,岳修平(1999)對於農民使用網路化農業資訊的行為研究顯示,現階段農民取得農業資訊的最滿意媒體為高人際互動的班會或研習活動,對於以文字閱讀 為主要的網路傳播媒介工具,表現出較低的滿意度。所以,本所擬嘗試利用具有人際互動特性的網路視訊技術,開發成為一個新的技術諮詢溝通管道,這個新型態的視訊交流管道,除了能服務農民之外,對於公務機關與試驗研究單位之間的技術交流、緊急疫情 監控、檢疫現場諮詢等,也能提供即時的服務。

回首頁
<<上一頁 │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