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內容區
文號4201

杜鵑颱風逼台 農委會籲請農、漁民採取防範措施

  • 發布日期:92-09-01
  • 發布機關:農委會

  根據中央氣象局於今(一)日上午七時十五分發布之氣象資料顯示,中度颱風編號第一三號「杜鵑」目前在鵝鸞鼻的東南方約五00公里之海面上,中心位置在北緯二0.八度,東經一二五.五度,以每小時二十六公里速度,向西北西進行,對台東、花蓮、宜蘭、恆春半島、屏東、高雄、台南及澎湖地區將構成威脅。農委會已成立災害應變中心,啟動災害防救緊急應變機制,李主任委員並指示相關部門要加強戒備及防範可能的災害發生。

  農委會特別籲請農、漁民注意下列防範措施:

一、漁業方面:養殖業者應加強塭池堤防的修補維護和排水路的疏通,檢視備用發電機能否啟動並添足用油,加強巡視水閘門、保持操作正常,以利洪水排洩。海上箱網養殖業者應徹底檢修框架、浮球、網片,妥為固定纜繩,必要時可考慮搶收養殖物或將網組拖移到較安全的水域躲避風浪。定置網業者亦應加強網具、船舶等安全,以避免損失。在巴士海峽、台灣東南部、東北部、台灣海峽、東沙島海面航行及作業漁船應嚴加戒備,留心收聽颱風最新動態,同時與各地區漁業電台保持密切聯繫。漁會或漁船獲悉海難發生時,應以最迅速方式向下列單位求救:行政院國家搜救指揮中心電話0二-二七三七三三九五及行政院海巡署海洋巡防總局第一海巡隊電話0二-二四六二一四三四。

二、稻作生產方面:本年第二期稻作嘉義縣以南地區早植稻進入乳糊熟期,晚植稻進入分孽盛期。嘉義縣以北及花東地區,已種植之水稻則已陸續進入成活期及分孽期。為防範颱風造成災害,呼籲中南部農民於颱風來襲時應適度灌水,以防稻株倒伏,北部地區則應注意於大量降雨時做好排水,颱風過後,應補施少量氮肥,以促進恢復生長,葉片若有損傷,應加強白葉枯病防治。

三、蔬菜生產方面:加強疏濬排水溝、整理防雨蓬架、瓜果類蔬菜應加強枝條固定、利用覆蓋茲(如塑膠網、不織布等)覆蓋保護,並預備種子,俾便災後需要即時播種復耕,必要時可先搶收部分蔬菜。

四、果樹生產方面:應加強排水措施,設立必要支柱,修剪冗枝;高山梨、蘋果、木瓜、鳳梨、番石榴、西瓜、甜瓜、洋香瓜、葡萄、柿子、楊桃、芒果、火龍果、文旦、龍眼、香蕉、番荔枝及檸檬等水果,若果實已成熟飽滿,可考慮提前採收,以減少損失。

五、畜牧生產方面:颱風來臨前,應加強疏通排水系統,以及強固生產設施之抗風能力,並檢查發電機是否正常運轉;此外,飼養於河床地之畜禽業者應於颱風來襲前將畜禽趕入舍內。颱風過後,應加強畜禽舍之消毒工作,妥善處理死廢畜禽,避免疫病滋生。

六、水土保持方面:請有關單位應嚴防山崩、土石流及地層滑動等災害,預先做好災害防救應變措施,必要時先行將高危險聚落、土石流危險溪流以及高危險崩塌地居民疏散至安全地區,各工程單位對於山坡地施工中之工程應加強安全檢查,做好防災措施,如有實施緊急水土保持處理之需要時,請洽水土保持局協助(災情通報免付費電話:0八00-二四六二四六、土石流災害應變小組:0四九-二三九四二三四),並應注意山區道路排水系統,維持水路暢通。居住於山區之民眾應隨時注意颱風動態,檢視居家環境安全,嚴防崩塌災害;尤其是在土石流潛勢溪流附近之居民更應儘早做好疏散準備,並請民眾善加利用該局分送之簡易雨量筒,輔助觀測雨量,以作為應變參考。尤其休閒農場應特別注意水土保持防範,以維護遊客安全。

  農委會李主任委員籲請農、漁民隨時注意颱風最新動態,也指示漁業通訊電台加強廣播,呼籲海上作業漁船密切注意颱風動態,做好防颱準備。同時協請漁港區之縣市政府及行政院海巡署海岸巡防總局勸離漁港區釣客。此外,亦由該會林務局督導所屬各林區管理處儘速利用廣播系統或其他有效方式通知登山客下山,並加強所屬森林遊樂區之安全巡護。

  農委會表示,目前農畜產品供應均正常,蔬果庫存充裕,主要農民團體及台北、高雄消費地市場大型冷藏庫目前尚有冷藏庫存蔬菜四、八五0公噸,可視災後批發市場及消費者需求,適時分批釋出冷藏蔬菜,每天以二00噸為目標,並視各縣市蔬菜不足情形,儘量調配供應大宗蔬菜,如有發現供需失調現象,將再進一步採取其他調節措施。

  • 回上一頁
  • -1911-00-00:1,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