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新聞
提升農業人力素質 為農業注入活水
- 發布日期:96-07-31
- 發布機關:農委會(輔導處)
農委會為了提升台灣農業人力素質,在新農業運動中特別規劃系列農業人力活化計畫,包括 引進青年從農的「漂鳥計畫」、鼓勵中壯年歸田的「園丁計畫」,以及創新農民經營觀念的「深耕計畫」 ,期望能為傳統農業注入活水,以因應農業新科技與產業的多元與創新發展,加速農業現代化。
農委會指出,體驗式學習是當前教育訓練的新趨勢,也是學習效果相當好的一種訓練方式。該會推動漂鳥計畫,即期望藉由講授與體驗兼備的課程規劃,讓 18 歲至 35 歲年輕人能夠到農村體驗學習,並實際參與農業工作,暸解地區農業特色及優質產業的生產管理方式。進一步對農業經營產生認同感及興趣者,可以報名參加產業別的築巢營進階訓練,成為農業領域的「留鳥」。
農委會說,為加強對有意從農學員之後續輔導,該會結合相關所屬單位的資源,提供結訓學員專業知能提升、資金貸款協助及建立諮詢輔導體系等一系列輔導措施,包括:設置漂鳥專屬網站、在農糧署設置「園丁信箱」,並於各區農業改良場成立單一輔導窗口,協助學員們解決經營農業之相關疑難問題及提供諮詢輔導與轉介服務;為提升其營農技術,也開放農民農業專業訓練名額,提供更深入的農業產銷技術訓練。為了加強青年從農之實務能力,並辦理漂鳥學員農場實習計畫,同時修正「擴大家庭農場經營規模協助農民購買耕地貸款辦法」及「農民經營改善貸款要點」,放寛漂鳥及園丁結訓學員申請資金融通限制,協助其解決資金之問題;並規劃推出農地銀行農地交易平台,透過基層農會輔導購置或租用農地,讓新農民更容易尋找合適的土地從事農業經營。
農委會很重視 95 年開始辦理的這兩項計畫,對於執行過程均進行檢討,而根據結訓學員所做問卷調查顯示,普獲參訓學員之肯定,其整體滿意度表示極佳及佳者達 90% 以上;參訓後表達有意願投入農業經營者達 5 成。該會為瞭解結訓學員後續從農狀況,於 96 年 5 月針對去 (95) 年度結訓學員辦理問卷調查,經統計目前從農之青年有 195 位, 35 歲以上之園丁學員亦有 118 位目前已經營農業。有鑒於各方反應熱烈, 96 年度經檢討前一年度辦理情形修正部分執行規範,並再提供漂鳥計畫 2,100 個參訓名額;同時對於 35 歲以上之社會人士提供 3,220 個參訓名額, 均將近額滿。
農委會表示,人才為產業的重要資產,人力資源素質的良窳是產業長期發展的關鍵因素。近年在神農獎傑出農民的選拔中,可以看到年輕有為的農業後繼者或轉業成功的青壯經營者,也看到現代化農業經營的希望。人力資源培訓是長期的工作,或許一時間難見具體成效,不過從漂鳥計畫推動過程中,學員對農業有興趣者從參加前 18 %,結訓時增為 55 %,我們感受到參與者接觸農業的喜悅,以及政府對農業施政努力的親身體會。該會期望透過引進新農民、培育現有農民的各項紮根工作,提升農業人力素質,並透過輔導機制,協助從農者創新經營,為農業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