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內容區
文號5650

牛腦內若未檢出牛海綿狀腦病(狂牛病)特異普利昂蛋白,則肌肉、內臟及神經組織也不會有致病物質存在

  • 發布日期:98-10-30
  • 發布機關:家畜衛生試驗所

  農委會家畜衛生試驗所表示,該所之狂牛病特異普利昂蛋白檢測設備規格與技術方面完全符合世界動物衛生組織 (OIE) 標準,能於牛隻感染發病前半年即準確偵測到,與歐美先進國家同步。對於外界質疑「目前僅能針對牛腦檢測,內臟、牛肉等其他部位並無法檢測」,家畜衛生試驗所所長黃金城表示這樣的說法不正確,因為狂牛症感染物質對腦組織有趨向性,因此若牛隻腦部沒有測出變性普里昂蛋白,則該牛隻的肌肉、內臟及神經組織也不會含有變性普里昂蛋白,該肉品食用安全無虞。

  黃所長說,該所依照世界動物衛生組織 (OIE) 訂定之診斷標準,建立實驗室生物安全、組織病理學診斷、免疫組織化學染色法、西方免疫墨點法及酵素連結免疫吸附法 (ELISA) 等實驗室標準診斷流程,可用於檢測牛腦內因牛海綿狀腦病累積之特異變性普利昂蛋白。

  黃所長進一步說明,該所應用其中之酵素連結免疫吸附分析法 (ELISA) 篩檢可在牛隻發病前半年即偵測到,是目前世界上最具敏感性的診斷方法。依據歐美研究顯示,牛隻若感染狂牛病,其感染物質對腦組織有絕對的趨向性,最終會集中在腦組織內累積聚集,此即若腦組織內沒有偵測到引起狂牛病的異常普里昂蛋白,在該牛隻的肌肉、內臟及其他神經組織內也不會有致病物質存在。黃所長強調,目前世界動物衛生組織訂定之診斷標準,也是針對腦部檢體以酵素連結免疫吸附分析法做為篩檢工具。

  家畜衛生試驗所自 1998 年起即依世界動物衛生組織訂定之診斷標準持續進行本國狂牛病監控計畫。自 1998 至 2009 年 9 月止共計監測 5,485 頭 24 月齡以上牛腦檢體,皆無牛海綿狀腦病特異病變且未發現異常之普里昂蛋白 ( 狂牛病感染源 ) ,至今台灣仍為牛海綿狀腦病之清淨區。
  • 回上一頁
  • 98-10-30:2,8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