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新聞
農委會強化畜禽產品源頭管理 加強CAS產品檢測 為學校團膳食材把關
- 發布日期:100-05-17
- 發布機關:農委會(畜牧處)
農委會本( 17 )日表示,為 CAS 產品安全把關,該會責無旁貸,已成立專案小組,持續推動及追蹤下列強化措施: (一)加強畜牧場及肉品市場源頭管理(二)強化 CAS 產品查核管理兩大措施,來確保食品安全。
一、 加強畜牧場及肉品市場源頭管理:
1. 加強畜牧場用藥監測取締,對於養豬戶第一次查獲違法使用者,處新臺幣 3 萬元至 15 萬元,一年內再犯者加重罰則 (25 萬元至 125 萬元 ) ;凡違法使用者一旦被檢出,即管制其豬隻上市,於半年內每 2 個月派員前往稽查採樣送驗,檢測合格後,始得送往肉品市場拍賣販售。
2. 對於肉品市場執行違法使用受體素之監測工作,每個月約 500 件,自本月份起加強檢測頻率達每月執行 1,000 件。
3. 桃園、彰化、台東及鳳山區等肉品拍賣市場開始強化豬隻來源管理,要求應以畜牧場名義出豬,避免豬隻來源混淆規避追蹤,年底前將普及全台所有的肉品市場,以利於追溯來源。
4. 強化上市前 3-7 日雞隻藥物殘留自主管理制度,並加強養禽戶用藥管理。
二、強化 CAS 產品查核管理:
1. 加強 CAS 肉品受體素及抗生素項目之抽驗頻率,對於肉品工廠則加強抽驗頻率為每 2 個月抽驗 1 次。並要求各工廠針對廠內進貨、庫存之原料與產品等加強品質管理及來源監控,以利追溯原料肉來源。
2. 會同 教育、衛生機關執行學校團膳食材聯合稽查, 加強查核業者供應團膳市場之產品品質 。
3. 辦理團膳食材品質驗收訓練,提升學校營養師及團膳人員對食材驗收能力。
4. 請中央畜產會協助業者檢討生產製程管理及對 CAS 業者通路流程之檢討。
對於 檢出殘留脫氧羥四環黴素及恩氟沙星藥物 乙事, 農委會表示該等藥物為可合法使用之動物用藥品,並非禁用藥品,且歐盟與日本均訂有容許度,分別為 100ppb 與 50ppb ;由於國內目前並未訂定殘留標準,現行法規為不得檢出,農委會與衛生署將積極研訂該藥之食品殘留標準,以符合實際需要。另,貢丸中檢出殘留之氯黴素確為禁藥,對於檢驗不合格者,將依法懲處。
農委會說, CAS 產品品質及衛生安全要求較高,價格通常也高於一般產品。 CAS 產品均有完整包裝及 印製(或黏貼) CAS 標章、產品驗證編號,並標示品名、生產廠名稱、地址、有效日期等事項,消費者可以清楚辨識。為協助學校正確辨識 CAS 產品, 農委會將辦理 團膳食材品質驗收訓練,請學校營養師踴躍參加。另,學校如對團膳 CAS 食材有疑問者,可撥 CAS 消費者服務專線 0800-025888 洽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