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新聞
吳院長蒞臨第5屆農金獎頒獎典禮致詞,肯定農漁會的努力,逾放比率下降16個百分點,為近10年來最低
- 發布日期:100-07-27
- 發布機關:農業金融局
為鼓勵農漁會信用部積極提高營運績效,持續穩健經營,行政院農委會第 5 屆農金獎頒獎典禮於今日舉行,吳院長蒞臨會場致詞及主持 新創業務發表會啟動儀式, 肯定過去一年大家的努力。
吳院長於致詞時指出,農金獎是農業金融體系的最高榮譽獎項,得獎單位均為上年度經營的佼佼者,足以作為其他農漁會學習的標竿,期勉各個農漁會繼續在農業金融領域力求突破,追求卓越,為農漁民服務,繁榮農漁村。
農業相關的公務預算連同基金預算及特別預算, 98 年至 100 年每年平均都在 2,500 億元上下
政府施政一向盡最大的努力提供農業部門發展所需的資源,農業的生產毛額占國內總生產毛額雖僅約 1.6% ,但農委會連同內政部等部會各項農業預算約占中央政府總預算 7% 到 8% 之間。農業相關的公務預算連同基金預算及特別預算, 98 年至 100 年每年平均都在 2,500 億元上下,顯見政府照顧農漁民之決心。
吳院長肯定 農漁會信用部業務情況 大幅改善
近年來在政府及農漁會的共同努力下,農漁會信用部業務大幅改善, 90 年底逾放金額 1,314 億元、逾放比率 19 %,至 100 年 5 月底逾放金額 213 億元、逾放比率 3 %, 10 年間逾放金額減少 1,101 億元,逾放比率下降 16 個百分點,為近 10 年來最低,吳院長特別表示肯定。
信用部重設 提供當地農漁民金融服務
吳院長表示,農漁會信用部發展近百年,曾面臨經營問 題,如民國 90 年至 91 年間, 36 家農漁會信用部因營運不善,讓與商業銀行接手經營,因商業銀行經營特性較無法貼近農漁民需求,為提供偏遠地區農漁民金融服務,政府已陸續准許 26 家農漁會重設信用部,目前其逾放比率僅 0.15 %,經營狀況良好。
農業金融體系協助農漁民災後重建、復耕及復養
吳院長說,由於近年氣候變遷,對農漁業及農漁民衝擊很大,例如 98 年莫拉克風災重創臺灣南部及東部縣市,造成農漁業極大的損失, 受災 農漁民急需資金復耕及復養,農委會透過農漁會信用部提供年息 1 %的低利貸款,雖然當時農漁民受災嚴重,大多無力提供擔保品以申請貸款 ,但 農信保基金為農漁民提供 9 成之信用保證,協助 2 千 8 百多戶受災農漁民 , 迅速自農漁會信用部取得紓困貸款達 36 億元,協助受創嚴重之重點產業如蘭花及石斑魚,在短期間內恢復產能,對農漁民儘速重建、復耕及復養提供實質的協助。
全國農業金庫再造 轉虧為盈
全國農業金庫 96 年投資金融商品,於 97 年金融海嘯期間產生超過 100 億元虧損,農委會自 98 年初起,會同全國農業金庫逐一拜訪 323 家農漁會股東,經充分說明與溝通,農漁會股東終能基於維繫農業金融的安定,同意出資 60 億元,同時政府出資 40 億元,進行增資後, 98 及 99 年稅前淨利分別達 12 億元及 16 億元,已轉虧為盈,走出營運谷底。
第 5 屆農金獎報名較上屆踴躍
農委會表示,為表揚農漁會信用部的努力,鼓勵持續穩健經營,農委會舉辦農金獎選拔活動,到今年已經是第 5 屆。本屆農金獎計有 310 個單位報名,較上屆增加 24 個單位,報名件數 518 件,增加 50 件,報名情形更加踴躍。農金獎作業程序分為初審及複審 2 階段,設有農金獎委員會、評審委員會及工作小組,成員涵蓋產、官、學界代表,以公平、公正及公開的方式,評選出得獎 單位。
2 個得獎實例 -- 創新服務形象獎、漁會金融服務獎
第 5 屆農金獎頒獎典禮公開頒發 11 個獎項,共有71個單位受獎(如附件)。其中創新服務形象獎得主 — 台南市永康區農會,派員進駐中華電信公司永康服務中心,辦理代收、代退電信費用, 99 年度至少創造約 123 萬元手續費收入;財政部開放統一發票可跨區購買後,農會原有的銷售額度驟降,員工則積極主動服務客戶,將發票運送到家,增進該會手續費收入;又與監理站合作,每月由監理站至該會辦理換發行照、駕照及補照服務,農會並提供汽、機車強制險服務,增加該會手續費收入,業務拓展績效卓著。
漁會金融服務獎得主 — 屏東縣琉球區漁會,得知漁民有建造或購置 ( 修繕 ) 漁船,徵信人員先了解借款戶資金需求後,協助規劃配置低利率專案農貸及一般貸款,以減輕其負擔。同時輔導漁民取得憑證及領照,儘速完成貸放手續。對於因為漁獲欠佳無法如期還款,須辦理展延者,則協助其填寫申請書,以免發生債信不良紀錄。對於擔保能力不足之借款人,皆協助送請農信保基金保證,使漁民順利取得營運所需資金,服務績效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