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新聞
全力守護台灣農業,真正照顧台灣農民
- 發布日期:100-09-16
- 發布機關:農委會(國際處)
針對陳炎城先生投書自由時報刊載「賴幸媛顧厝,庶民叫苦」一文,農委會本 (16) 日表示,馬政府的兩岸農業政策奏效,近三年來我國農產品出口大陸量值俱增,又我管制 830 項大陸農產品,大陸農產品進口量值亦未再擴大,整體而言,兩岸農產品貿易逆差已自 96 年的 2.8 億美元縮小為 99 年的 1.3 億美元,顯見兩岸直航及 ECFA 對農產品出口已有正面效益,真正照顧台灣農民。
出賣台灣水果,照顧本土農民
該投書指出台灣自中國進口水果貿易逆差擴大,農委會說明,目前我國自大陸進口的新鮮水果僅奇異果一項 (99 年進口值為 25 萬美元 ) ,佔自大陸進口生鮮冷藏水果類 ( 含栗子、胡桃、山楂等堅果合計 1,555 萬美元 ) 約百分之二。而我國出口大陸水果以香蕉、芒果、葡萄柚、鳳梨、芒果等生鮮水果為主, 在兩岸政策利多加持下,台灣水 果 銷陸 已自 96 年的 196 萬美元增加至 99 年的 1,022 萬美元,成長 421% ,真正照顧台灣農民。
台灣水產品貿易順差已逐年回復
另投書又質疑台灣漁產品貿易順差幾乎腰斬,農委會表示, 95 年我國因受國際大西洋鮪類保育委員會 (ICCAT) 制裁被迫減船 161 艘等影響,使得以外銷為主的遠洋漁獲大幅減少, 96 年時水產品貿易順差已自 94 年的 10 億美元降至 6 億美元。另為降低減船影響及因應全球氣候變遷趨勢,目前我國水產品出口改以具競爭力之高價商品為主流。 99 年整體水產品出口金額為 15.2 億美元,已較 95 年增加 2.7 億美元, 100 年 1 至 8 月出口金額更達 12 億美元,呈整體成長趨勢。
99 年農家所得改善,主力農家平均所得已達百萬
針對農家所得部分,依主計處統計, 99 年農家所得 88.5 萬元較 98 年增加 1.4% ,而 近十年來農家戶內人口數由 89 年 4.06 人降至 99 年 3.56 人、農民高齡化及農家規模變小,是每戶所得平均難以提升主因。然進一步就主計處資料分析,經濟戶長年齡在 54 歲以下之農家平均所得均已達百萬元。
持續補貼 11 種肥料資材,預估全年補貼經費達 35 億元
農委會最後強調,輔導產業提升競爭力,調整產業結構,併同照顧農民、減輕農民生產負擔向為政府施政重點,該會也將持續辦理肥料補貼。經補貼後國內肥料售價已較日本、大陸等鄰近國家低廉,本 (100) 年仍將持續補貼 11 種化學肥料,預估全年補貼經費達 35 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