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新聞
農業素材巧手創作 農村媽媽手作巧藝Fashion秀
- 發布日期:101-10-04
- 發布機關:農委會(輔導處)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於本( 10 )月 4 日舉辦「農村婦女巧藝商品上架記者會」,現場有 7 個農會發表 45 項新作品,並由彰化縣農會家政班員展現「纏花」手藝、台東縣農會家政班員巧施「種子」創意。為分享農村媽媽的手作巧藝,已於宜蘭香格里拉休閒農場、台東東遊季溫泉渡假村、嘉義阿里山賓館及台灣手工業推廣中心設有實體專櫃與網路平台展售作品,而這些作品亦是代表農業文化的新契機,歡迎國人參觀選購。
農委會表示,農村婦女早年為貼補家用,運用農村棄置不用的農產品為素材,製作手工藝品。而隨著台灣社會經濟的轉變,農委會開始整合各縣農村特色及資源,輔導農會家政班創作手工藝素人,將 DIY 作品提升至精品,推動至今,已有桃園縣、新竹市、台中縣市、彰化縣、嘉義縣、台東縣等 7 個農會參與,讓家政班員們的作品,朝商品化方向發展。
這些令人驚豔的手作品,除必須符合吸引年輕族群、實用、可量產等要點,更重要是必須取材自在地農產品,或與當地傳統技藝相關,區分出自然素材、地方產業與傳統文化三大特色的手工藝創作。以自然素材為主,物產豐富的台東縣農會,家政班員便運用各式天然種子果核,創作出實用的手機吊飾、鑰匙圈、項鍊、耳環等飾品;台中地區農會則把過去製作麻布袋、麻繩的麻芛作為染料,製作出符合年輕族群使用的文具用品;嘉義縣農會則善用絲瓜絡,作成可愛的造型燈飾或清潔手套。至於與地方產業息息相關的創作,則包括新竹市的手作風衣鑰匙包,巧妙地將新竹玻璃和手作藝術結合;桃園縣農會家政班則透過班員們的書法、國畫藝術,將在地蓮、荷、茶葉與陶瓷產業融入生活化的陶瓷用品中。此外,還有將傳統文化傳承賦予新生命的彰化縣農會,班員們將鹿港婚俗嫁娶儀式中不可或缺的春仔花(纏花),透過現代的流行設計,轉化為時髦飾品。
台灣擁有豐富物產,每個鄉鎮市各有自己的特色農產品,運用這些農業素材,創作出來的成品,往往有著超乎想像的創意!目前,這些進入量產的手工藝品,已經在國內旅遊熱門景點宜蘭香格里拉休閒農場、台東東遊季溫泉渡假村、嘉義阿里山賓館及台灣手工業推廣中心 2 樓實體店面與網路平台展售,農村媽媽創作的時尚手工藝品是送禮自用兩相宜,觀迎到當地旅遊參觀時多多選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