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內容區
文號6629

農委會推動亞洲地區柑桔產業永續發展 邀16國專家召開國際研討會

  • 發布日期:101-11-05
  • 發布機關:農委會(科技處)

        行政院農 業委 員會和亞太地區國家共同合作,以遏止在本地區擴散蔓延的柑桔黃龍病 ( Citrus Huanglongbing, HLB ) ,由臺灣和美國的農業科學合作計畫經費支持 , 補助亞太糧食肥料技術 中心於 11 月 6 日 至 8 日在臺灣大學集思會議中心蘇格拉底廳辦理「永續發展亞洲地區柑桔產業柑桔黃龍病流行病學與病害管理國際研討會」,將計有 16 個國家參加,期藉由我國的防治經驗和其他各國的經驗分享及技術交流,維護柑桔產業的永續發展。

        農委會指出,柑桔類是世界四大水果之一,在臺灣也有相當栽培面積。柑桔的氣候適應性廣,柑桔的病蟲害多且複雜,加上柑桔係以無性繁殖為主,容易受到多種系統性病原包括柑桔黃龍病等的感染危害,不但嚴重影響生長,且由於無有效防治之藥劑,植株一旦感染發病,會導致產量低、果實品質差、減少植株經濟生產年限。

        農委會說,柑桔黃龍病早於 1925 年 即在中國大陸華南地區開始危害,臺灣柑桔在 1951 年間亦嚴重發病,近三分之一的柑桔園都受到危害,對柑桔產業構成極大威脅。現在絕大多數亞洲柑桔產區皆受本病嚴重危害,並也已入侵美國、中南美洲等國。

        農委會表示,過去亞太糧食肥料技術中心曾邀請國內黃龍病防治研究專家,前往東南亞國家提供防治技術與經驗,享有國際聲譽。且臺灣經由開發出熱處理植株、頂梢微嫁接等多項技術,透過推動健康種苗驗證體系,做為根本防治黃龍病和其他病害的方式。該會農業試驗所嘉義分所生產健康的芽接穗,每年約 20 萬接穗,可提供農民更新栽培之用,對黃龍病防治也已有顯著成效。

        本次研討會參與的國家包括澳大利亞、柬埔寨、宏都拉斯、印尼、日本、韓國、寮國、馬來西亞、緬甸、巴拿馬、巴布亞新幾內亞、菲律賓、泰國、美國、越南及臺灣共 16 國,邀請 21 位講者與 14 位觀察員,合計 100 餘人與會,進行論文發表、國家報告、相互討論、技術交流及經驗分享,共同推動全球柑桔產業之永續發展。會後也將安排一天半的臺中石岡、雲林及嘉義的柑桔產地與包裝場參觀,進行產學界的實務交流。

  • 回上一頁
  • 101-11-05:2,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