爭議訊息澄清專區(含食安)
食用含有組織胺的魚類會發生食物中毒嗎?
- 發布日期:104-04-30
- 點閱人數:15180
會,組織胺中毒常發生在不新鮮的鮪魚、鯖魚、鰹魚等鯖科魚類,所以又稱為「鯖科魚類中毒症(scombrotoxicosis)」。鬼頭刀、旗魚、秋刀魚、沙丁魚等非鯖科魚類,不新鮮時也會發生組織胺中毒。
魚體中的組胺酸 (histidine) 在不當的保存下,經由細菌作用會生成組織胺 (histamine)。
一般認為魚肉中含100 mg%以上的組織胺會造成中毒現象,目前我國對水產品中組織胺含量尚未訂定限量標準。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 (FDA) 規定水產品中組織胺含量不得超過50 ppm (5mg/100g),並指出組織胺含量若達500 ppm 以上,有致人體健康危害之虞。
保持魚產品在低溫或冷凍狀態即可抑制組織胺的產生。
-
本專區內容歡迎大家全文轉載。回應留言係提供各界人士發表及交換意見,原則上將不會逐一回應答覆,亦請勿發表無關言論。若您有需要尋求答覆的問題,建議選擇下列三種管道之一,我們將竭誠為您服務。1.利用本頁右上角之「我要提問」功能,提出您寶貴意見。2.利用本部「首長信箱」投書。3.電話(或手機)撥打「農業諮詢專線」4499595(手機請加02)詢問。請各位網友注意網路禮儀,發言內容須就事論事,發表意見時,應尊重他人之權益及隱私,不得發表毀損他人名譽、不實言論、妨害風化、無理謾罵、廣告商業行為、與本專區不符之言論,本部有權不予顯示或刪除,發表人不得異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