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內容區

95年神農獎得主事蹟簡介

農糧署企劃組資訊科專員 丁雅麗

  本次神農獎選拔表揚作業,係依據94年5月訂頒之「95年神農獎選拔表揚計畫」,受理各縣市推薦傑出農民及傑出農家婦女參選人,透過鄉(鎮市)、縣市及直轄市逐級辦理選拔,而後擇優推薦參加全國選拔,嗣經公開、公正原則進行實地查證作業,並延聘國內農牧、家政專家學者召開評審委員會評選出95年神農獎得主計24位傑出農民、12位傑出農家婦女,爰就得獎人及其簡要事蹟分述如次:

一、神農獎─傑出農民

方世文先生:彰化縣大村鄉

  1. 經營大村農場,有效規劃農場硬體設施,制定標準作業程序。發展網路宅配、開發新鮮菇禮盒等,建立「蕈優」品牌。
  2. 善用現代科技栽培技術,增加產能4倍;採先進生產設備如無塵接種室等,菌種製作一貫化,減少污染,使菌種純度提高20%;設立太空包廢棄處理場,重視環保。

茆聰富先生:南投縣鹿谷鄉

  1. 種植烏龍茶與金萱茶,引進真空科技及陶瓷烘焙技術,縮短烘焙時間,提升品質。建立「茶狀元」品牌分級包裝,獲得消費者認同。94年代表產銷班參加全國第一好茶選拔獲得熟香組冠軍。
  2. 通過經濟部GSP國家驗證及環球驗證ISO 9001與HACCP國際標準驗證,並進軍日本及大陸等市場。

李傳添先生:桃園縣八德市

  1. 種植小白菜及芹菜等設施蔬菜,自行研發簡易穴盤,改良手拉式播種機及自動噴藥系統。建立「鄉情」品牌,開拓團體伙食蔬菜供應的業務,降低運銷成本。
  2. 以「提供國人『安全』、『新鮮』、『健康』之蔬菜服務」理念,帶領產銷班朝向產銷一體化,94年更榮獲全國十大績優產銷班。

黃其財先生:高雄縣鳥松鄉

  1. 經營鳳梨及水稻、甜葡萄柚、盆景植物等。注重栽培技術改進,研發西洋南瓜,肉質甘甜如栗子,推出南瓜牛奶冰廣受歡迎。
  2. 提供自有土地設立鳥松鄉農產品展示中心及教育中心,並積極進修企管課程,將新知推廣予農友,擔任農會及農校講師,是優秀的義務指導員。

陳慶輝先生:彰化縣埔鹽鄉

  1. 經營網室有機蔬果,研發移動式網室,有效減低風災蟲害與杜絕使用農藥,比慣行農業獲利多兩倍以上,另研發改良128孔穴盤快速播種機、快速滴水帶捲收器。
  2. 自創「向日葵有機蔬果農場」品牌,通過「慈心有機農業發展基金會」驗證,並與主婦聯盟簽訂契約,為「彰化縣旅遊護照活動」推薦農場之一。

陳進益先生:嘉義縣太保市

  1. 以溫網室栽培小果番茄等農產品,反季節種植小果番茄,於88年嫁接茄子成功,產量提高40%,品質好。
  2. 建立「御品紅」品牌,設計不同產品組合,開拓小禮盒銷售,滿足消費者需求,注重行銷廣告,93、94年更獲選為吉園圃優良產銷班。

羅阿森先生:台中市北屯區

  1. 自行選育冬季開花、及雙梗花文心蘭品種,率先使用摘除側芽、產期調節等技術,並取得新型專利(新型第220695號),開發環保且不漏水之保鮮管。
  2. 建立「綠群」品牌,與貿易公司策略聯盟開拓文心蘭外銷,占全國文心蘭外銷日本市場的25%,為全國第一。

林武揚先生:嘉義縣中埔鄉

  1. 經營靈基牧場,平均每頭泌乳牛年產乳量達6,000公斤,已連續7年保持A級品質。落實牧場防疫及污染防治,多次獲全國乳牛牧場評鑑最高榮譽「五顆梅花獎」。
  2. 與鄰近獨角仙休閒農場策略聯盟,成為著名景點,並開發鮮奶冰淇淋、冰棒、鮮奶火鍋等產品,深獲好評。

陳景智先生:嘉義縣朴子市

  1. 創立十全蝴蝶蘭服務中心,引進電腦控制滅菌鍋爐、瓶苗培養基自動充填機、新式無菌操作台,出貨瓶苗品質佳,若瓶苗品質有異狀,即刻追蹤,妥善解決,已成功建立「十全蘭園」金字招牌。
  2. 擔任蘭藝生活出版社專業顧問諮詢,積極參與國際蘭展,成功拓展美、日外銷市場。

林宗亮先生:台中縣潭子鄉

  1. 經營馬鈴薯,及代耕全年50公頃。引用早生栽培技術及產期調節,開發專用之「雙保護行北南向三通」省工灌溉法。並與水稻輪作,降低病蟲害。
  2. 92年註冊通過馬鈴薯「林宗亮商標」,有利於市場區隔。93年榮獲吉園圃績優產銷班。

戴文賓先生:台東縣池上鄉

  1. 種植良質米及有機米,以收穫後稻草及有機肥培養地力,採安全、不施用化學資材等有機準則進行管理,已獲國際美育自然生態基金會(MOA)驗證通過,並結合社區休閒旅遊,打響池上鄉有機米品牌。
  2. 擔任台東縣萬安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積極團結社區成員,為農村的中堅份子。

周俊麟先生:彰化縣田尾鄉

  1. 以「綠俊園藝」品牌,開發產品型錄行銷,拓展國際市場,94年初成功開發羅漢松小盆栽外銷韓國,深受好評。
  2. 改進傳統開運竹剝葉技術與催芽技術、創新組合盆栽,以「瑞楓花卉農園」為知名門市通路,並透過全區域大批發商、花店業者、公路花園形象商圈等通路行銷,口碑極佳。

楊添得先生:屏東縣九如鄉

  1. 開發新香檳玫瑰,以揠枝法,刺激新芽萌發,開發液體肥料灌入噴水系統作地面施肥,並調整遮蔭,延長採收期。
  2. 自創「鮮芳玫瑰」品牌,建立產地直銷花店、網路行銷、宅配等通路,在台北花市等重要花市已建立良好信譽。

江再郎先生:彰化縣員林鎮

  1. 經營番石榴,於83年育成新品種-香拔,創「員一牌」商標行銷,重視品質分級。於86年開發世紀拔嫁接技術,以東山月拔為砧木,嫁接世紀拔,提高耐浸水性,存活率提高至九成。
  2. 以甘蔗渣覆蓋畦面為有機質肥料,並採用草生栽培法,涵養水分以增加果實甜度。

曾高彬先生:南投縣竹山鎮

  1. 研發茶葉染髮劑、改良團揉設備及掌握溫溼度,產製具竹山特色的「蜜香茶」。並將原有蜜香茶生產技術,改成重萎凋、輕攪拌、中發酵,使產生清香蜜味高於現有2倍以上。
  2. 生產優質「蜜香茶」及「冬片茶」,開發茶梅、茶葉瓜子等副產品,以「明彬茶業」建立好口碑。

黃進良先生:屏東縣東港鎮

  1. 以自製有機液肥施用於蓮霧催花期及自創維持果實色澤之套袋技術,所產蓮霧碩大艷紅,曾創下每公斤2,400元之拍賣單價。
  2. 94年參加第一屆全國優質蓮霧競賽榮獲亞軍,東港鎮農會計畫藉由該極品蓮霧,進軍國際市場,以「大鵬灣黑珍珠蓮霧」品牌,打響台灣水果王國之美譽。

蔡燦玉先生:新竹市香山區

  1. 種植夏季開花的四季杜鵑茶及越南包莖茶花,以彌補國內4至7月茶花空窗期。率先利用油茶樹頭及樹根作砧木,得到高經濟價值的茶花盆景。
  2. 籌組中華民國茶花學會,積極與國外同業品系交流,成立茶花教室,蒐集世界各地茶花專業書籍,辦理茶花展等活動,不遺餘力。

莊崴翔先生:苗栗縣南庄鄉

  1. 經營水稻、木瓜及百香果,以精緻化、多樣化及適期、適栽原則規劃生產計畫,多次榮獲全國績優吉園圃產銷班。
  2. 蒐集資料,依市場需求調整生產策略,配合學者專家研究新產品或副產品委託加工技術等。同時建立吉園圃安全蔬果標章,落實分級包裝。

王金發先生:台東縣東河鄉

  1. 選育出蓮花與黃金釋迦二新品種,果實大、品質優、有特殊清香味。合理化施肥,研發石臘膠膜嫁接技術,提高存活率,自創透明塑膠套袋有利於辨別果實成熟度,並於強剪後枝條採深埋處理,兼具環保、減少疫病及提供養分之功用。
  2. 以「世界美」品牌,深受消費者喜愛。

朱秋慶先生:雲林縣西螺鎮

  1. 運用紅土與水稻秧苗播種機經營育苗及代耕中心,採取「南苗北送」策略開拓市場,自播種、插秧、施肥、施藥、收割至乾燥均採標準化作業程序。
  2. 參加稻米產銷專區計畫,94年一期作獲得西螺鎮農會良質米競賽冠軍之殊榮,與農會等CAS優良食品工廠契作。

施建忠先生:台東縣台東市

  1. 領導原住民班員進行生產資材共同採購、產品共同運銷及生產技能互相切磋,辦理釋迦外銷香港與北京,並結合東河鄉、太麻里地區及鹿野地區農會等以“台東釋迦”行銷全國。
  2. 於建和國小及建和社區教授鄉土語言(卑南語),並成立木雕工作室,傳承原住民族文化。

李應溪先生:雲林縣二崙鄉

  1. 種植網室蔬菜,掌握防治最適期,並利用性費洛蒙誘殺害蟲。以吉園圃標章透過農會辦理共同運銷,87年至94年其供應量皆獲第1名。
  2. 利用條播機播種,減少播種成本,並利用淘汰插秧機之車台改裝為搬運車,改善雨天搬運菜箱之困難。

吳滄松先生:嘉義縣民雄鄉

  1. 種植台農20號及17號鳳梨,增加有機肥、減少化學肥料及生長激素之使用,利用40~50%黑色塑膠網遮蔭,改良鳳梨品質,使收成日期提早20天。並建立「酩雄香」好口碑。
  2. 以「產量高、好管理、高品質、市場導向」為經營策略,紓解栽培面積增加之潛在壓力。

陳勝彰先生:雲林縣大埤鄉

  1. 協助當地農民從傳統稻農轉型經營高經濟花卉產業,並領導班員種植唐菖蒲及菊花,配合外銷,成立花卉分級運銷包裝集貨場,創造當地就業機會。
  2. 訂定保證價格收購制度,協調班員種植面積及數量,確保貨源供應?S定。藉由貿易商拓展日本通路,確保花卉運銷管道。

二、神農獎─傑出農家婦女

莊江淑蘭女士:臺中縣潭子鄉

  1. 91年成立潭子鄉田媽媽第3班,以中餐丙級技能,研發各種紫蘇及艾草等加工食品,設立「紫艾自然烘培屋」,並以「紫艾」及本會「田媽媽」為共同標誌行銷,創造農家婦女就業機會。
  2. 不斷自修,考取7張國家級證照,子女均深受其影響,平常也隨同母親從事公益活動,傳為鄰里美談。

陳游珍女士:宜蘭縣三星鄉

  1. 堅持依照安全許可標準用藥量施藥,並於稻米成長中期後停止用藥,另自製有機堆肥,米質優良。
  2. 組織副業發展班,研發各式米食餐點及醬菜加工等,推廣機關團體行銷,增加收入。參與社區環境維護、老年保健等志願服務,多次受到表揚。

黃香女士:嘉義縣六腳鄉

  1. 經營代耕中心,替農會宣導推動洋蔥、胡蘿蔔、牛蒡、馬鈴薯契作。配合農會推動辦理營養保健班、高齡者生活改善班,服務鄉內農家婦女與高齡者,不遺餘力,深受肯定。
  2. 無償提供自有土地為道路,方便村民出入及作物搬運,協助社區建設發展,不遺餘力。

許寶桂女士:桃園縣大園鄉

  1. 大家族共同經營牧場有成,為光泉公司優良衛星牧場,曾獲牧場評鑑4顆梅花獎。
  2. 擔任五權村家政班副班長,協助班長綜理班務,與班員情同姐妹。具有餐飲糕點、中國結、環保提籃技藝,已完成90小時照顧員服務訓練,與公婆熱心服務社區老人。

周王美玉女士:台東縣太麻里鄉

  1. 成立副業發展班,將釋迦設計成壁畫、吊飾及項鍊等精緻飾品,透過民宿、機場銷售,成為搶手的伴手禮。
  2. 帶領家政班研發釋迦風味餐、金針風味餐及釋迦奶昔。長期以住家環保回收贊助社區清寒原住民子弟生活費。帶領班員協助社區老人會,深受愛戴。

黃玉花女士:花蓮縣玉里鎮

  1. 一期作種植良質米,秋冬轉型經營觀光果園,運用燒、烤、燻技巧創造觀賞用胡瓜多變造型,並規劃DIY體驗區,進行瓜果彩繪教學。將蔬果不良品採摘醃漬,並傳授予其他班員,增加收入。
  2. 將喪子之痛化為大愛,主動關懷社會,積極投入慈善、醫療等活動。

莊淑娟女士:嘉義縣民雄鄉

  1. 協助先生籌組果樹產銷班,以「吉園圃」標章及「樂之香」品牌拓展通路。協助家政班班長擬定活動內容、文宣、紀錄及研習課程成效彙整統計等工作,成效斐然。
  2. 雙腳雖然殘障,仍以鄭豐喜精神自勉,參與嘉義縣文化志工及郵局服務志工,是社區靈魂人物。

許江麵女士:雲林縣大埤鄉

  1. 所產鳳梨以個人供應代號透過青果合作社嘉南分社共同運銷至批發市場拍賣或外銷,由於以紙箱、紙板等材料分隔包裝,維持良好外觀,已建立良好信譽。
  2. 曾獲全國家政推廣教育40週年家政楷模的殊榮,熱心提供大專青年農村生活體驗營居住場所。

賴素鈴女士:台中縣大里市

  1. 研發荔枝天然醱酵醋、碳烤香Q龍眼乾等商品,透過農會、口碑、教學及有線電視等方式打開知名度。
  2. 具書法、繪畫、童玩編織、陶藝等才藝,協助農會推展家政教育、水墨畫研習。曾獲台中縣政府及大里市公所孝行楷模表揚,協助健民國小兒童交通指揮及國小故事媽媽,甚受歡迎。

羅桂英女士:花蓮縣光復鄉

  1. 羅女士是阿美族原住民,生產的紅糯米及酒釀,品質佳,屢獲電視節目專訪。
  2. 擔任鄰長,帶領家政班原住民婦女班員走入社區,擴展生活視野,協助不識字原住民同胞處理文件,並傳播福音使社區居民有所寄託,為傑出的原住民婦女典範。

黃錦珠女士:高雄市楠梓區

  1. 栽種鳳梨與珍珠芭樂,依產期將植株繁殖生長調整為營養生長,以培養健康的植株,再行繁殖生長。
  2. 體認老人的問題嚴重,遂積極參加居家照顧講習200小時,不定期關懷社區老人及協助外籍配偶適應環境,鄰里讚譽有加。

買淑芬女士:彰化縣永靖鄉

  1. 以「高田園藝」品牌行銷,以優勢生產作物的品質,爭取外縣市中盤商長期訂購。由喪夫之痛中走出,將先生的盆栽事業再創高峰。
  2. 提供自家住宅為班集會場所,熱心協助農會推動將廚餘製作有機肥。閒暇之餘推展社區公共衛生保健工作,鄰里讚譽有加。
本網站刊載之「農政與農情」其所有內容,包含文字、圖像等皆可轉載使用,惟須註明出處。
  • 回上一頁
  • 95-04-17:32,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