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年9月(第171期)
梨新品種台中3號「晶翠梨」簡介
台中區農業改良場 廖萬正‧張致盛‧張林仁
一、前言
梨屬薔薇科(Rosaceae)、梨亞科(Pomoideae)、梨屬(Pyrus),包含30多個種,原生於歐洲、東亞、中亞和地中海附近。梨在台灣栽培歷史僅約百餘年,在高海拔山區栽培以新世紀為主之日本梨品種,在中、低海拔地區主要栽培品種為橫山梨,惟大多以生產高接梨為主。
據本會台中區農業改良場高接梨生產成本調查報告指出,每公頃平均生產成本約為100萬元,每公斤約為50元,此生產成本較世界其他梨產地梨之成本高出甚多,在加入WTO後,已受到衝擊。為使梨產業能永續經營,故必須改變栽培方法,以降低生產成本,並提高競爭力。
在台灣降低梨生產成本最有效的方法是育成適合直接在低海拔栽培之優良品種,免除每年高接工作,且開花、著果容易,則在低海拔地區梨之生產成本才能大幅降低。
二、育成經過
民國74年以幸水梨為母本,橫山梨為父本進行雜交,雜交後之種子經培育成苗後定植,約5年後開始陸續開花、著果。經篩選出編號14~25品系,於民國94年通過本會審查,命名為梨台中3號,商品名為晶翠梨。
三、品種特性
(一)植株性狀
- 樹形較直立,生長勢較中等,為短果枝結果。
- 低溫需求量較日本梨低,在低海拔地區不用高接,即能生產高品質梨,但需進行催芽處理才能使萌芽、開花整齊。
- 自開花至果實收穫之日數約為135日。
- 自交稔實率為2.8%。
(二)果實品質
- 果皮為色,經套袋果皮可轉為白色,果重平均為410公克。
- 與目前低海拔梨比較,果肉細緻、質脆、多汁、口感佳、甜度高,品質優良。
(三)品種優點
- 在低海拔地區栽培無需高接即可產出高品質梨。
- 植株生長勢強,花芽形成容易,為短果枝結果型。
- 經套袋之白色梨,市場賣相佳,商品價值高。
- 低溫(2℃)貯藏期長達4個月以上。
(四)品種缺點
- 自交授粉之稔實率低,故栽培時必須配置授粉樹,或以人工授粉,才能穩定產量。
- 在酸性土壤栽培時,果實易發生缺鈣現象,而導致不耐冷藏,故栽培應注意土壤之改良及鈣肥之施用。
四、栽培方式及注意事項
(一)台中3號晶翠梨品種之低溫需求量較日本梨為低,可在低海拔地區栽培。栽植之土壤以砂質壤土為佳。
(二)田間管理可依目前橫山梨之方法管理,行株距為6公尺×5公尺,可採水平棚架方式栽培,以減少颱風之危害,整枝可採自然開心型、主枝以留3枝為宜,田間管理可依照目前橫山梨之方法管理。
(三)定植時應配置授粉樹,以提高著果率,穩定產量,若無授粉樹,則應採人工授粉或釋放蜜蜂方式,以提高著果率。
(四)在低海拔地區種植者則可於12~2月間以「氰滿素」或「氰氮化鈣(黑肥) 」等藥劑或其他方法進行催芽處理,以使萌芽及開花整齊,調節產期。處理時應選氣溫高,無寒流時,催芽效果良好,寒流期間處理,則催芽效果不佳。
(五)台中3號晶翠梨之抗病性與橫山梨相似,並無特殊之病蟲害,可依目前梨樹之病、蟲害管理方式進行病蟲害防治。
(六)台中3號晶翠梨之肥培管理方法,可依不同時期施用基肥、追肥、禮肥等,但應配合果園肥力、氣候因素,果樹生育情況等因素調整施肥時期及施肥量。至於施肥量可參照前農林廳編印之梨三要素推薦量。
(七)若施肥不當或土壤酸鹼值(pH)過低,致使鈣吸收不足時,易導致果實不耐低溫貯藏而褐化,故應加強土壤改良,提高土壤酸鹼值在6.5以上及注重鈣肥之施用。
五、推廣展望
梨新品種台中3號具有較低的低溫需求,適合低海拔地區種植,而且本品種具備自開花至果實採收時間較短、果色為綠色、果實硬度較高,利於採收後貯運等優良性狀。本品種已於95年元月以專屬方式授權台中縣石岡鄉農會使用及推廣,相信將可增加我國梨產業的發展,並可提供消費者梨果實更多元的選擇,極具發展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