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會期
壹、前 言
當前台灣農業已逐步跳脫傳統產業型態,邁向加工、休閒服務、生物科技、生態、能源等知識型產業,農業將成為21世紀最有活力、潛力的明星產業。嘉全就任農委會主委以來,秉持延續、創新、改革之新思維,自去年6月正式啟動「新農業運動」,並深入了解農民的心聲,加強運用行銷理念,讓更多農產品不再被當成「土產」,以低價被販售,而是提升品質及附加價值,讓農產品也可以精緻化,以精品呈現在市場上。一股新農業精神正在全台各地持續蔓延,依行政院主計處統計,95年台灣農業實質GDP成長率5.38%,是15年來新高紀錄,比整體經濟成長率4.62%還高。看到這個令人振奮的數據,相信台灣農業的前景將更加美好,新農業運動成果已逐步展現。
新的一年,本會將繼續推動新農業運動,並以安全農業及行銷農業為首要工作,承蒙 大院今(96)年1月5日三讀通過「農產品生產及驗證管理法」,後續相關子法規及配套措施可望於96年訂定完成,經驗證並標示產銷履歷農產品將可上市;另外,我國在大西洋的鮪獲漁量已獲大西洋鮪類資源保育委員會(International Commission for the Conservation of Atlantic Tunas,ICCAT)恢復至94年14,900公噸的水準,加上本會自96年起推動3年加強農產品全球布局行銷計畫,以未來3年出口值成長20%為目標;同時增加施政績效的曝光度,用行銷打出農產品的名號,用感性訴求,培養國人認同台灣農產品的感情,以實際行動支持台灣本土農業,讓用心經營農漁業的農漁民更有尊嚴,讓全民對台灣農業更有信心,也讓全球看到台灣農業的進步。
以下,謹針對本會檢討因應加入WTO以來對農業的影響,以及推動「新農業運動」重要措施成果提出報告,敬請各位委員不吝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