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年3月(第189期)
97年2月主要農作物生產預測
一、茶葉比上年減產4%
茶樹為常綠灌木,全年均可萌芽生長,故台灣茶葉生產,分為春茶、夏茶、秋茶及冬茶,依茶菁採收期間及其產量比例估算,其中春茶與秋茶產量較高。就區域而言,北部茶區老茶園較多,由於近年茶價無法提高,茶園管理粗放,種植面積持續減少;中部茶區多屬中、高海拔新興茶園,生產高級茶,售價較高,茶園生產管理較為集約,過去數年面積雖曾有增加趨勢,惟因受到進口茶逐年增加影響,該等區域茶園面積已逐漸維持穩定,未來將以生產優質、安全的高級茶產品與進口茶作區隔。本(97)年茶樹收穫面積除嘉義縣維持原有面積外,南投、台北、桃園等其他產茶區均有小幅度減少趨勢,總收穫面積較上年減少3%,預測全年茶葉總產量為1萬6,811公噸,比上年產量1萬7,502公噸,減產4%,若與近3年平均年產量1萬8,550公噸比較,則減少9%。
二、李比上年減產10%
李樹種植地區,主要集中在中部山區及東部,其中以苗栗縣最多,中部所產李以供鮮食者較多,而東部李則以供加工為主,近年由於李的售價未能提高,果農經營意願逐漸消退,種植面積逐年減少,本(97)年收穫面積比上年減少2%。依據農情觀測結果,本年李樹開花著果情形受去年柯羅莎颱風侵襲與97年2月低溫雙重影響,預估平均單位面積產量較上年減少。整體評估本年總產量為2萬3,344公噸,與上年產量2萬5,830公噸比較,減產10%,若與近3年平均年產量2萬7,110公噸比較,則減產14%。
三、桃產量比上年增產7%
台灣栽培的桃,包括低海拔的硬肉桃,高海拔的水蜜桃,以及中低海拔的低需冷性水蜜桃。硬肉桃如鶯歌桃、本土毛桃及八月桃,主產地在臺中縣和平鄉中低海拔山區;高海拔水蜜桃主要產地在和平鄉、復興鄉、尖石鄉、仁愛鄉等高海拔山區,因售價較高均採集約經營;至於新引種選育之台農甜蜜桃,則在台中縣新社鄉與東勢鎮進行試作。上年因氣候異常並遭遇多次大雨,桃園、新竹轄內桃樹開花結實不良,影響當年產量。本年桃總收穫面積比上年增加2%,各主產區經觀察桃樹開花結實情形,除臺中縣因2月低溫導致部分桃樹落花及無法授粉,預估產量略減外,其他產區則預估平均單位面積產量將較上年增加。預測總產量為3萬373公噸,比上年產量2萬8,435公噸,增產7%,若與近3年平均年產量2萬7,470公噸比較,則增加11%。桃的產期因品種不同而有差異,硬肉桃與甜桃5月可上市,水蜜桃7、8月可採收。
四、梨比上年減產3%
梨主要產區分布在台灣中部之台中及苗栗縣,以寄接梨為主,高海拔溫帶梨已被寄接梨替代,逐漸式微。本年寄接梨嫁接及開花期間因2月份持續低溫,影響部分園區接穗成活率或發生無法順利授粉結實之情形,雖然總收穫面積比上年略增1%,惟初步估計平均單位面積產量將較上年降低。預測今年梨總產量14萬5,220公噸,比上年產量15萬429公噸,減產3%,與近3年平均年產量13萬80公噸比較,則增產12%。寄接梨6、7月可採收,溫帶梨在8至10月採收。
五、梅比上年減產5%
梅樹主要分布在南投、高雄、台東、台南、台中及花蓮等縣之中低海拔山坡地,由於85年後國產梅胚半成品外銷市場受大陸梅製品競爭影響明顯萎縮,加上國內市場也受第三國轉運進口之大陸梅製品衝擊,目前仍有銷售困難及青梅產地價格偏低等問題,導致經營管理逐漸粗放。為解決國產青梅產銷問題,政府自94年起即持續輔導推動粗放梅園停採措施,停採面積主要集中於台東、高雄、花蓮等縣山區管理粗放較不具競爭力之梅園,預期可減少竿採梅市場流通數量。今年部分梅樹受到96年颱風災害影響,於年底即提前開花,惟無法結果,其後再受97年1月前暖冬氣候影響,開花後結實情形不如預期良好,估計單位面積產量較上年減少,預測本年產量為3萬5,937公噸,較上年產量3萬7,834公噸,減產5%,若與前3年平均年產量4萬3,924公噸比較,則減產18%。
本(3)月份為(96/97)年裡作採收末期,由於各產地皆已陸續進行一期稻作之整地、播種及插秧工作,短期葉菜類種植面積因而減少,故本月份多數蔬菜較上月份為減產趨勢;葉菜類在春耕後可採收面積減少、根莖類之蘿蔔已過盛產高峰期,產量明顯減少;洋蔥與大蒜,主要產地彰化、雲林、台南、高雄與屏東等縣已陸續進行採收,本月份下旬即將進入採收盛產期。依據各地區農情報告預測與觀測結果,本月份葉菜類總產量8萬3,149公噸,比上月份產量10萬6,534公噸,減產22%,茲將預測結果分述如下:。
一、 根莖類
(一) 蘿蔔產量比上月減產68%
本(96/97)年期蘿蔔總產量約9萬7,653公噸,較上年期產量8萬6,444公噸,增產13%;裡作蘿蔔的採收期主要集中在農曆新年期間,目前各產地已逐漸完成採收,本月份可採收面積與採收量皆明顯減少,呈減產趨勢。預測本月份產量為1萬1,760公噸,比上月份產量3萬7,049公噸,減產68%。
(二) 大蒜總產量比上年期增產10%
本(96/97)年期大蒜種植面積5,903公頃,總產量4萬8,398公噸,較上年期面積5,468公頃、產量4萬3,840公噸,分別增加8%及增產10%;大蒜產期主要集中在國曆3月下旬及4月上旬間,本年期大蒜生育期間氣候合宜,生育狀況良好,本月份將逐漸進入採收高峰期,預測本月份產量2萬7,720公噸,較上月份採收初期產量1,184公噸,明顯增加。
(三) 洋蔥總產量比上年期減產4%
本(96/97)年期洋蔥種植面積1,189公頃,推估總產量為6萬4,669公噸,較上年期面積1,171公頃、產量6萬7,272公噸,分別增加2%及減產4%。洋蔥採收期間自1月至4月間,彰化與高雄產區進入3月份後即完成採收,產量明顯減少;至於主要產地屏東縣,因受到96年10月柯羅莎颱風影響,經觀測生育狀況,局部地區採收期將略為延後。預測本月份可採收面積較上月份增加,呈增產趨勢,推估本月份產量4萬985公噸,較上月份產量7,393公噸,增產454%。
(四) 蔥產量比上月減產8%
本(96/97)年期蔥種植面積1,527公頃,總產量3萬6,678公噸,較上年期面積1,665公頃、產量3萬9,416公噸,分別減少8%及減產7%;本月份主要產區宜蘭、彰化等縣可採收面積減少,由於受到96年10月柯羅莎颱風影響,部分青蔥產區受損,預測本月份產量為1萬17公噸,較上月份產量1萬854公噸,減產8%。
二、葉菜類
(一) 葉菜類產量總計比上月減產22%
本(96/97)年裡作葉菜類種植面積為1萬5,036公頃,總產量46萬4,977公噸,較上年期種植面積1萬5,476公頃、產量34萬6,373公噸,分別減少3%及增產34%;因應上月份年節市場需求,甘藍及其他短期葉菜類集中採收;3月份已屆春耕期間,部分裡作蔬菜產區,已逐漸回復種植一期稻作或雜糧類等,蔬菜收穫面積與採收量皆為減少趨勢,預測本月份產量為8萬3,149公噸,比上月份產量10萬6,534公噸,減產22%。
(二) 甘藍產量比上月減產21%
本(96/97)年期裡作甘藍種植面積為3,789公頃,總產量18萬441公噸,較上年期面積3,674公頃、產量14萬7,531公噸,分別增加2%及增產22%;目前已過裡作採收高峰期,採收量減少,呈減產趨勢,預測本月份產量為3萬2,988公噸,比上月份產量4萬1,763公噸,減產21%。
(三) 結球白菜產量比上月減產21%
本(96/97)年期裡作結球白菜種植面積1,510公頃,推估總產量6萬3,016公噸,較上年期面積1,379公頃,總產量4萬6,210公噸,分別增加10%及增產36%;本月份屬裡作採收末期,可採收面積及採收量較上月份減少,主要產地以彰化、雲林等縣為主。預測本月份產量為1萬6,027公噸,較上月份產量2萬329公噸,減產21%。
(四) 其他葉菜產量比上月減產23%
本(96/97)年期裡作短期葉菜類種植面積9,736公頃,推估總產量16萬4,610公噸,較上年期面積1萬423公頃、產量15萬2,633公噸,分別減少7%及增產8%;2月份短期葉菜類已完成採收,3月份進入春耕期間,短期葉菜類將呈減產趨勢。預測本月份產量3萬4,134公噸,與上月份產量4萬4,442公噸比較,減產23%;累計96/97年期裏作種植面積9,736公頃,推估總產量16萬4,610公噸,較上年期面積1萬423公頃、產量15萬2,633公噸,分別減少7%及增產8%。
三、花果類
(一) 西瓜產量比上月增產154%
預測本(96/97)年期裡作西瓜總產量2萬3,303公噸,較上年期2萬4,141公噸減產3%,主要係裡作初期逢96年10月柯蘿莎颱風影響所致;本月份主產地以台南、高雄與屏東等縣為主,嘉義縣局部地區進入採收初期,推估可採收面積較上月份增加約185公頃,產量較上月份增加,預測本月份總產量為3,799公噸,比上月份產量1,497公噸,增產154%,主要原因為台南及高雄等縣進入採收期,可採收面積增加所致。
(二) 花椰菜產量比上月減產32%
本(96/97)年期裡作花椰菜種植面積1,720公頃,推估總產量4萬3,957公噸,較上年期種植面積1,630公頃、產量4萬1,734公噸,分別增加5%及增產5%;花椰菜本月份進入裡作採收末期,主要產地彰化、嘉義與高雄等縣可收穫面積及單位面積產量比上月份減少,故呈減產趨勢。預測本月份產量為8,387公噸,比上月份產量1萬2,385公噸,減產32%。
一、菊花產量比上月份減少3%
台灣地區以種植秋、冬菊為主,每年12月至翌年5月份為菊花外銷日本旺季,加上2月上旬為農曆春節,花卉市場需求量增加,農民調節產期,採收量增加,本月份市場需求恢復正常,可採收面積較上月份減少6%,預測產量為2,021千打,較上月份2,078千打,減少3%;與上年同月份2,357千打比較,因可採收面積較上年同月份減少15%,故減產17%。本月份主要產地在彰化縣田尾、永靖,雲林縣林內,高雄縣美濃等鄉鎮。
二、唐菖蒲產量比上月份增加10%
唐菖蒲採收盛產期為12月至翌年2月,每年12月至翌年3月份為唐菖蒲外銷日本旺季,可採收面積較上月份增加9%,預測本月份產量879千打,較上月份796千打,增加10%;與上年同月份835千打比較,增產5%。本月份主要產地在臺中縣后里、外埔,彰化縣田尾、溪州,雲林縣虎尾與屏東縣新園、萬丹等鄉鎮。
三、洋桔梗產量比上月份增加3%
洋桔梗適宜栽培溫度約15度至25度,由於花型和花色豐富多樣,近年來為消費者所喜愛,成為台灣重要切花之一,92年起拓展外銷日本市場,外銷量已占國內生產量約10%。12月份起陸續外銷日本。入春之後,氣溫較為暖和,有利洋桔梗生育,單位面積產量增加。預測本月份產量179千打,較上月份174千打,增加3%,與上年同月份186千打比較,減產3%。本月份主要產地在彰化縣田尾、溪州、永靖、北斗,雲林縣虎尾、北港,嘉義縣新港、東石,台南縣七股、佳里及將軍等鄉鎮。
四、百合產量比上月份減少5%
百合性喜冷涼之氣候環境,平地百合主要生育期間在8月至翌年3月間,採收盛期在10月至翌年5月間,2月上旬為農曆春節及西洋情人節,花卉市場需求量增加,農民調節產期,採收量大幅增加,本月份市場需求恢復正常,可採收面積較上月減少5﹪,預測產量292千打,較上月份308千打,減產5%;與上年同月份201千打比較,因採收面積增加24%,增產45%。本月份主要產地在苗栗縣三義,台中縣后里、新社、彰化縣田尾、田中、南投縣魚池、嘉義縣阿里山等鄉鎮。
五、玫瑰產量比上月份減少4%
玫瑰可產期調節周年生產,入春之後,玫瑰品質較佳,產量增加,2月上旬為農曆春節及西洋情人節,花卉市場需求量增加,農民調節產期,採收量增加,本月市場需求恢復正常,預測產量為1,197千打,較上月份1,244千打,減少4%;與上年同月份1,132千打比較,增產6%。本月份主要產地在苗栗縣大湖、公館,台中縣新社、豐原,彰化縣溪州、永靖、田中,南投縣埔里、草屯、國姓,嘉義縣新港等鄉鎮。
六、火鶴花產量比上月份減少4%
火鶴花性喜高溫多濕及遮蔭的環境,由於栽培技術進步,品質優良,94年起拓展外銷日本市場,外銷量已占國內生產量約40%。2月上旬為農曆春節及西洋情人節,花卉市場需求量增加,農民調節產期,採收量增加。本月市場需求恢復正常需求,預測產量319千打,較上月份333千打,減產4%;與上年同月份367千打比較,減產13%。本月份主要產地在南投縣埔里,嘉義縣中埔、水上,台南縣柳營、佳里、六甲、歸仁,高雄縣旗山及屏東縣新埤、萬丹等鄉鎮。
七、文心蘭產量比上月份減少2%
國內文心蘭栽培已遍及各縣市,近年來由於業界利用溫差調整文心蘭產期,穩定產量及品質,成功外銷日本,外銷量已占國內生產量約60%。文心蘭適宜生育溫度約在攝氏25至30度間, 2月上旬為農曆春節及西洋情人節,花卉市場需求量增加,農民調節產期,採收量增加。本(3)月份則恢復正常市場需求,預測產量342千打,較上月份348千打,減少2%;與上年同月份323千打比較,增產6%。本月份主要產地為台中縣后里、新社、東勢,南投縣埔里、草屯,雲林縣斗南,嘉義縣大林,台南縣玉井、歸仁,高雄縣美濃、旗山、大寮與屏東縣里港、竹田等鄉鎮及台中市大坑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