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年2月(第200期)
98年2月主要農作物生產預測
農糧署 陳帥如‧廖銘清‧王鎬杰
壹 . 果品類
一. 香蕉比上年減產 6 %
台灣香蕉分布在中南部及東部地區,北部地區僅為零星種植,高雄、屏東等縣多為春夏蕉,南投、台中等縣為秋冬蕉。近年來因抗病品種新北蕉栽培面積逐年增加,單位面積產量提高,且國內外市場銷售暢旺,價格持穩,蕉農種植意願高,種植面積增加。經查本( 98 )年南投、嘉義 2 縣因 97 年執行檳榔廢園後,香蕉 種植面積均較上年增加,惟因 97 年下半年連續遭 受辛樂克與薔蜜颱風侵襲,且受冬季低溫乾燥影響,預估整體平均單位面積產量較上年低 ,預測春夏蕉產量將較上年減少。依據各主產地農情預測結果,全年總產量為 19 萬 5,355 公噸,比上年產量 20 萬 7,669 公噸,減產 6 %,若與前 3 年平均年產量 21 萬 2,933 公噸比較,亦減產 8 %。
二. 鳳梨比上年減產 3 %
鳳梨主要分布在中南部,以高屏及嘉南地區最多,其次為南投、雲林、彰化等縣,生產期約有 80 %集中在 6~8 月間,為配合市場消費,農民多實施產期調節,以延長產期,全年均可見鳳梨上市。由於民國 85 年至 94 年間鳳梨年平均批發價格均維持在每公斤 15 元以上,價格持穩,農民有利可圖,種植意願增加,另因台糖公司減少製糖量並釋出農場土地供農民承租,吸引許多農民承租轉作鳳梨,種植面積由 85 年之 7,500 公頃持續增加至 94 年超過 1 萬 2,000 公頃。近年因盛產期間受其他果品競爭影響,價格逐漸下滑,另因部分台糖租約地期滿,面積略有縮減。本年以高雄、屏東、台南等主產縣面積減少較多,鳳梨總收穫面積較上年減少 5 %,預測全年產量 43 萬 8,453 公噸,比上年產量 45 萬 2,060 公噸,約減產 3 %,若與近 3 年平均年產量 47 萬 3,493 公噸比較,亦減產 7 %。
三. 番石榴比上年增產 21 %
番石榴主要分布在中南部,以高雄、台南、彰化及屏東等縣較多,週年可開花結果,生產期大都集中在 7~9 月,為紓解市場供需,並增進果實品質,果農均實施產期調節,以避免產期過於集中。 97 年台灣地區連續受 6 月豪雨、 7 月卡玫基及鳳凰颱風、 9 月辛樂克及薔蜜颱風等多次天然災害 侵襲,影響該年度番石榴產量。 本年收穫面積預估較上年減少 1 %,惟因 96 年、 97 年 番石榴 價格良好,農民加強管理,如本年度中未遭天然災害影響,仍有增產趨勢,預測今年總產量為 16 萬 9,389 公噸,比上年產量 14 萬 476 公噸,約增產 21 %,若與前 3 年平均產量 14 萬 6,857 公噸比較,則增加 15 %。
四. 梅比上年增產 21 %
梅樹主要分布在南投、高雄、台東、台南、台中及花蓮等縣之中低海拔山坡地,由於 85 年後國產梅胚半成品外銷市場受大陸梅製品競爭影響明顯萎縮,加上國內市場也受第三國轉運進口之大陸梅製品衝擊,銷售困難,及青梅產地價格偏低等現象,導致經營管理逐漸粗放。為解決國產青梅產銷問題,政府自 94 年至 97 年持續輔導推動粗放梅園停採措施,停採面積主要集中於台東、高雄、花蓮等縣山區管理粗放較不具競爭力之梅園,以減少竿採梅市場流通數量。由於粗放梅園停採措施已完成階段性任務, 98 年起不再接續辦理,改以推動廠農合作方式輔導國產青梅產業,今年梅樹開花期間因氣候低溫乾燥,授粉情形略受影響,惟整體開花結實情形尚稱良好,估計單位面積產量及收穫面積均較上年增加,預測今年產量為 4 萬 3,371 公噸,較上年產量 3 萬 5,884 公噸,增產 21 %,若與前 3 年平均年產量 4 萬 573 公噸比較,則增產 7 %。
98 年 果 品 類 生 產 預 測

貳 . 蔬菜
本( 97/98 )年裏作期間,氣候正常,各產地作物生長情形相當良好,本( 2 )月份仍屬裏作盛產階段,由於 1 月底值農曆春節,同時春節過後中南部地區春耕陸續開始,節慶前配合市場需求,各產區大量採收,進入 2 月份可採收量較 1 月份減少,惟產量仍相當多。預測本月份葉菜類總產量為 9 萬 1,356 公噸,比上( 1 )月份 11 萬 3,442 公噸,減產 19 %,各蔬菜類中除青蔥微增 3 %外,餘花椰菜、甘藍、結球白菜及其他短期葉菜均呈減產趨勢,茲將預測結果分述如下:
ㄧ . 花菜類
花椰菜 可 採收面積 415 公頃、總產量 1 萬 1,217 公噸
本月份仍逢裏作採收期,由於氣候合宜,可採收面積雖然較 1 月份減少 59 公頃,惟每公頃單位產量明顯增加。預測本月份產量為 1 萬 1,217 公噸,比上月份產量 1 萬 2,264 公噸,減產 9 %。若與近 5 年同月份平均產量 1 萬 2,002 公噸比較,則減產 7 %,本月份主要採收地區以彰化、嘉義及高雄等縣為主。
二 . 根莖類
蔥 可 採收面積 402 公頃、總產量 9,209 公噸
進入本月份以後,彰化、雲林及高雄等產區青蔥可採收面積及產量與 1 月份相較,變動不大。 預測本月份產量為 9,209 公噸,比上月份產量 8,936 公噸,增產 3 %;若與近 5 年平常年同月份平均產量 1 萬 2,496 公噸比較,則減產 26 %。
三 . 葉菜類
葉菜類可 採收面積 3,440 公頃、總產量 9 萬 1,356 公噸
本月份中南部開始春耕,各類葉菜類均較上月份減少,尤其以短期葉菜類減幅較多,另外甘藍部分,西部彰化、雲林地區於春節前大量採收,可採收面積雖較上月份減少 158 公頃,惟因氣溫合宜,甘藍生育情形相當良好,每公頃產量明顯增加;至於結球白菜,可採收面積雖同樣於春節大量採收而減少,惟每公頃產量亦因氣候合宜而增加。預測本月份葉菜類總產量 9 萬 1,356 公噸,比上月份 11 萬 3,442 公噸,減產 19 %,若與近 5 年同月份平均產量 9 萬 548 公噸比較,則增產 1 %,顯示市場供應仍多。有關甘藍、 結球白菜及其他葉菜類生產情形分述如下:
(一)甘藍 可 採收面積 803 公頃、總產量 3 萬 9,748 公噸
進入 2 月份,由於春節前產區大量採收,使得本月份可採收面積較上月份減少約 158 公頃,主要係其他次產區減少所致,至於彰化及雲林最大產區進入本月份可採收面積仍較 1 月份增加 29 公頃。預測本月份產量為 3 萬 9,748 公噸,比上月份產量 4 萬 4,772 公噸,減產 11 %;若與近 5 年同月份平均產量 3 萬 8,181 公噸比較,本年本月份相對增產 4 %,顯示本年 2 月份產地市場供應量仍多。
(二)結球白菜 可 採收面積 372 公頃、總產量 1 萬 7,981 公噸
依各地區育苗場去年苗量供應量顯示, 12 月份中旬已明顯減少,至進入本月份結球白菜可採收面積亦呈減少,再加上春節前增加採收,本月份可採收面積及採收量均較上月份減少。預測本月份可採收面積 372 公頃,產量為 1 萬 7,981 公噸,較上月份產量 1 萬 8,433 公噸,微減 2 %;若與近 5 年平常年同月份平均產量 1 萬 7,808 公噸比較, 2 月份產量相對增加 1 %。
(三)其他葉菜類 可 採收面積 2,265 公頃、總產量 3 萬 3,627 公噸
本月上旬逢春節過後,中南部進入春耕期,種植於水稻田區之短期葉菜類多數於節慶期間採收完畢,致產區可採收面積及產量明顯減少,預測本月份產量 3 萬 3,627 公噸,較上月份產量 5 萬 237 公噸比較,減產 33 %;若與近 5 年平常年同月份平均產量 3 萬 4,558 公噸比較,則減產 3 %。
98年2月蔬菜生產預測

參 . 主要切花
一 . 菊花產量比上月份增加 8 %
台灣地區以種植秋、冬菊為主,目前已進入裏作採收期,每年 12 月至翌年 5 月份為菊花外銷日本旺季, 2 月上旬為農曆上元節,花卉市場需求量增加,農民調節產期,採收量增加。 預測本( 2 )月產量為 1,566 千打,較上月份 1,451 千打,增加 8 %;與上年同月份 2,078 千打比較,因採收面積較上年同月份減少 7 %,減產 25 %。本月份主要產地在彰化縣田尾、永靖,雲林縣林內等鄉鎮。
二 . 唐菖蒲產量比上月份增加 27 %
唐菖蒲採收盛產期為 12 月至翌年 2 月,每年 12 月至翌年 3 月份為唐菖蒲外銷日本旺季,加上 2 月上旬為農曆上元節,且逢西洋情人節,花卉市場需求量增加,農民調節產期,可採收面積較上月份增加 27 %,預測本( 2 )月份產量 575 千打,較上月份 454 千打,增加 27 %;與上年同月份 796 千打比較,減產 28 %。本月份主要產地在台中縣后里、外埔,彰化縣田尾、溪州,雲林縣虎尾與屏東縣新園、萬丹等鄉鎮。
三 . 百合產量比上月份增加 22 %
百合性喜冷涼之氣候環境,主要生育期間在 8 月至翌年 3 月間,採收盛期在 10 月至翌年 5 月間,本( 2 )月逢西洋情人節,花卉市場需求量增加,農民調節產期,台中縣后里、新社等主產區可採收面積增加,本月份可採收面積較上月增加 19 %,預測產量 292 千打,較上月份 239 千打,增產 22 %;與上年同月份 308 千打比較,因採收面積較上年同月份減少 6 %,減產 5 %。本月份主要產地在苗栗縣三義,台中縣后里、新社、彰化縣田尾、北斗,嘉義縣阿里山等鄉鎮。
四 . 玫瑰產量比上月份增加 11 %
玫瑰可產期調節周年生產,入冬之後,玫瑰品質較佳,產量增加, 2 月上旬為農曆上元節,且逢西洋情人節,花卉市場需求量增加,農民調節產期,採收量增加。預測本月份產量為 882 千打,較上月份 792 千打,增加 11 %;與上年同月份 1,174 千打比較,因採收面積較上年同月份減少 19 %,減產 25 %。本月份主要產地在苗栗縣大湖、公館,台中縣新社、豐原,彰化縣溪州、永靖、田中,南投縣埔里、草屯、國姓,嘉義縣新港等鄉鎮。
五 . 文心蘭產量比上月份 增加 2 %
國內文心蘭栽培已遍及各縣市,近年來由於業界利用溫差調整文心蘭產期,穩定產量及品質,成功外銷日本,外銷量已占國內生產量約 60 %。文心蘭適宜生育溫度約在攝氏 25 至 30 度間,入冬之後,氣候轉冷涼,中部地區 文心蘭 生育受影響,產量減少,但 2 月上旬為農曆上元節,且逢西洋情人節,花卉市場需求量增加,農民調節產期,採收量略增。預測本月份產量 301 千打,較上月份 295 千打,增產 2 %;與上年同月份 214 千打比較,增加 41 %。本月份主要產地為台中縣后里、新社、東勢,南投縣埔里、草屯,雲林縣斗南,嘉義縣大林,台南縣玉井、歸仁,高雄縣美濃、旗山、大寮與屏東縣里港、竹田等鄉鎮及台中市大坑等地。
98年2月主要切花生產預測

肆 . 97/98 年期裏作雜糧
一 . 紅豆產量較上年同期增產 22 %
台灣地區紅豆栽培因春夏作產量不穩定且品質不佳,不符經濟價值,主要以秋冬裏作為主;栽培地區集中在屏東、高雄、台南等三縣,其中又以屏東縣種植面積最多,占總面積八成左右,另雲林、嘉義縣亦有零星栽培。
依農情調查資料顯示,本( 97/98 )年期裏作 紅豆種植面積因受上年產地價格上揚之影響,農民種植意願提高 ,因此 收穫面積將較上年同期增加 8 %,加以本年期紅豆生育期間氣候平順,單位面積產量增加,預估每公頃產量 2,268 公斤,較上年同期增加 14 %; 預測本年期紅豆總產量 8,566 公噸,較上年同期作 7,001 公噸增產 22 %,若與 近 3 年同期作平均 6,960 公噸比較,則增產 23 %。
二 . 甘藷 比上年同期增產 32 %
台灣甘藷之栽培遍及各縣市, 由於近年來甘藷之營養價值廣泛被醫學界及食品營養專家所肯定,消費量逐年增加。 97 年 2 期作(秋作)甘藷生育期間因受 6 月豪雨、 7 至 10 月間數個颱風影響,產量減少,產地價格提高,農民種植意願提升。 97 /98 年裏作甘藷種植面積為 3,565 公頃,較上年同期作 3,004 公頃,增加 19 %,單位面積產量較上年同期增加 11 %,預測總產量 8 萬 9,216 公噸,比上年同期作 6 萬 7,620 公噸,增產 32 %,若與近 3 年同期平均產量 7 萬 5,396 公噸比較,則增產 18 %。
97/98 年期裏作雜糧產量預測
|
項 目 |
97/98 年期 裏作產量預測 ( 公噸 ) |
與上年同期產量比較 |
與近 3 年平均產量比較 |
||
|---|---|---|---|---|---|
|
產 量 ( 公噸 ) |
產量變動率 ( % ) |
產 量 ( 公噸 ) |
產量變動率 ( % ) |
||
|
紅 豆 |
8,566 |
7,001 |
22 |
6,960 |
23 |
|
甘 藷 |
89,216 |
67,620 |
32 |
75,396 |
18 |
資料來源:農糧署企劃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