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內容區

98年農委會推動企業團體認養造林記者會紀要

林務局造林生產組  葉名容

  為貫徹「綠色造林計畫」 8 年 6 萬公頃的目標,農委會擴大民間參與造林途徑,於 98 年 5 月 26 日訂定發布「企業團體認養公有土地造林管理規範」,該機制是透過公開徵求的程序,邀請企業團體參與認養造林。另透過啟動該機制,預計今年將推動 150 公頃的公有土地,提供企業投入認養造林,此將可增加台灣的森林覆蓋率,亦可呼應企業社會責任。

  為加速推動綠色造林計畫,並對外宣告新發布的企業團體認養造林機制,農委會於 7 月 15 日(五)假記者招待室辦理記者會,由林務局顏局長仁德代理胡副主任委員興華主持。顏局長表示,「企業團體認養公有土地造林管理規範」主要宗旨是鼓勵企業團體認養公有土地無償新植造林及撫育林木,該機制經由土地管理單位評估可供認養的土地後,對外公開徵求認養單位,讓有意願認養且最低資本額或財產總額達 1 千萬元的企業團體可以進場參與;而認養的土地因考量造林規模,其最小面積應為 0.1 公頃。

  顏局長仁德也說明有關認養造林的程序,如申請認養的單位為 1 個,可由土地管理單位審查同意後,簽訂認養造林契約。申請認養單位如有 2 個及以上的情形,則由評審小組以評選方式來決定。認養造林期間一般為 3 年,如果企業團體認養成效良好,可再與土地管理單位續約。此外,如果有企業表示僅提供資金的情況,則可另由雙方訂定契約規範。

  記者會中,台灣電力公司、台塑關係企業、光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陸軍步兵學校、陸軍軍官學校、台大實驗林及苗栗縣政府等已先行認養及提供造林地的企業、機關等代表在會場熱烈交換造林心得,分享認養造林的經驗。農委會身為林業的中央主管機關,更見證企業團體與土地管理單位共同簽署 i-Tree 認養造林同意書儀式,象徵政府與企業共同攜手保護台灣。

  森林能提供水源涵養、水土保持、減少二氧化碳和生態保育,更是攸關這塊土地能否長治久安,植樹造林之重要性著實不言可喻!農委會由衷希望: i-Tree 只是一個啟動的開始,在接下來的 30 天、 1 年、 5 年、甚至更長遠的時間裡,國內的民間企業及團體都能身體力行,為台灣種下象徵希望和未來的樹苗。

  農委會最後強調,「政府資源有限、民間力量無窮」,為加速實現這項目標,農委會鼓勵企業界朋友一同推動「 i-Tree (愛樹)運動」,投入認養公有土地造林的行列,一方面可讓企業以伙伴關係回饋地方、服務地方,另一方面亦可加速營造台灣的森林新風貌。農委會自 97 年度起陸續協助企業團體認養公有土地造林的面積已達 96 公頃,今年除台灣電力公司已認養苗栗縣境內 23 公頃及陸軍步兵學校 30 公頃外,預估尚可再推動公有土地 150 公頃,俟超過 200 公頃皆獲得認養後,將可減少 2,000 噸的 CO 2 ,未來持續透過各界踴躍參與,將可讓台灣福爾摩沙美名再度揚名國際!

  有關「企業團體認養公有土地造林管理規範」詳細規範內容可上林務局網站 / 資訊與服務 / 林業法規一覽 / 造林生產類項下查詢(網址: http://www.forest.gov.tw/lp.asp?CtNode=1799&CtUnit=11&BaseDSD=7&mp=1&xq_xCat=5 )。另,認養造林資訊則可上本局「一生一樹綠色家園」網站 / 森情好姻緣(網址: http://lifetree.forest.gov.tw/lp02.asp )。

記者會主題:企業i-tree,台灣更美麗(林務局/提供)

記者會主題:企業 i-tree ,台灣更美麗(林務局 / 提供)


林務局局長顏仁德(中)與各認養造林的企業及團體一同宣示啟動「企業i-Tree,台灣更美麗」之綠色造林願景(胡志宜/攝)

林務局局長顏仁德(中)與各認養造林的企業及團體一同宣示啟動「企業 i-Tree ,台灣更美麗」之綠色造林願景(胡志宜 / 攝)


林務局和與會來賓共同簽署認養造林同意書(陳仲賢/攝)

林務局和與會來賓共同簽署認養造林同意書(陳仲賢 / 攝)

本網站刊載之「農政與農情」其所有內容,包含文字、圖像等皆可轉載使用,惟須註明出處。
  • 回上一頁
  • 98-08-20:11,6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