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內容區

專案農貸帳務管理系統簡介

農業金融局  張天維

. 前言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業金融局(以下簡稱農金局)為加強辦理政策性專案農業貸款(以下簡稱專案農貸),協助農漁民及農漁企業順利籌措經營所需資金,落實政府照顧農漁民之政策, 94 年度完成專案農貸項目由 36 項整併為 12 項,並委由全國農業金庫(以下簡稱農業金庫)建置專案農貸相關報表網際網路申報系統,將農漁會原以書面方式申報之報表改採網路申報方式,以節省農漁會作業時間及成本,有效提升行政效率。惟為加強專案農貸之稽核與管理, 95 年起進一步規劃並建置資訊系統以處理農貸歸戶、利息差額補貼相關作業自動化及加強農貸控管警示、管理查核等機制,並強化專案農貸相關資料之即時性,以落實執行效率。 ( 專案農貸系統網址 :https://www.agribank.com.tw/ ,由農漁會交流網進入 )

. 專案農貸帳務管理系統規劃及建置過程

  「農漁會專案農貸帳務管理資訊系統整合」係過以「財務、顧客、內部流程、學習成長」等 4 構面系統化思考,建構策略目標及其績效衡量指標 ( 詳如表 1) 。 95 年由農金局「農貸帳務管理系統規劃」科技計畫委託規劃推動「農漁會專案農貸帳務管理資訊系統整合」第一階段規劃工作,歷經半年,完成 20 餘場次會議與 40 餘家農漁會經辦機構、農漁會資訊中心之需求確認,釐定專案農貸帳務管理資訊系統具體規劃。

表 1 「專案農貸帳務管理資訊整合」各構面策略目標與績效衡量指標

構面

策略目標

績效衡量指標

財務構面

鼓勵農漁會各資訊單位參與以降低建置成本。

1. 規劃出適當補助款比例以降低政府支出並鼓勵參與規劃與後續系統建置。

2. 規劃 95 年補助建置資訊系統之各項作業成本明細。

資訊自動化處理強化農貸額度控管。

1. 藉由資訊系統之自動化處理與即時特,使農貸額度控管機制更加符合公平合理及分配作業程序具有可追溯性。

2. 要求每日的貸放額度使用狀況即時呈現。

3. 隨時可提供預算額度調度預警訊息。

補貼息發放與稽核管理系統化。

1. 精準計算政府補貼息的年度預算額。

2. 對於逾期 6 個月放款未能正常還款或繳息者,有效控管補貼息發放與查核。

顧客構面

簡化每月人工申報作業流程。

1. 農漁會人工申報月報表由系統自動產出,節省經辦機構作業時間成本。

2. 透過專案農貸資訊系統有效的管理查詢申貸進度,以增加對專案農貸實際申貸狀況的了解。

3. 有效控管每一農漁民專案農貸申貸額度限額控管及每一農漁會信用部所承作的額度情形。 ( 歸戶管理機制建立 )

農貸利息差額補貼作業系統化。

1. 建構單一標準系統化的利息差額補貼計算系統。

2. 農業金庫為專案農貸主控利息差額補貼計算單位,系統化計算發放補貼息。

3. 縮短利息差額補貼請領時間。

內部流程構面

建構農貸控管警示及管理查核機制。

1. 建構即時性主管機關額度控管表報。

2. 建構即時性主管機關補貼息管理表報。

3. 建構即時性主管機關查核管理表報。

4. 減省管理查核之人力負荷。

有效專案農貸帳務勾稽策略。

1. 釐定配合農貸要點的會計帳與放款帳科子目的轉換格式,供各農漁會資訊中心程式調整。

2. 農貸帳務有關的管理資料,各農漁會資訊中心以每日批次傳出至農業金庫資料庫彙整。

系統化取代人工作業。

1. 專案農貸申請採用線上交易方式進行。

2. 由 5 家農漁會資訊中心以批次作業將人工月報表作業、補貼息作業,透過資料傳輸方式上傳或下載資料,由系統取代人工作業。

學習成長構面

提供農漁會農貸作業人員教育訓練。

1. 定期視業務及預算需要,舉辦局部或分區的專案農貸資訊系統管理教育訓練。

2. 對於專案農貸系統開發鼓勵農漁會資訊中心人員參與,以深耕技術承傳經驗。

  第二階段系統建置工作自 96 年起,補助 5 家農漁會資訊中心、 5 家農會自設電腦單位及農業金庫共同參與「專案農貸帳務管理系統開發建置」,於 97 年 1 月 1 日 起上線使用。專案農貸之核貸、動撥及還款作業等資料,各農漁會經辦單位透過 5 家資訊中心及自設電腦主機農會之主機系統,每日經由資料交換,將農漁會農貸帳務資料傳送至本系統作業平台,至各行庫經辦機構則透過農業金庫農漁會交流網內之「農貸服務網」上網執行相關交易。

  「專案農貸帳務管理資訊系統整合」為農業金庫、農漁會資訊中心及農漁會共同合作自行開發系統平台成功案例,歷經一年開發及驗正, 97 年起精確計算補貼息發放及貸放額度控管有效性。表 3 為「專案農貸帳務管理資訊系統整合」之三階段 ( 規劃、建置、上線 ) 執行步驟說明。

表 2 「專案農貸帳務管理資訊系統整合」之三階段執行步驟

執行步驟三階段

重要具體事蹟

95 年系統規劃階段

政策執行策略:

1. 規劃優先順序

2. 重視基層意見

3. 把握公平合理原則

4. 爭取基層了解支持

5. 良好溝通與行銷

6. 發現問題並修正

1. 95 年起農金局以科技計畫委託專業顧問團隊規劃「農貸帳務管理系統」之規劃報告,以提供政策性農業專案貸款之農貸歸戶、帳務勾稽、利息差額補貼相關作業自動化及加強農貸控管警示、管理查核等機制。

2. 規劃期間成功的將 5 家農漁會資訊中心、農業金庫及北中南各區域取樣 40 餘家辦理農貸業務績效良好農漁會信用部納入共同參與,並舉辦近 20 於場次規劃與溝通說明會議,及 2 場次之農貸資訊整合技術研討會議,獲整合單位共識及組織學習。

96 年系統建置階段

政策工具使用:

1. 誘因性:提供補助款鼓勵其參與。

2. 學習性:農漁會資訊中心資訊技術彼此交流觀摩,有效提升技術層次。

1. 95 年所規劃成果經過農金局評估獲得同意,據以作為建置階段建置藍圖。

2. 96 年度農金局以藍海策略補助 5 家農漁會資訊中心、 5 家農會自設電腦單位及農業金庫共同參與開發農貸帳務管理系統建置開發,將農貸業務與資訊技術成功整合運用,並創造「農漁會資訊共同利用」成功案例。

97 系統轉換及上線階段

政策績效評估:

1. 有效性測量

2. 缺失改進計畫

1. 97 年 1 月 1 日 起上線使用,上線使用後可有效控管專案農貸各項貸款額度,自動產製工作月報及差額補貼息計算表,減少人工填報與製表工作負荷,大幅提升工作月報之正確性、差額 補貼息之一致性 、 提高系統 即時性及帳務相互勾稽功能等效益。

2. 開發完成農貸服務網交易功能,共計 77 項;完成各式報表開發,共計 72 張。開發完成農貸伺服器批次作業功能,共計 18 項;開發完成檔案交換平台伺服器端及用戶端軟體功能,共計 6 項。

3. 上線農漁會共計 284 家,上線專案農貸放款帳戶數約 180,000 戶;辦理種子教師訓練北、中、南 3 場,共計 7 人次;農漁會、行庫經辦機構、農業金庫專金部輔導員教育訓練,北、中、南 24 場,共計 457 人次。

. 專案農貸服務網表報功能使用與申請

  各縣市政府及主管機關可洽農金局申請使用者帳號;各農漁會可向農業金庫申請使用。主管機關所呈現畫面,可清楚知道每日專案農貸申請額度與動支狀況及各類管理表報使用;農漁會及經辦機構則可清楚知道申請貸放進度狀況及申報表報資料;農業金庫則為專案農貸額度控管、計算補貼息及管理表報產製角色。

為因應主管機關業務管理之需求,除現行各項報表外,並加強以下功能:

( 一 ) 新增報表功能

1. 經辦機構各項貸款各項狀態統計表。(單日及區間、各項狀態之戶數金額)

2. 工作月報統計表增加表 8─ 政策性農業專案貸款縣市別統計表。(各項貸款類別統計)

3. 天然災害分級統計表。(區分 4 級統計)

4. 經辦機構餘額、當月承作額。

5. 經辦機構逾期超過 6 個月放款及催收款。

6. 經辦機構當年度貸放累計。

7. 資本支出 / 週轉金統計表。

( 二 ) 查核管理之表報

1. 農委會及縣市政府(依轄區)查詢及查核功能。

2. 『年度政策性農業專案貸款查驗表』(提供農金局及農業金庫輔導員實地查核使用)。

3. 各貸款項目貸放餘額經辦機構排名。

4. 各貸款項目貸放餘額縣市排名。

5. 逾期超過 6 個月貸放金額及催收款經辦機構排名。

6. 農貸申請案件明細表。(依區間、貸款類別、縣市別、鄉鎮別、經辦機構、農漁會別)

7. 經辦機構貸放餘額明細表。(依貸款項目別)

8. 專案農貸執行情形。(年度貸放情形、累計貸放情形、貸放餘額、利息補貼之統計)

9. 當日交易紀錄報表。

10. 當日異常交易報表。

( 三 ) 補貼息之管理表報

1. 經辦機構利息差額補貼明細表。

2. 差額補貼息申請書列印。

3. 農業發展基金貸款利息差額補貼明細表。(依區間、貸款項目小計、縣市合計)

4. 農業天然災害低利貸款利息補貼明細表。(依經辦機構、縣市、貸款子目小計)

5. 畜牧污染防治利息補貼明細表。(依經辦機構、縣市小計)

( 四 ) 額度控管之管理表報

1. 年度農業發展基金貸款項目額度分配表。

2. 農業發展基金貸款項目額度使用概況表。

3. 專案農貸申請案件統計表/明細表。(申請中、等待額度、已核貸、已動撥、收回)

4. 借款戶之專案農貸歸戶查詢。(已申請額度、已核貸額度、已動撥額度、已申請未動撥額度、逾期 6 個月貸放金額等)

. 專案農貸帳務管理系統化後之效益

  97 年專案農貸帳務管理系統 上線使用後,有效控管專案農貸各項貸款額度,自動產製工作月報及差額補貼息計算表,減少人工填報與製表工作負荷,大幅提升工作月報之正確性、與差額補貼息之一致性,提高系統即時性及帳務相互勾稽功能等效益。

( 一 ) 額度控管與各資訊中心實際貸放資料連結,使額度使用情形更為即時、精確。

( 二 ) 所有農貸案件皆透過檔案交換方式傳送至農貸系統,管理決策單位可即時掌握最新、最正確之專案農貸資訊。

( 三 ) 逾期超過 6 個月案件由月底餘額改為每日餘額,使逾期計算更為精確。

( 四 ) 工作月報自動產製、補貼息自動計算,減少人工填報錯誤資料,並減少人工填報及核對之人力。

( 五 ) 強化專案農貸個人歸戶與額度限額控管。

( 六 ) 透過農業金庫及各資訊中心人員協同作業完成本案之開發, 為資訊業務合作建立新模式。

( 七 ) 提供主管機關、縣市政府相關管理單位即時農貸帳務管理表報資訊,以利專案農貸業務推動。

. 結語

  本系統在農業金庫、各農漁會資訊中心、農漁會資訊單位及參與人員大家共同合作努力下,從參與系統規劃、系統建置到最後上線後的資料驗證,以不屈不撓的精神成功地完成專案農貸帳務管理整合,盼秉承此一成功整合默契再接再厲,共同為農漁會福祉及資訊整合再創佳績。

本網站刊載之「農政與農情」其所有內容,包含文字、圖像等皆可轉載使用,惟須註明出處。
  • 回上一頁
  • 98-08-20:15,0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