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內容區

辣椒新品種「種苗亞蔬2號」簡介

種苗改良繁殖場  郭宏遠‧楊佐琦‧陳國雄
亞洲蔬菜研究發展中心  謝雪琴

一. 前言

辣椒( Capsicum annuu m L. )屬於茄科( Solanaceae )番椒屬( Capsicum ),起源於新大陸的熱帶和亞熱帶地區,依據植物分類,計有 30 種 (Species) 之多,其中主要的 5 個較常見的栽培種為 C. annuum C. frutescens C. chinense C.baccatum C. pubescens 等。哥倫布在 1493 年發現新大陸後,將辣椒帶到西班牙,接著於 1548 年傳入英國, 16 世紀中葉傳遍中歐各國, 1542 年傳入印度和日本,然後傳入東南亞各國和中國大陸,成為世界各地人民在日常生活中重要的香辛作物。

辣椒在世界各地為普遍栽培之作物,可供鮮食、醃漬、涼拌或製成辣椒乾、辣椒粉、辣椒醬等加工品,所需之品種各有不同。以朝天椒為例,由於朝天椒的辣度強,顏色較鮮豔,因此在製作辣椒醬或提昇辣味之料理使用上較多。

二. 育成經過

朝天椒新品種「種苗亞蔬 2 號」係亞蔬中心與本場以紅色朝天椒、抗病毒病及耐炭疽病為目標而育成之新品種。於民國 93 年由亞蔬中心育成之 9848-4996 (朝天中果形辣椒)為母本,與 0442-57 (朝天小果型辣椒)為父本雜交所得之雜交一代品種。本組合分別於 94 年夏季 23 個品系之觀察試驗、 94 年秋季 18 個品系之初級品系比較試驗及 95 、 96 年 2 個品系之高級品系比較試驗中晉級入選。 96 年秋季 -97 年春季分別在本場、亞蔬中心、嘉義縣義竹鄉及嘉義縣六腳鄉進行區域試驗,並於此期間,同時進行抗病性檢定、重要化學成分分析及種子生產等試驗。於民國 98 年 6 月 5 日通過植物品種權審議,正式取得植物品種權,品種名稱為「種苗亞蔬 2 號」。

三 . 品種特性

( 一 ) 植株在第 1 節位分叉,以二分叉為主,偶有三分叉出現,第一節位以下分枝性強,栽培時需作整除腋芽的工作。

( 二 ) 植株除了第 1 節位外,以後每節以二分叉生長,每分叉的枝條生長勢平均,分枝性強 , 偏向停心型或部分半停心型的生長勢,因此果實結果期較集中,有利於果實採收期集中。

( 三 ) 果實形狀狹長、皮薄、微皺,充滿種子,不易裂果。

( 四 ) 果實具高辣度、高油分和高紅色值等,可作辣椒食品高級添加成分。

( 五 ) 植株田間表現抗病性強,具多種抗病基因,經接種檢測抗病性,為強抗 CMV( 胡瓜嵌紋病毒病 ) 、 PVY( 馬鈴薯 Y 病毒病 ) 並中感 ChiVMV( 辣椒脈斑駁病毒病 ) 、 BW( 細菌性萎凋病 ) 和 PB( 疫病 ) 之抗病品種。

( 六 ) 田間觀察 具有耐炭疽病特性,在高溫、多濕且多颱風的夏季可栽種或採收,採收時若作密集採收 ( 每一個禮拜一次 ) ,可免除果實耐炭疽的漫延感染。

( 七 ) 一般春播或秋播苗期大約 1 個月的時間可移植田間,第 2 節開花期,約定植後 21 天,之後每 3 ~ 5 天往上一結開花,從播種到採收生育日約 115 ~ 120 天;但早春或晚秋進行種植時,苗期可長至 40 ~ 50 天,第 2 節開花期約定植後 40 ~ 50 天,從播種到採收生育日約 140 ~ 150 天。

( 八 ) 田間耐熱性與抗病性強,並果實採收後,再生性強,可成為周年栽種採收之品種。

四. 栽培要點及注意事項

(一) 種植適期:全年均可播種,但仍以春作及初秋較為 土為適,土壤酸鹼值以 pH5.5~6.8 最佳 。

(二) 土壤選擇:根系發達, 栽培實應選擇土層深厚,而排水佳砂壤土或黏壤土 。

(三) 播種量:種子千粒重為 5.8 公克,每公頃種植約 25,000 ~ 35,000 株,並利用穴盤育苗,移植存活率較高。

(四) 栽培密度:適宜 1.5 公尺 畦寬兩行植,以行距 x 株距 50 公分 x45 公分 或 50 公分 x 50 公分 為最經濟且容易管理。

(五) 栽培方式:必須立支架栽培,可以傳統 90 ~ 100 公分 短竹竿支撐;或每隔 2-3 公尺 以竹竿為椿,張菊花網固定,並隨植株高度調整。

(六) 整枝方式:定植約 1 個月後,第一分叉以下的側芽都完全萌發後,必須完全摘除,否則會影響往後之生長勢及植株內部之通風性,藥劑防治不易,所結果實也較小。

(七) 施肥量與施肥法:基肥推薦用量每公頃約 4 ~ 10 公噸有機肥,台肥 43 號複合肥 80 公斤 ,於整地時全面撒施。追肥時則每隔 21 天施追肥 1 次,第 1 次可施用台肥 1 號複合肥 90 ~ 120 公斤,後續使用 43 號複合肥 160 ~ 200 公斤,同時在施肥前 1 天灌水。每公頃施肥量應視土壤肥瘠,氣候變化及作物生長情形與以增減,施肥法可按一般番椒肥培管理推薦量施加。

(八) 採收:果實可於綠熟轉色或紅熟時進行採收。

(九) 病蟲害防治:請參照農委會植物保護手冊所推薦的藥劑、濃度及時期施用。

五. 推廣與展望

辣椒為重要之辛香佐料,國內栽培地區以中南部為主,依據農糧署農情報告資訊網( http://agr.afa.gov.tw/afa/afa_frame.jsp )資料顯示,民國 96 年全年栽培面積為 1,172.94 公頃 ,總產量為 8,153.4 公噸。最大產地為屏東縣( 262.62 公頃 ),接著依序為嘉義縣( 285 公頃 )、高雄縣( 135.74 公頃 )、台南縣( 123.45 公頃 )和南投縣( 109.09 公頃 )。番椒的病蟲害繁多,舉凡青枯病、細菌性斑點病、白粉病、疫病、病毒病、白絹病、蚜蟲、螨類、薊馬等。尤其在春夏高溫多雨之季節,各種病害交相發生嚴重,而辣椒果實容易罹患炭疽病,發生在果實綠熟及紅熟期,常在農民即將採收或採收後貯放時,才明顯發生病徵,而造成農民重大之損失。因此,若能育成抗病之品種,將能降低藥劑防治之頻率,增加產量,也保障消費者食用上之安全。 一般朝天辣椒生長喜性溫熱氣候,遇冬季冷涼氣候時,生長緩慢,或果實無法轉色,適合種植時間大多以 2 月播種, 6 ~ 10 月採收 ; 或 7 月播種 10 ~ 2 月採收,若要週年生產,需選擇可延續採收品種。種苗亞蔬 2 號所具有的耐濕、耐熱、抗病毒病( CMV 及 PVY )、耐炭病,具有可作長期栽種和採收的特性,可推薦為週年生產的品種。

品種特性照片

圖1 種苗亞蔬2號生育及結果情形

圖 1 種苗亞蔬 2 號生育及結果情形

圖2 種苗亞蔬2號生育及結果情形
圖2 種苗亞蔬2號生育及結果情形
圖3 種苗亞蔬2號果實鮮紅亮麗,符合市場需求
圖 3 種苗亞蔬 2 號果實鮮紅亮麗,符合市場需求
圖4 種苗亞蔬2號果實鮮紅亮麗,符合市場需求
圖4 種苗亞蔬 2 號果實鮮紅亮麗,符合市場需求
圖5 種苗亞蔬2號果實鮮紅亮麗,符合市場需求
圖5種苗亞蔬 2 號果實鮮紅亮麗,符合市場需求

圖6 種苗亞蔬2號果實鮮紅亮麗,符合市場需求
圖 6種苗亞蔬 2 號果實鮮紅亮麗,符合市場需求

本網站刊載之「農政與農情」其所有內容,包含文字、圖像等皆可轉載使用,惟須註明出處。
  • 回上一頁
  • 98-08-20:59,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