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內容區

在地深耕 平和再生 --彰化縣大村鄉平和社區—

水保局南投分局   丁振章‧莊皓雲‧彭心燕

  平和社區,一個座落於彰化八卦山脈下傳統而古意盎然的農村,每到冬天水稻休耕季節時,遼闊的田野種植了大波斯菊、向日葵、小油菊、黃波斯菊、百日菊等,在花開期間,一朵朵的小花散布在綠油油的田畝間,一大片黃澄澄的波瀾,恰似黃金花海。平和社區特別珍惜這大地所賜予不平凡的資源,並賦予她動人的名稱--「黃金花鄉平和村」。

  平和社區早期以種植水稻為主,而磚窯、草蓆編織等亦象徵平和社區曾擁有的傲人產業。就如同大多數的農村一樣,平和社區也面臨了人口外移、高齡化、公共休閒設施不足等問題。但在投入農村再生之後,平和帶著過去的驕傲與回憶,努力投入社區軟硬體的營造,不只是為了讓平和在外發光發熱,更重要的是,讓下一代能以平和為榮,希望能對所居住的農村產生情感,進而延續對這塊土地的盼望與熱愛,凝聚居民共識並開啟共同參與的新契機,在農村再生理念注入後,讓百年的平和社區有了在自己土地上當家作主的機會!

  在社區與水土保持局共同努力深耕下,居民透過參與式僱工購料計畫及農村再生培根課程,除了營造出社區紅磚入口意象、夕照平台、何家花園、桃花園、汪厝公園及紅磚綠廊自行車道等農村景觀外,更將平和的產業、平和的美好向外界大聲的宣告,希望能夠讓更多人認識並瞭解平和社區,享受台灣農村美好且純樸的一切。


醜小鴨變天鵝 女大十八變

  現在騰飛優美的天鵝,在當初可也僅是一隻沒人看得上眼的醜小鴨,幸好平和社區這個充滿活力的醜小鴨清楚自己的潛力,知道自己未來所要追求的,她為了蛻變成美麗天鵝,付出了多少努力是不為大家所瞭解的。就讓我們來揭曉她神秘的面紗,窺其蛻變的歷程。

  醜小鴨練習起飛階段,並沒有絢麗的外表,有的只是髒亂的窳陋空間;此外,醜小鴨沒有國際級的美姿美儀老師作長期規劃及專業引導,相關的農村大改造花費了相當長的一段時間才醞釀發酵。為了加速變成美麗的天鵝,經由水土保持局輔導社區發展協會重要幹部成立了農村再生促進會,並且擬定了發展構想: 1. 紅磚藝術入村 2. 家家戶戶是花園 3. 一鄰一景點,這 3 個項目皆由醜小鴨獨立自行僱工購料改造,展現她積極改造的決心。

第一變──紅磚藝術入村

  醜小鴨整理了自己身上羽衣的亂羽後,發現她原本的紅羽毛是那麼有特色。那紅羽毛就是原本社區內重要的產業,製磚。

  平和社區以紅磚做為營造社區的素材,並整合現有農村三合院聚落及其他閒置空間,將醜陋的外表、窳陋空間及閒置場域換毛修容,創造出具有特色的農村聚落風光,同時也提供社區居民及遊客休憩活動之場所。美麗的絨羽總要有舞台展現,社區內聖瑤東路,就是展現美麗紅羽毛的最佳景點,除了放置近 3 年全國高中職砌磚比賽的成果,更有代表步步高升的「展翅」與「登窯」、充滿農村時節變化的「春耕」、「夏耘」、「秋收」、「冬藏」、「童趣」等等磚牆。醜小鴨的紅羽毛衣裳,讓她得到了「紅磚藝術村」的美名。遙看紅磚的歷史,其實平和社區不僅僅傳承了文化和歷史,更兼具教育的意義。

第二變──家家戶戶是花園、一鄰一景點

  恢復自信的醜小鴨,除了美麗的衣裳外,她想要裡裡外外的完美。自 97 年農委會水土保持局選定平和社區為農村再生試辦區域,社區為執行農村活化的理念,每年選定參與度高且願意將居家窳陋空間加以改造的居家,進行自家門前景觀改善,創造處處是花園的農村意象,改善聚落整體景觀美質。除了家家戶戶都擁有後花園外,企圖心更大的醜小鴨想要每一鄰都有一個 5 星級的景點,讓人來到平和,不管走到哪都彷彿走到了世外桃源,久留無法忘卻。目前已經完成了 50 處的美麗小花園、 6 鄰的豪華景點,未來希望藉由美姿美儀老師──農村再生先期規劃總體營造,醜小鴨能夠徹底且持續的改造裡裡外外,消除窳陋區、增進美質並提升居民之向心力。終於,醜小鴨又朝著變美麗天鵝之路大幅前進。


第三變──永恆的美麗

  平和社區這隻聰明的醜小鴨為了飛得高、飛得久,她做了許多準備。除了社區大變身的改造之外,還未雨綢繆的設置了花樹銀行,提供社區內花草植物補植。所有社區的小花園、大景點都由居民自行維護全面的花草植栽,但仍然需要養護或育種的苗圃,成立花樹銀行,就是為了補充社區內植栽之損耗。而栽植的種類乃針對社區特色的花草植物,選擇具有代表性與象徵意義者,提升社區特有之指標性意象。目前經由社區發展協會開會討論社區代表性花卉為「圓仔花」,象徵社區如圓仔花般堅忍不拔、能夠戰勝困境;爾後社區更會討論出適合社區代表的樹種,讓社區居民的心藉此能更有凝聚力。

  花樹銀行分成了 2 個主要區域,一區為「育嬰室」,主要是生產草皮、花苗、樹苗,提供社區綠美化之用途;另一區稱為「保健室」,專門用來養護社區淘汰的樹苗,或者收留移植等待有緣人的二手大樹。花樹銀行的設立,成功為平和社區這隻已經變成天鵝的醜小鴨創造了永恆的美麗。

攜家帶眷憶兒時 親子溫馨享同樂

  變身後的平和社區,延續著傳統,在每年年頭元宵節舉辦「平和燈節──千燈納福」千人提燈籠慶元宵的活動,利用節慶活動提著「鼓仔燈」,共同找回兒時記憶,同時享受親情的歡樂,賦予元宵更溫馨的意義,也因此增添社區之間互動的情誼。在年中端午、中秋、重陽節舉辦社區居民包粽子、中秋賞月與敬老歌唱大賽等活動,車水馬龍熱鬧非常。而其中又以每年國曆 12 月中旬所舉辦的「千人焢窯大會」活動最為盛大,將聖瑤西路以西收割後的廣大農地,加入以前傳統農村的活動「焢窯」,並且結合社區紮稻草人、放風箏、產業展銷等活動,廣受社區居民喜愛,同時也吸引外地遊客紛紛報名參加,攜家帶眷一起重溫兒時農村回憶、並享受親子歡樂的時光。

千里一線牽 百年萬分情

  記得白蛇傳裡有一句台詞「十年修得同船渡,百年修得共枕眠」,令人印象深刻。原來要造就人類的緣分是要這麼多年的修行啊!但令人驚喜地,在平和社區裡,卻親眼見證原來努力是可以造就緣份的。

  平和社區裡有一塊由盧家 63 個人共同持有的土地,百年來因為共業問題,一直荒廢在路邊,成為閒置的窳陋空間。在社區投入農村再生之後,從小據點的環境改善,帶動了整個社區的活絡,為了擴大環境改善的效果,社區決定向盧家的共業挑戰,於是屬於平和的「不可能的任務」開演了!首先,在郭俊銀理事長奔走下,共同持有土地的每個人,為了與社區一同創造未來的理想,一顆一顆千里分散的印章經由牽線,慢慢的烙印在土地同意書上,完成了所有的牽線,終於盧家的生態池公園落成了!

  已經住在盧家超過一甲子的盧順源阿公說:「我看到了 63 顆心結成連理,社區居民 1 條心。現在我每天最重要的事情,就是下午推著孫女阿寶和她的小車出來曬曬太陽。」現在居民都半開玩笑的說這是一座超越 5 星級的公園,在 63 雙眼睛監督下,具有 63 顆星的夢幻綠地,同時也再續了盧家人的百年情緣。

老農捐地祈再生 學童耕讀知感恩

  變身後的平和,居民的團結與宣揚傳統的教育想法,逐漸渲染到整個社區裡,有位已經 75 歲的老農賴文財先生,因為自己的小孩都到外地工作,所以多年來都把家裡 3 分 6 厘的農田委託他人代耕。由於平和社區發展協會極力推廣「耕讀農園計畫」,於是賴文財老先生決定免費提供自己的農田供社區推廣使用。由 76 歲老農何朝棟先生客串講師,向社區內村東國小的學童說明 24 節氣及如何插秧,在現場示範傳統的農夫祈福儀式後,小朋友紛紛捲起褲管走下田插秧,體驗「汗滴禾下土」、「粒粒皆辛苦」;不少人在水田裡玩了起來,在田邊觀看的老農一時技癢,也下田展現插秧的真功夫。

  就連當地信仰中心──聖瑤宮媽祖廟也很支持耕讀農園計畫,現在已經跟社區內的縣立村東國小合作推廣耕讀農園,由國小六年級的同學於春天插秧、夏至耕耘及除草,再由社區協助管理、收成、碾米,分裝給學校的學童當營養午餐。未來收成的白米,有一部分要捐給聖瑤宮分裝成「平安米」、「好孕米」,送給善男信女保平安多子多孫。

社區維護 人人有責

  變成美麗天鵝的平和社區,除了設立花樹銀行外,還為了維持她的美麗環境訂定社區公約,由社區內部相關組織成員共同討論、擬定平和社區之社區公約,包括公共設施、建築物及景觀進行管理維護,以深化社區居民參與,落實社區自主,發揮由下而上之精神。實施社區公約至今,民眾接受度頗高,在條文中有約束條文,但無罰則,社區居民也十分配合,相互約束。

在地深耕 平和再生

  每逢傍晚時分,看著夕陽撒落在平和社區的田野上,縱使夕陽已經西下,還是不禁要讚嘆平和社區的美,而且是美得如此純樸而自然。在水土保持局的輔導之下,平和社區加入了農村再生的行列,在居民共同討論及親身實踐下,以「一鄰一景點、家家戶戶是花園」做為願景,一步步的去實踐屬於平和的農村再生計畫,不但自己動手消除近百個髒亂點,再將本來雜亂的空地變身社區小公園,各戶間還會相互比較、發揮自家的創意來營造後花園,讓農村閒置空間、農舍活化再利用。

  慢慢的會發現,營造優質生活環境是具有傳染力的,剛開始出現不少反對與批評阻力,如今社區居民逐漸意識到家鄉是自己的,都非常極積投入農村再生計畫的討論之中,老人家可排解退休後無聊生活,村民相互聯絡感情也更熱絡了,有些技術或體力的,還可以配合社區僱工購料,賺些工錢來減輕子女負擔,一舉數得。而以前走在路上聞到豬圈的惡臭味、排水溝漂滿的垃圾,都經過社區居民自己的整理改造,可以在小河裡划著小竹筏,有夕陽落日陪伴更顯得愜意;固有的紅磚文化也被導入社區景觀,在眾人的巧思七拼八湊之下,當地風俗民情居然都能出現在牆面之上,誰能想像過去這些牆面,都是低劣的噴漆和五顏六色的小廣告,現在這些磚塊,拼出了藝術也拼出了平和社區的農村特色。

  「農村再生」計畫不僅可立即增加就業機會,協助農村結合休閒產業轉型發展,吸引出外工作的子弟回流,更可讓老舊的農村景觀煥然一新,如果反對者能瞭解這對產業與人口嚴重外流鄉村的重要性,或許就能轉而支持,希望所有人都能來平和社區走一走,聽聽平和的聲音,看看平和的成果。平和變窈窕淑女了,也希望讓所有農村能夠變身成功。

本網站刊載之「農政與農情」其所有內容,包含文字、圖像等皆可轉載使用,惟須註明出處。
  • 回上一頁
  • 99-08-25:16,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