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年8月(第218期)
99年8月主要農作物生產預測
農糧署 廖銘清‧謝廉一‧張貞宜‧王鎬杰
壹 . 果品類
一 . 文旦柚比上年增產 17%
文旦柚主要分布在東部、南部及北部地區,以花蓮、台南、苗栗等 3 縣栽培面積最廣,考量加入 WTO 後配額內低關稅之柚子進口會衝擊國內產業,近年來政府已逐年輔導不適栽地區文旦柚果園廢園或更新為其他新興柑橘品種等,以適度調降文旦柚種植面積。本年文旦柚收穫面積雖較上年減少 2% ,但台南、苗栗縣上年遭天然災害影響導致文旦柚落果減產,本年評估產量較上年提升,台北、台東等產區初步預測亦呈增產趨勢;宜蘭、新竹、南投等產區因收穫面積減少與區域性氣候等因素影響呈小幅減產趨勢,花蓮縣單位面積產量評估較去年略增,惟因實施廢園與更新品種,收穫面積減少,致總產量比去年小幅減產。預測本年總產量為 8 萬 2,374 公噸,比上年產量 7 萬 150 公噸,增產 17% ,若與前 3 年平均年產量 6 萬 7,307 公噸比較,亦增產 22% 。
二 . 椪柑比上年增產 16%
台灣栽培的椪柑以高墻柑較多,色澤鮮艷,風味獨特,為台灣重要經濟果樹,但近年來由於毒素病的蔓延,種植面積逐漸減少。本年收穫面積較上年減少 2% ,嘉義、台中、苗栗、台南、雲林、新竹等主產區經初步觀測,生育情形均較去年良好,評估單位面積產量比上年增加。預測本年總產量為 11 萬 3,736 公噸,比上年產量 9 萬 8,179 公噸增加 16% ,若與近 3 年平均年產量 9 萬 6,198 公噸比較,亦增產 18% 。
三 . 柳橙較上年減產 9%
柳橙主要分布在台南、雲林、嘉義及南投等縣,由於風味頗適合國人口味,加上植株生長快速,產量穩定,種植面積逐年增加,於 76 年曾達到 1 萬 6,567 公頃之最高峰,其後因生產過剩,影響國內柳橙價格,導致果農粗放經營、荒廢或廢耕,種植面積持續遞減,至 84 年底僅存 7,844 公頃, 84 至 85 年間因柳橙價格回升激勵,農民重行新植或加強管理,種植面積逐漸增加,至 94 年底再度突破 1 萬公頃以上,為穩定產銷,經持續推動品種更新及廢園轉作措施,以縮減面積,調減產量。本年柳橙因執行廢園轉作,收穫面積比去減少 6% ,另因年初柳橙開花及結果期降雨比正常年少,著果率較差,單位面積產量估計比上年減少,預測總產量為 21 萬 832 公噸,比上年產量 23 萬 1,549 公噸,減產 9% ,若與近 3 年平均年產量 22 萬 6,194 公噸比較,則減產 7% 。
四 . 楊桃比上年增產 4%
台灣種植之楊桃分酸味種與甜味種,酸味種產於彰化八卦山台地,粗放經營,種植面積不多,產品以供加工為主。甜味種則以鮮食為主,經營集約,種植面積較多,主要產區分布在台南、彰化、苗栗、台中及屏東等縣,以台南縣收穫面積占 47% 為最多。楊桃因可以剪枝法實施產期調節,依不同品種在不同期間生產,因此,全年均可生產,近年楊桃因銷售價格低迷,收益不佳,致種植面積逐年減少,果園管理漸趨粗放。本年除台南縣因遭受 3 月 4 日甲仙大地震影響致轄內楊桃落果損失,預估將較上年減產外,其他產區開花結實情形良好,苗栗、彰化、台中及屏東等縣均向上修正單位面積產量,惟因本年收穫面積較上年減少 4% ,修正預測全年總產量為 1 萬 7,589 公噸,比上年 1 萬 6,941 公噸增產 4% ,若與近 3 年平均年產量 1 萬 8,725 公噸比較,則減產 6% 。
貳 . 蔬菜類
台灣地區蔬菜本( 8 )月份進入 99 年 2 期作採收階段,因受到 7 月豪雨影響,部分地區蔬果受損,以西瓜類受損較為嚴重,西瓜較上月份呈減產趨勢,竹筍本月份仍屬採收盛期;另葉菜類中,甘藍因宜蘭、台中及南投地區本月份可採收面積增加,總產量略為增加,至於結球白菜仍因夏季高溫,產量與上月相近,其他短期葉菜可採收面積略減 2% 。預測本月份葉菜類總產量為 5 萬 1,829 公噸,與上( 7 )月份產量 5 萬 1,383 公噸比較,增產 1% ,茲將各類蔬菜生產預測與調查結果分述如下:
一 . 花果類
西瓜可採收面積 418 公頃、總產量 7,327 公噸
本月份北部產區進入尾聲,中南部產區進入 2 期採收初期,再加上 7 月豪雨部分產地因浸水影響,整體可採收面積大幅下降,預測可採收面積 418 公頃,總產量為 7,327 公噸,較上月份產量 2 萬 2,233 公噸,減產 67% ,若與近 5 年同月份平均產量 1 萬 2,589 公噸比較,則減產 42% ;主要產地分布於宜蘭、台東等縣。
二 . 根莖類
(一)竹筍可採收面積 2 萬 2,972 公頃、總產量 6 萬 1,139 公噸
8 月份為各產區竹筍主要產季,北部地區進入採收盛期,預測可採收面積 2 萬 2,972 公頃,總產量為 6 萬 1,139 公噸,與上月份 5 萬 5,395 公噸比較,產量增加 10% ,若與近 5 年同期平均產量 7 萬 539 公噸比較,減產 13% ,主要採收地區以台中以北之苗栗、新竹及宜蘭縣等地區為主。
(二)蔥採收面積 314 公頃、總產量 6,303 公噸
本月份主要產地以雲林、彰化及宜蘭等縣為主,可採收面積較上月份減少 5 公頃,主要係進入夏季,可採收面積減少所致,預測本月份可採收面積 314 公頃,總產量為 6,303 公噸,與上月份產量 6,310 公噸比較,略為減少;若與近 5 年同期平均產量 7,424 公噸比較,減產 15% 。
三 . 葉菜類
葉菜類採收面積 2,516 公頃、總產量 5 萬 1,829 公噸
本月份屬夏季高溫期,西部平地蔬菜主產區可採收面積及產量相對於冬裏作減少許多,本月份葉菜類可採收面積為 2,516 公頃、總產量為 5 萬 1,829 公噸,與上月份 5 萬 1,383 公噸比較,略增產 1% ,主要係宜蘭、台中及南投等縣高冷地區甘藍採收面積開始增加所致,包括甘藍、結球白菜及其他葉菜類等,預測結果分述如下:
(一)甘藍可採收面積 436 公頃、總產量 1 萬 9,607 公噸
夏季期間彰化及雲林產區甘藍可採收面積及單位產量由於受氣溫影響相對偏低,本月份主要產地來自宜蘭、台中及南投縣等高冷地區為主,可採收面積 436 公頃,總產量為 1 萬 9,607 公噸,與上月份產量 1 萬 9,492 公噸比較,增產 1% ;若與近 5 年同月份平均產量 1 萬 9,022 公噸比較,則增產 3% 。
(二)結球白菜採收面積 70 公頃、總產量 2,195 公噸
本月份結球白菜主產區以雲林及彰化縣為主,進入夏季高溫型態,平地產區面積明顯減少,且公頃單位產量亦偏低,預測本月份可採收面積 70 公頃,總產量為 2,168 公噸,與上月份 2,151 公噸比較,增產 2% ;若與近 5 年同月份平均產量 3,393 公噸比較,則減產 35% 。
(三)其他短期葉菜可採收面積 2,010 公頃、總產量 3 萬 27 公噸
本月份主產地為台北、桃園、彰化、雲林、嘉義等縣,可採收面積及可採收量與上月份相較略增,預測可採收面積 2,010 公頃 ,總產量3 萬 27 公噸,若與上月份 2 萬 9,739 公噸比較,增產 1% ;若與近 5 年同月份平均產量 2 萬 7,725 公噸比較,則增產 8% 。
參 . 二期作雜糧及特作
一 . 二期作落花生種植面積與上年同期比較持平
落花生主產地為雲林、彰化及嘉義等地區,一年可種植 2 期作,因常與其他作物輪作,栽培面積常隨輪作作物及前期之價格而變動。估計國內年需求量約為 6 萬 5,000 餘公噸,我國自加入 WTO 後,改採關稅配額開放進口,年進口量約 5,000 餘公噸。
因 97 年 2 期作起,落花生之產地價格良好,最大產區雲林縣種植面積較去年同期略為增加,惟彰化地區部分農民轉作水稻,嘉義地區則因人口老化,部分農民改與販運商契作其他作物或休耕,致該 2 地區種植面積均較上年同期減少。預測本( 99 )年 2 期作落花生種植面積為 1 萬 3,913 公頃,較上( 98 )年 1 萬 3,905 公頃及近 3 年之 1 萬 3,862 公頃比較僅略為增加。
二 . 二期作甘藷種植面積較上年同期減少 1%
台灣因氣候溫暖,各地均可周年種植甘藷,栽培季節可分為春作、夏作、秋作、裏作,主要產地以南部雲林、台南、屏東、高雄及嘉義縣等地區最多,東部之花蓮及台東縣等地區則較少。甘藷早期供為人類的輔助糧食及家畜的混合飼料,近年則以鮮食為主,部分用於食品加工,其營養成分除澱粉、脂肪和蛋白質外,含有豐富的維生素 B 、 C 及 β 胡蘿蔔素,近年來被視為健康食品,廣受消費者青睞。
2 期作甘藷以雲林、彰化及台中地區較多,尤以雲林縣生產面積最大。本年 2 期作種植面積受到產地價格下跌影響,農民種植意願下降,預測種植面積 4,179 公頃,較上年同期 4,225 公頃減少 1% ,與近 3 年同期平均種植面積 4,085 公頃比較,則增加 2% 。
三 . 茶葉比上年增產 6%
台灣茶葉生產,分為春茶、夏茶、秋茶及冬茶,依茶菁採收期間及其產量比例估算,其中春茶與秋茶產量較高。就區域而言,北部茶區老茶園較多,由於近年茶價無法提高,茶園管理粗放,種植面積持續減少;中部茶區多屬中、高海拔新興茶園,生產高級茶,售價較高,茶園生產管理較為集約 。
近年茶樹栽培受到進口茶逐年增加影響,政府採取廢園措施,北部及東部地區因人力老化,管理趨於粗放並減少栽培面積,嘉義縣因上( 98 )年莫拉克颱風,部分山區產地受損,致收穫面積略減。預估本( 99 )年茶樹總收穫面積為 1 萬 4,586 公頃,較上年之 1 萬 4,873 公頃減少 2% ,與近 3 年之平均收穫面積 1 萬 1 萬 5,260 公頃比較則減少 4% 。產量預測方面,因本年各地雨量較充足,茶樹生長順利,單位面積產量增加,預估本年總量為 1 萬 7,780 公噸,較上年產量 1 萬 6,780 公噸,增產 6% ,若與近 3 年平均年產量 1 萬 7,222 公噸比較亦增加 3% 。
肆 . 主要切花
一 . 菊花產量比上月份增產 3%
本月份時序仍屬高溫夏季氣候型態,復以台灣地區以種植秋、冬菊為主,可採收面積 41 公頃,預測產量為 985 千打,較上月份產量 960 千打,增產 3% 。本月份主要產地在彰化縣田尾、永靖,雲林縣林內等鄉鎮。
二 . 唐菖蒲產量比上月份增 產 21 %
唐菖蒲盛產期為 12 月至翌年 2 月,本月份非屬採收主要期間,可採收面積及採收量仍不多,惟與上月份相較仍有增加,預測本( 8 )月份產量 323 千打,較上月份產量 267 千打,增產 21% 。本月份主要產地在台中縣后里、外埔,彰化縣田尾、溪州等鄉鎮。
三 . 玫瑰產量比上月份 減產 16 %
玫瑰可調節產期周年生產,入夏以後,由於氣候屬高溫型態,玫瑰開花速度加快,產量增加,惟品質較差,本月份可採收面積明顯減少近約 40 公頃,預測本( 8 )月份產量為 1,181 千打,較上月份產量 1,399 千打,減產 16% 。本月份主要產地在台中縣新社、豐原,彰化縣溪州、永靖、田中,南投縣埔里、草屯、國姓,嘉義縣新港等地。
四 . 火鶴花產量比上月份 減產 2 %
火鶴花性喜高溫多濕及遮蔭的環境,由於栽培技術進步使得栽培面積迅速增加, 入夏以後,由於氣溫日益炎熱,有利火鶴花生育,可採收面積與上月份大致相同,惟近期溫度偏高,單位產量略減。預測本( 8 )月份產量 396 千打,較上月份產量 404 千打,減產 2% 。本月份主要產地在南投縣埔里,嘉義縣中埔、水上,台南縣柳營、佳里、六甲,高雄縣旗山及屏東縣新埤、萬丹等鄉鎮。
五 . 文心蘭產量比上月份減產 7%
國內文心蘭栽培已遍及各縣市,近年來由於業界利用溫差調整文心蘭產期,穩定產量及品質,成功外銷日本,外銷量已占國內生產量約 60% 。文心蘭適宜生育溫度約在攝氏 25 至 30 度間,本月份高溫遠高於文心蘭生育適宜溫度。預測本( 8 )月份產量 227 千打,較上月份產量 243 千打,減少 7% 。本月份主要產地為台中縣后里、新社、東勢,南投縣埔里、草屯,雲林縣斗南,嘉義縣大林,台南縣玉井、歸仁,高雄縣美濃、旗山、大寮與屏東縣鹽埔、內埔、竹田等鄉鎮及台中市大坑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