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內容區

在地深耕 農村再生-振翅上騰太巴塱 訪.阿山

水保局花蓮分局 余明堂.郝素青

  盛夏,我們的車行,緩緩的從台九線 260 公里處轉入台 11 甲線,帶著都市的塵囂和疲累來到光復鄉-太巴塱部落,這,是阿美族最大的部落。

  當我們通過馬太鞍溪橋及富田橋進入太巴塱部落時,在橋邊映入眼簾的是-努力鼓動著雙臂,招呼我們下車,皮膚黝黑卻笑容滿溢的部落青年-阿山。蕭明山,一個用熾熱的心及堅毅的行動持續建造家鄉的太巴塱青年。身為社區營造員,他這幾年用心的參加水保局的培根訓練,努力學寫計劃,也爭取不少經費,來建設部落的軟硬體,他現在都快上完再生班了。據說每一次社區有任何水保局的課,阿山都努力招呼大家農忙後來一起學習,他相信,知識就是力量,所以只要他一吆喝,每堂課都能高朋滿座!

  步入社區,太巴塱部落的地理分界也就是太巴塱社區的分界,寧靜的太巴塱社區內約有 1,000 戶人家,社區口數近 4,000 人,社區居民集中在富田一街、富田三街、富愛街及富強街所形成之街廓中,近年來社區會同水土保持局花蓮分局一起施作街道綠化,街廓顯得整潔且神采奕奕。社區離光復市區有些路程,所以社區內除了居住外,還有些溫馨的小吃店及傳統的小雜貨店。而聚落外的土地則一直以良質米的生產區聞名,鄰近的山區則是箭竹筍及野菜的農作區,長久以來,太巴塱的土地使用一直遵循祖先的生活方式在維持,因此保存著完整的傳統農村型態。

  相傳太巴塱的祖先由東海岸翻山而來,最早便在發祥地的位置落腳,居高臨下,隔著縱谷平原,與位於中央山脈的太魯閣族以及馬太鞍邊小山頭上的馬太鞍社區形成三強鼎立的局面,而後社區規模不斷發展,才逐漸拓展遷移到現在社區的位置。

  而美麗的太巴塱 TAFALONG 名稱的由來,相傳是因為昔日此地多白螃蟹,故以阿美族語「白螃蟹 AFALONG 」似 太巴塱 命名,太巴塱社區曾經因為農田土地肥沃,稻米收成良好,而又被稱為「富田」。

  阿山帶我們在社區中遊晃,使我們驚奇的是:文物古蹟的密度竟如此的高。社區中多有花蓮縣定歷史遺跡或文物景觀,阿山對著 北側富強街邊有一塊納骨碑 向我們說起一則故事 : 傳說這座有著日本型式,上面刻著「納骨」的石碑底下埋著一個美麗女孩-莎娃的衣冠,年輕的莎娃遭到台東卑南族人擄走,而極為疼愛莎娃的哥哥,為了營救出妹妹,努力奔走各部落,最後奇美部落的勇士趕來相助,卑南族人二百多名勇士被引至現今的馬佛,掉入陷阱中遭箭竹刺死。最後莎娃被救回,莎娃死後,族人將她衣冠葬在納骨碑旁,而馬佛就成了族人們追思的古戰場,從此太巴塱為感謝奇美部落的協助,便與奇美部落聯合成為姐妹部落。

  接著,我們步行到太巴塱古屋,太巴塱古屋的設計是仿造傳統建築搭蓋而成,其內部仍保持傳統阿美族茅屋的設計,裡面是黃藤做的大床,早期是大 kakitaan 的所在地,所以裡面也供奉阿美祖靈神位。這裡是獵首後放置頭顱的聖地,阿美族稱之為 kocohi ,早期雖是禁地,現在已經可以開放供我們參觀了。

  走著,走著,黃昏了,阿山帶我們到他的養雞場,可愛的雞成群的窩在阿山的腳旁。天階夜色如水,在院子裡的香花樹下,阿山的媽媽告訴我們, 他們祖先原本住在南洋,一個叫做 Arapanay 的地方,他們是天上的神,當神祇家嗣傳到第四代時,其中最小的小孩叫 Tiyamacan ,她還在母親的懷裡,就展現出特異之處,能發出特殊光芒,長大後,海神 Fulalakas 想強娶她為妻, Tiyamacan 因不願意出嫁,而遭洪水捲走,其雙親亦緊跟在其光芒之後,一直漂流到 Takidis , Tiyamacan 見情勢無法挽回,於是便告別雙親跟海神一同離去,母親悲傷的說,「我要變成 Arongay 留在這裡,永遠看著我的女兒」,說完即化作 Arongay ;其父親則攀登到山頂絕壁處說,「我要永遠站在這裡看守我的女兒」,說完即化成山壁上的 Kadotakit 。而 Tiyamacan 的大哥躲到深山之中,後來成為太魯閣族的祖先,二哥則到了西部,成為西部居民始祖,三姐到了南方,成為布農族的祖先,四哥( Doci )和五姊( Rarakan )則乘著木臼漂流至 Cilangasan ,當大水退去後,兩人便取出逃走時匆忙裝進木臼裡的種子,重新過著新生活。

  Doci 和 Rarakan 兄妹倆後來結婚,但始終生不出人形的小孩,於是太陽神便派兩位使者 Salalacal no Cidal 與 Saoriyan no Cidal ,利用天上掉下來的東西(包括栗米、蒲瓜、芭蕉、藤、茅草、檳榔、生薑、南瓜、箭竹等)進行各項法事,相傳此即為阿美族傳統巫師和祭儀文化中 Sikawasay 的由來,最後兩人終於生出人形小孩,而老大 Cihcih no Cidal 後來成為太巴塱部落 Kakitaan 家族之最早祖先。 Doci 和 Rarakan 的子女則發現其他平原而相繼離去,老大、老三和么子遷居 Saksakgay ,老二獨自下山搬遷至 Kiwit 的地方,成為該地先祖。 Saksakgay 四周皆為泥沼地不適宜居住與防禦,不久姐弟便萌生遷居之意,但此一構想一直到該家族傳至 Tewal 和 Pehalaw 兩名後代才實現,他們最早渡河遷居至 Holofaw ,該處生長許多野生山芹菜( Holofaw )和白螃蟹( Afolong ),後來因大水沖毀,被迫再度尋覓新住地,而太巴塱即為該家族最後遷居之地。

  哇!好長且好神奇的部落遷移及成型的傳說故事,聽著、聽著,我們的眼皮漸漸沉重了起來,阿山的媽媽趕緊督促我們快休息,因為,明天才是重頭戲-太巴塱豐年祭呢。夜晚,我們沈浸在傳說故事的畫面裡,沉沉睡去。

  隔天,天未曉,未見一抹魚肚白,所有的人早已盛裝打扮完成,靜靜的向祭祀廣場聚攏。

  豐年祭是 阿美族的公共性祭祀,組織是以氏族組織的家族集團為基本的構成單位,氏族組織主要司掌一些祭祀禮儀,例如與農作(粟、芋頭、陸稻)播種、收獲有關的祭儀,漁撈、狩獵時的祭儀,人頭祭、獵首祭、年齡組織新編成及進級的祭祀儀式,祖先祭、祭祀海、河靈的祭儀、甘藷種植的祭儀;界定河川與社的邊界的祭儀稱為「賞月祭」或「帕契哈普」,這祭典是告知大地神靈要將此地劃為社的邊界,界定出社的範圍,祈求祂們保佑即將住在此社範圍的族民;修繕屋子的祭祀禮儀是在收割完的農閒間,有些房子需要修繕時要先舉行此禮,來告知神靈祈求保佑平安;生育祭是祭祀粟神、榖神、稻神,主要在保護農作物。而豐年祭是阿美 族最大、最隆重的祭典活動,每年在主要的農作物收穫後舉行,除了慶祝豐收外,還有慎終追遠、緬懷祖先功蹟的重要意涵,如同漢族的「過年」,阿美族部落需經「年祭」的除舊迎新、驅邪祈福祭典活動,才進入新的年度,這段期間,太巴塱的阿美族稱之為「 Pipik Dan No Mihca 」,意指一年當中的轉折時期。

  現在阿山參加的太巴塱「年祭」已經簡化為 5 天了(每年 8 月 21 日起至 25 日止),內容有階層訓練、迎靈祭祖、祈福儀式、文化傳承、體能競技、歌謠舞蹈、感恩酒會乃至最終的除舊迎新儀式,都與傳統的信仰體系緊密結合。 現今豐年祭雖有別於傳統豐年祭,但仍保有傳統文化精髓,現今豐年祭之祭典流程大約分為報訊息( Patakus )、豐年祭之籌劃、年齡階層幹部會議及傳統部落教育訓練、邀喚( Mipalam )、村民大會( Maoc )、野地求生訓練( Misuwac )、成年禮( Misasral )、祭祖活動準備、迎靈祭祖(敬老迎賓餐會及迎新之夜)、慰問訓勉( Miholol 、 Paalodo 、 Mipawsa )、民俗技藝活動(含體能競賽、展示活動、情人之夜)、閉幕儀式、漁撈採集( Malialac )等階段。祭典流程分為 10 階段,詳見附表。

附表 太巴塱部落現今豐年祭祭典流程表

階段

流程

內容 / 重點

第一階段

報訊息( Patakus )

由部落最年輕階層成員著階層服裝,攜帶酒品、檳榔、荖葉等物至友好部落、政府機關、團體等處,宣告豐年祭即將展開之訊息。

第二階段

豐年祭之籌劃

商討與策劃豐年祭相關事宜。

召開村民大會

前往豐濱鄉八里灣祖先發源地( Cilangasan )祭祀。

第三階段

幹部會議及部落教育訓練

進行年齡階層幹部會意,計畫祭典流程與分配各項工作。

進行最年輕階層之傳統教育訓練,包含精神訓勉、山野伐木、提水等

第四階段

邀喚( Mipalam )

由各年齡階層至夥伴家中進行拜訪與勸說,邀其加入豐年祭活動。

第五階段

村民大會( Maoc )

針對部落過去一年相關事務進行說明與檢討,開放所有村民對部落發展提出批評與建言。

第六階段

野地求生訓練( Misuwac )

為豐年祭傳統項目之一,由經驗豐富之長者,傳授各式野外求生訓練。

第七階段

成年禮( Misasral )

於發祥地 Saksasral 舉行,為部落青年族人晉身年齡階層必經過程。

第八階段

祭祖活動準備

最年輕年齡階層開始於發祥地 Saksasral 進行迎靈祭祖之各式準備工作,並夜宿發祥地。

第九階段

豐年祭第一天(正式展開)

豐年祭正式展開,並逐次進行迎靈祭祖、敬老迎賓餐會、迎新之夜。

第十階段

豐年祭第二天( Miholol 、 Paalodo 、 Mipawsa )

各年齡階層成員,至該層過去一年內往生成員家中進行慰問( Miholol )。

由頭目帶領地方耆老巡訪各階層進行訓勉與慰問,地方耆老藉機講解阿美族歷史、神話、禮儀規範之由來等( Paalodo )。

第十一階段

豐年祭第三天

舉辦豐年祭主要大型活動,包含民俗技藝活動、體能競賽、展示活動、情人之夜等。

第十二階段

閉幕儀式

本日主要活動由母親帶領女兒至會場中,向頭目、耆老、父兄、叔舅、朋友等敬酒。

第十三階段

漁撈採集( Malialac )

漁撈採集為豐年祭傳統項目之一,由各年齡階層自行選定地點至溪邊舉行漁撈活動,具有告別喜樂憂愁、拔厄除穢之意。

資料來源:太巴塱部落志.花蓮縣文化局.花蓮縣光復鄉太巴塱阿美族文化藝術發展協會.石忠山 編著. 2008.3.16

此時,司儀大聲的宣佈 : 「大會開始 … 」。

豐年祭正式展開,會場中只見最高階的長老被以最崇高的禮遇迎入會場,「嘿……嘿……嗨呀……嘿……嘿……嗨呀」 歌聲總不停歇。

隨後,我們看到年老的頭目,巍巍顫顫從座位移向講台,清清喉嚨,麥克風傳出剛毅無比,撼動人心的聲音-「你們要節制飲酒,將金錢節省下來給小孩當讀書費用。………我今年已經 70 多歲,但是我要把太巴塱的精神傳承下去,所以我要還是要到東華大學去教阿美族語,我們是阿美族的最好的代表。……太巴塱的精神就是團結,所以每年豐年祭大家都要回來,要將太巴塱的文化傳承下去,每個人都有責任 … …。」我看見,每個階級的青年,都立直了腰桿,眼光裡閃耀著和頭目,和老鷹一樣,屬於太巴塱勇士的光芒。我看著阿山,他不明顯的一直輕輕的點著頭,專注的傾聽著,我相信這時,頭目的話,一定深深的藏到他的心裡-節制飲酒、讀書、傳承、團結、豐年祭、要回來。他的回鄉,代表新一代的原住民青年,聽到了部落老人的話。

小鷹從古老的部落太巴塱出發,尋找旭日的飛行方向
越過祖先也曾翻越的山脈,來到繁華的都會區
然而燈火闌珊處不是終點,只是旅程
夢中部落老人的聲音引領他走向 那個山邊的「
TAFALONG
傳唱的歌謠説:
振翅上騰的呀 是傳唱的太巴塱呀

幾天來,歌舞聲一直不斷,我們也一直用不和諧的四肢隨性的舞動著。舞動時,我心相信,祭儀的背後一定有敦促部落青年回鄉努力的咒語,只是 我不知道是藏在歌詞的哪一段罷了。阿山是現在社區的經營核心團隊,我相信透過培根計畫提供的指導和學習,他會找到到社區或部落更多有效經營的方法。幾年後,這位太巴塱的年輕勇士將透過知識及公部門的力量,幫助太巴塱真正的像老鷹一樣振翅上騰,飛翔起來。

三天後,在歌聲中,豐年祭進入了尾聲,我們揮別了阿山及振翅中的-太 . 巴 . 塱。

跳躍的水面是波 

故鄉的呼喚是響

唱是生在兩個太陽旁

喔嗨喲 喔嗨吔 喔嗨 喔嗨呀

緩緩唱起悠悠的歌  

這是大地上族人步行的聲響

喔嗨喲 喔嗨吔 喔嗨 喔嗨呀

從靈魂的深淵使勁敲打 

激起大海回應朵朵浪花

天空的雲渲染歌聲的迴盪

訓示
訓示
最高禮遇
最高禮遇
傳承
傳承
傳承

傳承

本網站刊載之「農政與農情」其所有內容,包含文字、圖像等皆可轉載使用,惟須註明出處。
  • 回上一頁
  • 99-12-20:11,7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