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內容區

「乾八爹」!(註1:日語「加油」之意)蝴蝶蘭「雨」化重生

秘書室

蝴蝶必須爬出蛹殼,等待皺縮的翅膀風乾,才能盡情飛翔;台灣的蝴蝶蘭產業在莫拉克侵襲過後,也經歷重建的陣痛期,在「蘭花產業重建計畫」的挹注下,抖落身上的泥水,「雨」化成更美麗的外銷佳績,是台灣軟實力的真章見證。

  溫室裡,李定雄小心地捧起一株蘭苗,不時對著它喃喃低語,彷彿慈父在鼓勵受傷的孩子:加油,會挺過去的!滿室的蘭苗,似乎也明白李定雄的用心,一一挺起腰桿,努力往上伸展。蘭花們挺直了,李定雄也挺直腰桿,滿意地笑了,這是水災過後,中營蘭園最感人的一刻。

飛向全世界的白色蝴蝶蘭

  台灣素有「蘭花王國」的美譽,每年蘭花外銷數量高達 4 千萬株,其中尤以台南縣的蝴蝶蘭產業最為活躍,因而贏得「蝴蝶蘭故鄉」之稱,全台灣唯一「台灣蘭花生物科技園區」就位於台南縣。

  每年國際蘭展中,高品質蝴蝶蘭總是讓國際愛花人士頻頻發出讚嘆,這份榮耀的幕後功臣,其中二位就是李定雄和李政賢父子。李定雄原本是下營鄉中營國小的訓導主任,退休後投資蓋溫室, 1982 年在下營鄉成立中營蘭園,致力於高品質蝴蝶蘭大白花的育種開發與栽培,目前栽培面積 3 千坪,年生產量約 50 萬株大苗,行銷全世界。

  他的兒子李政賢,畢業於輔仁大學經濟系,原本開代書事務所,這些年也回來接手蘭花事業。莫拉克風災時,中營蘭園受創最嚴重的區域,就是他在 2008 年設立、才啟用一年多的新蘭園。

蘭花在地上「和稀泥」

  李政賢在家中用營業用的雙孔義大利咖啡機,打出綿密奶泡,並在卡布其諾咖啡上熟練地拉出漂亮葉子形狀,一點都不遜於外面的職業好手。比起莫拉克颱風過後,重新拉拔嬌弱的蘭苗長大,在奶泡上拉出葉子形狀,畢竟容易多了。

  談到去年八八水災的情形,李政賢的臉色不由得凝重了起來:「水大概淹到我的胸部高度左右,一開始水還沒退,我站在外面看,腦袋一片空白。 3 天後,水退了,看到停的 5 輛車都泡了水,辦公室設備、資料都泡水,家裡的鋼琴、豎琴也泡了水,溫室所有的機器都浸在水中,所有的蘭花都在地板上,混著泥巴東倒西歪,那感覺真不知道要怎麼說……就是傻了。」

  當時水淹高度超過植床,溫室建物主體結構雖然保住了,但內外網控制、電腦自動調控設備、加溫系統、水草蒸氣消毒設備、發電機、電腦等等,全部嚴重受損,蘭苗也因淹水而罹病,受損蘭苗達 11 萬株。李政賢說:「看到一片汪洋狼籍的蘭園,只能說欲哭無淚、千頭萬緒,我媽媽更是數度忍不住落淚……」李家人面對這般殘局,難過,卻不被打倒,「然後,一家人就拿起掃把、拖把,開始清理,一路整理下去。」

不過李家的考驗,還不止於此……

盤據了六個月的黑色泥巴

  馬總統在競選總統期間下鄉「 LONGSTAY 」時,曾住過中營蘭園,帶給李定雄、 李政賢父子無限鼓勵,不料,隔一年馬總統再度造訪中營蘭園時,卻是來勘查風災後滿目瘡痍的受損苗圃,而比馬總統更早一步來李家「 LONG STAY 」的,是一批趕不走的不速之客─黑色泥巴。

  「溪水淹過後,留下的黑色泥巴很難清,這種土很黏,雖然第一週有阿兵哥,有慈濟的志工來幫忙,但之後我們還是自己足足清了 6 個月,才大致清理乾淨。」李政賢指著一些機電設備的內部說:「至於一些管線內的泥土,只能先放著,以後一項一項更新,才能徹底解決。」

  新蘭園這塊地,數十年從不曾淹過水,在興建之初,李氏父子還特別將地基墊高,然而這場天災卻帶來超乎想像的雨量,臨走時還讓黑色泥巴侵襲寶貴的溫室和器材, 前 年在台南縣跟中營蘭園一樣的受災戶,總計約有二十多處。

幼吾苗,以及人之苗

  災後的中營蘭園和其他受災戶一樣,一邊搶救蘭園,一邊申請補助和貸款,以重新購買設備,盡速投入生產。蝴蝶蘭生產溫室結構強固,不易遭受風災雨害影響,往年天然災害來襲時很少受創,莫拉克颱風是蘭園第一次這麼大規模地受損,也因為這次風災淹水著實嚴重,台灣蘭花產銷發展協會積極投入重建工作,除了透過電話進行查訪外,更陪同技術服務團成員多次深入災區,掌握各地災損情況,並提供後續相關緊急因應措施之協助。

  除了技術服務團穿梭各蘭園協助指導清理、消毒及蘭苗搶救等事宜之外,為了協助受災蘭園籌措重建所需資金,政府更針 對各受災蘭園舊有的專案農貸,將其本金展延期限為 2 年,讓蘭園在災後尚未恢復生產前,不會有還款壓力。此外,更首次新增「災後蘭花產業低利貸款」,並透過蘭花產業重建計畫針對溫室修繕、更新及種苗復育,提供補助,讓產業早日恢復。

  從政府、產業團體到受災蘭園,大家齊心努力就像搶救陷溺在泥巴中的孩子一樣,蘭園更是動用所有的人力,以最急迫的速度,合力除去盆套、加強消毒,讓栽培介質除濕,盡全力減輕蘭苗的傷勢。

  李政賢說:「一開始我最擔心的是交不出貨,這邊只剩下不到三分之一的苗還活著,即使活著,也都有生病的跡象,這部分還好有蘭花技術服務團來協助,他們在水退後 3 天內完成現場勘查,之後的每個禮拜都來追蹤處理結果,約災後 2 個月內,泡水輕微的苗差不多都復原了。」

  蘭花災後重建技術服務團,針對蘭苗泡水後最容易產生的疾病,像是:細菌性軟腐病、疫病、根腐病、褐斑病等,提供緊急防治藥物,做保護動作,並幫助進行消毒,與指導災後標準處理作業,同時協助推動相關重建計畫。

  然而,救活的蘭花即使可以恢復開花,卻也很難外銷了,因為泡過水的蘭花很可能有病蟲害寄生,無法通過檢疫,李政賢也擔心,萬一發生這種情況,損失的可是中營蘭園的商譽!兩相權衡下,李政賢決定犧牲僅存的蘭苗,「除了損傷很輕微,確定沒有病蟲問題的蘭苗,其他的蘭苗即使救回來了,我們也只能忍痛放棄。」為了不影響到原有的訂單出貨,李政賢說:「我們一方面增加兩個衛星廠的產量,一方面這邊盡快搶救機電設備,讓溫室能夠再度恢復控溫、控濕功能……我們也獲得種苗補助及低利貸款,重新購置種苗投入生產。」

「加油!要努力長大喔!」

  在這段搶救蘭苗的日子裡,老園主李定雄就像慈愛的父親一般,既心疼孩子受傷,又擔心會不會有什麼後遺症,影響未來的發展。每一天,業界敬稱的「李老師」都會仔細檢視蘭苗的復原狀況,還會拿起蘭苗、對它們說一些加油、打氣的話,李老師期盼的,是嬌嫩的蘭苗能綻放滿室蘭香,人跟花,一起挺過這場浩劫!

  七十歲仍到嘉義大學園藝研究所攻讀碩士的李定雄,對蘭花有著極其深厚的情感,對蘭花產業更有強烈的期許:「台灣外銷歐美的蝴蝶蘭,白花占 5 成以上,日本更是 9 成以上。我們現在外銷的競爭力優勢,依靠的是品種優勢。每個新品種的育種時間,平均需要 6 至 8 年,才能形成一個穩定的商品上市。」李定雄說:「育種是很長期的投資,從無菌培養實生苗技術,到生長點組織培養及花梗扦插培養,到大量種苗並培育至量產外銷,所花的時間一點也無法縮短。」

「雨」化後的蛻變

  也許是李老師的加油打氣發揮了作用,也許是蝴蝶蘭承襲了台灣人堅強的生命力,莫拉克之水雖然凌厲,卻無法阻斷台灣蝴蝶蘭重新綻放之路。農委會農糧署表示, 2009 年台灣外銷花卉總金額 1 億 1,070 萬美元,其中蘭花占 78% ,達 8,680 萬美元,蘭花中的蝴蝶蘭為 6,387 萬美元,占台灣花卉外銷總金額 58% ,較 2008 年的 5,223 萬美元還成長了 20% ,其中,美國市場由 2,067 萬美元增至 2,733 萬美元,日本市場由 1,637 萬美元增至 1,923 萬美元。

  數字告訴我們,蘭花產業在 前 年莫拉克風災重擊下,藉由「蘭花產業重建計畫」,已順利恢復產能,並且再創外銷市場 的新高峰!風災雖然對蘭花造成短期的傷害,但這樣的陣痛卻如同進入「成蛹」期的必經之路;靠著同業間的攜手努力,加上受災戶自身一步一腳印,苦幹實幹的努力,蝴蝶蘭終究要破繭而出,在「雨」化後蛻變成更美麗的花朵、更禁得起大風大浪的產業。

  這樣的逆勢成長,讓人不禁想起一句俚語:「打斷手骨顛倒勇!」一場花與花農的相互鼓舞,造就蝴蝶蘭災後重生的新奇蹟,證明了台灣蘭花產業堅韌的生命力!

01 李政賢指著機電設備內部,管線上仍是一層泥土、水痕,可見當時設備受損的嚴重

01 李政賢指著機電設備內部,管線上仍是一層泥土、水痕,可見當時設備受損的嚴重

02 蘭苗都被淹沒在泥水裡
02 蘭苗都被淹沒在泥水裡

03 對蘭苗悉心照料,無微不至的李定雄

03 對蘭苗悉心照料,無微不至的李定雄

04 中營蘭園培育的白色蝴蝶蘭品質深受肯定,外銷至日本、美國、歐洲、香港、東南亞等地
04  中營蘭園培育的白色蝴蝶蘭品質深受肯定,外銷至日本、美國、歐洲、香港、東南亞等地

本網站刊載之「農政與農情」其所有內容,包含文字、圖像等皆可轉載使用,惟須註明出處。
  • 回上一頁
  • 100-05-17:11,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