貳、重要施政成果
加強國際合作,拓展農產外銷
加強國際合作
- 在推動雙邊互惠互利之農業合作方面,我國與加拿大於2011年6月13日重新簽署「農業及農業食品領域科學合作綱領」,雙方加強在高附加價值農產品研發、食品與生物安全、以及有助於減緩與調適農業受氣候變遷影響等領域之合作;同時與美國、日本、荷蘭、以色列等農業先進國家繼續加強各項農業生產科技及防災技術合作。
- 為加強與東南亞國家之互動交流,本會依據我方與泰國、菲律賓等國之農業合作會議結論,於2011年辦理漁船監控系統應用訓練、水產養殖、農產品加工、畜產遺傳資源蒐集交換、蔬菜及花卉產業發展合作等計畫之人員訓練與交流互訪,除增進雙邊合作關係,也協助開拓我種苗、農業設備及資材等銷往東南亞鄰近國家之商機。
加強全球布局行銷
推動農產品國際行銷
2011年積極辦理各項農產品國際宣傳促銷活動,農產品年出口值為46.64億美元,較2010年成長15.99%,其中33項重要主力或潛力品項出口值為7.6億美元,較2010年成長16.9%,其中年出口值成長前5大品項依序為石斑魚、蝴蝶蘭、鱸魚、台灣鯛及毛豆,各年成長率依序為58.3%、19.3%、29.4%、10.8%及12.9%。
強化外銷供應鏈管理
- 輔導設置稻米產銷專業區,生產優質安全食米,外銷達1,885公噸(未含稻米粉類),外銷主要市場為日本、香港及澳洲等。
- 輔導設置胡蘿蔔、毛豆及結球萵苣等蔬菜外銷專區面積3,500公頃。其中,胡蘿蔔出口量值為1萬4,972公噸、481.7萬美元,毛豆出口量值為3萬1,564公噸、6,313.5萬美元,結球萵苣出口量值4,566公噸、413.1萬美元。
- 輔導臺中市、彰化縣、南投縣、雲林縣、臺南市、嘉義縣及屏東縣等直轄市、縣市政府,設置花卉生產專區19處、契作外銷面積492公頃,專區出口量達4,082萬株(枝),出口金額達2,206萬美元。
成立「臺灣香蕉外銷業者聯誼會」
為提振香蕉外銷量值,穩定我國香蕉出口秩序,本會積極促成23家香蕉外銷業者於2011年11月8日組成「臺灣香蕉外銷業者聯誼會」。另為協助產業升級,本會業成立香蕉外銷專區,進行產業整合,從產到銷建立完整供應鏈,以提昇香蕉品質;並與聯誼會合作採取各項國際行銷措施,建立台灣香蕉品牌,拓展國際市場。
成立「文心蘭產業發展準備金」
為維持文心蘭切花外銷產業榮景,本會協助中華文心蘭產銷發展協會成立產業發展準備金,結合農民、產業團體與外銷業者,於盛產期辦理產銷調節。未來本會將協助辦理國內外拓銷、盛產期產銷調節等,以穩定外銷量及品質。同時將協助業者建置產銷預報系統,協調出口秩序,以利業者掌握國內外產銷動態,開拓國內外市場。
強化國際農漁諮商與合作
- 積極參與杜哈回合農漁業諮商,爭取我國農業發展空間,並運用WTO及其他經貿諮商會議場域,推動我外銷農產品檢疫及漁業諮商。相關成果包括歐盟同意自2011年1月起,我赴歐申請植物品種權檢定費用自1,200歐元降至750歐元;蝴蝶蘭自2011年9月起可附帶介質輸銷澳洲等。
- 積極參與APEC、AARDO、APAARI及APO等1國際組織活動,重要活動包括2011年9月由本會陳主任委員率團參加APEC第1屆林業部長會議,倡議建立亞太地區林木疫病防治網路;在我國舉辦「2011 APEC糧食安全論壇—APEC緊急糧食儲備機制」、「APEC因應氣候變遷及糧食安全之原生蔬菜合作發展研討會」、「2011年APAARI執行委員會議」、「APAARI生物技術、生物安全評估與生物保全管理專家會議」及「APAARI種畜禽品種及飼養管理國際研討會」等。
- 參與WTO漁業補貼談判、OECD-COFI、APEC FWG/MRCWG及FAO-COFI等2相關會議共7場次;及大西洋鮪類資源保育委員會(ICCAT)等相關區域性漁業組織會議計33場次,以維護我國際漁業權益。此外,2011年8月中旬邀請美國商務部國家海洋暨大氣總署主管漁業事務之副助理部長等人來台參訪,有助台美漁業交流。
1 AARDO:亞非農村發展組織;APAARI:亞太農業研究機構聯盟;APO:亞洲生產力組織。
2 OECD-COFI: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漁業委員會」;APEC FWG/MRCWG:亞太經合會「漁業工作小組」/「海洋資源保育工作小組」;FAO-COFI:國際糧農組織「漁業委員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