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年5月(第251期)
102年5月主要農作物生產預測
農糧署 白秋菊.白旭凱.謝廉一
壹 . 果品類
一 . 香蕉(春夏蕉) 比上年減產 1%
臺灣地區香蕉主要分布在中南部及東部地區,北部地區僅為零星種植,嘉義、臺南、高雄及屏東等縣市以春夏蕉為主,南投及臺中等縣市則為秋冬蕉。近年來因抗病品種新北蕉栽培面積逐年增加,每公頃單位產量提高。本年據各產區觀測結果,香蕉收穫面積 1 萬 2,998 公頃與上年 1 萬 2,947 公頃相當,預測全年總產量為 29 萬 1,870 公噸,比上年產量 29 萬 5,265 公噸,減產 1% ,若與前三年平均年產量 29 萬 6,300 公噸比較,亦減少 1% 。又南部產區生產春夏蕉較多, 嘉義產區推估春夏蕉產量占全年產量之 69% ,臺南、高雄及屏東產區推估為 55~62% ,中部產區春夏蕉產量占全年產量比例較低,臺中及南投產區推估比例依序為 30% 及 42% 。整體預估春夏蕉產量為 16 萬 6,639 公噸,為全年產量之 57% ,較上年之 16 萬 8,577 公噸,減產 1% 。
二 . 木瓜(夏果)比上年增產 13%
木瓜主要分布在中南部,以臺南、屏東等 2 縣市栽培面積合計占 64% 為最多。為防止植株感染木瓜輪點病,影響生育及產量,目前多數以白色尼龍網進行網室栽培。本年木瓜可採收面積 2,848 公頃,與上年相當;產量部分,因上年受到 6 月豪雨及泰利颱風影響,目前產地園區樹勢已恢復生長,產量預估較上年增加,預測今年總產量為 15 萬 56 公噸,比上年產量 13 萬 2,763 公噸,增產 13% 。若與前三年平均年產量 13 萬 7,756 公噸比較,增產 9% 。其中夏果部分,除臺南及屏東產區推估夏果產量占全年產量比例為 44% 及 57% 較低外,其餘產區推估比例為 60~70% 。整體預估夏果產量為 8 萬 2,519 公噸,為全年產量之 55% ,較上年之 7 萬 3,009 公噸,增產 13% 。
三 . 鳳梨(南部產區)比上年增產 7%
鳳梨主要分布在中南部,以高屏及嘉南地區最多,其次為南投、雲林、彰化等縣,生產期約有 80% 集中在 6~8 月間,為配合市場消費,農民多實施產期調節,以延長產期,全年均可見鳳梨上市。目前上市鳳梨以南部產區生產者較多,本月預測地區為高、屏、嘉、南等 4 縣市。因近年鳳梨酥盛行之故,本年南部 4 縣市產區鳳梨總可採收面積 5,652 公頃,較上年 5,536 公頃增加 2% ,產量部分因本年氣候平順,預測南部 4 縣市產區全年產量 28 萬 1,110 公噸,比上年產量 26 萬 1,774 公噸,增產 7% , 若與前三年平均年產量 27 萬 4,031 公噸比較,增產 3% 。
四 . 桃比上年增產 11%
目前臺灣栽培的桃,主要以低海拔的硬肉桃及高海拔的水蜜桃為主。硬肉桃如鶯歌桃、本土毛桃及八月桃,主產地在臺中市和平區中低海拔山區;高海拔水蜜桃主要產地在臺中市和平區、桃園縣復興鄉、新竹縣尖石鄉及南投縣仁愛鄉等山區,因售價較高均採集約經營。近年新選育品種臺農甜蜜桃,則在臺中市新社區及東勢區中低海拔地區推廣種植。桃的產期因品種不同而有差異,硬肉桃與甜桃 5 月可上市,水蜜桃則於 7 、 8 月採收。本年桃總收穫面積估計為 2,346 公頃,比上年 2,319 公頃略增 1% ,目前各主產區桃樹開花及結果情形良好,本年預估總產量為 3 萬 2,461 公噸,比上年 2 萬 9,130 公噸,增產 11% 。若與近三年平均年產量 2 萬 9,066 公噸比較,亦增加 12% 。
五 . 梨比上年增產 9%
梨主要產區分布在臺灣中部之臺中市及苗栗縣,以寄接梨為主,高海拔溫帶梨已逐漸被寄接梨取代。寄接梨採收期為 6~7 月,溫帶梨為 8~10 月。依農情調查結果,本年可收穫面積 5,883 公頃,與上年相當。產量部分因上年梨穗受日本 311 地震及海嘯影響供應量減少,且嫁接後受低溫影響,導致部分花芽及花苞受損,本年則因氣候適宜,梨穗嫁接後開花結果情形良好,惟苗栗產區微幅下修單位面積產量,預估今年梨總產量 15 萬 190 公噸,比上年產量 13 萬 7,911 公噸,增產 9% ,若與近三年平均年產量 15 萬 4,261 公噸比較,則減產 3% 。
六 . 本地種芒果比上年減產 7%
本地種芒果俗稱「土檬果」、「柴檨」、「土檨仔」,早生品種在 3 、 4 月左右即可採收,幼果可供做情人果,即俗稱的芒果青,成熟果供製蜜餞、芒果干、冰沙及芒果汁等,其果實不大,惟酸甜風味十足,具濃郁香味,深受消費者喜愛。本地種芒果主產期在 5~7 月,並以 6 月份產量最高,主要產區分布在屏東、臺南及高雄等三縣市,以屏東縣收穫面積約占 61% 為最多。本年依主產區調查資料,預估本年可採收面積 3,022 公頃,較上年減少 1% ;產量部分,因本年春雨不足,整體預估本年總產量為 2 萬 1,914 公噸,較上年產量 2 萬 3,473 公噸,減產 7% ,若與前三年平均年產量 2 萬 5,844 公噸比較,則減產 15% 。
七 . 改良種芒果比上年增產 25%
改良種芒果係指本地種以外之品種而言,以愛文約占 55% 最多,金煌約 37% 次之,凱特、海頓、聖心及玉文等其他品種栽培面積較少,主產區分布在臺南、屏東及高雄等三縣市,以臺南市收穫面積占 54% 為最多,各地產期略有差異,其中以屏東枋寮地區於 6 至 7 月進入盛產期,臺南地區則在 7 至 8 月盛產。本年改良種芒果可採收面積 1 萬 3,380 公頃,較去年增加 3% ;產量部分,上年因連續受泰利、蘇拉及天秤等颱風影響之故,產量下降,本年根據主產區觀測結果,改良種芒果生長情形良好,屏東產區已開始採收上市,本月高、屏產區均上修單位面積產量,預測本年改良種芒果總產量為 17 萬 9,242 公噸,較上年產量 14 萬 3,774 公噸增產 25% ,若與近三年平均年產量 13 萬 1,463 公噸比較,則增產 36% 。
八 . 荔枝比上年增產 21%
荔枝為臺灣重要經濟果樹之一,主要產區分布在高雄、臺中、南投、臺南、彰化及屏東等縣市,品種以黑葉種居多,約占七成,玉荷包約二成次之,餘 3 月紅、糯米滋、桂味、沙坑、淮荔、港尾及高雄早生等品種面積較少。荔枝因成熟期過於集中、產期短暫且不耐貯存,加上常有隔年結果習性,開花結實期間如氣候不良易引起落果,產量不穩定。因此,每年產量變動很大,如遇豐產年,市場無法消納,容易發生產銷失衡現象。今年可採收面積 1 萬 1,462 公頃,較上年減少 1% ;產量部分,因去年氣候較不穩定,開花及結果率較差,採收期落果亦較嚴重,本年主產區觀測結果目前開花情形良好,預估今年荔枝總產量為 9 萬 8,304 公噸,比上年 8 萬 1,143 公噸增產 21% ,若與近三年平均年產量 8 萬 7,018 公噸比較,則增產 13% 。
九 . 巨峰葡萄 (夏果) 比上年增產 3%
巨峰葡萄集中在彰化、臺中、苗栗及南投等四縣市,以彰化縣收穫面積占 44% 為最多。大部分為年採收二期之經營型態,第一期在夏季生產,稱為夏果,第二期在冬季生產,稱為冬果,本月份預測為夏果產量,盛產期在 7 至 8 月間。由於國人吃葡萄有剝皮習慣,進口葡萄因不易剝皮,價格較不易受進口影響。今年巨峰葡萄 (夏果) 收穫面積 2,730 公頃,較上年 2,740 公頃略減,產量部分因上年受 4 月鋒面影響產量,本年整體預測巨峰葡萄 (夏果) 產量為 5 萬 8,751 公噸,比上年同期產量 5 萬 6,779 公噸增產 3% ,若與近三年夏果平均產量 5 萬 8,170 公噸比較,則增產 1% 。
十 . 李比上年減產 5%
李樹主要集中於中部及東部山區,其中以苗栗縣最多,約占五成。中部李供鮮食者較多,而東部李則以供應加工為主,且經營管理亦趨於粗放。近年由於李的售價未能提高,果農經營意願低,種植面積逐漸縮減,今年可採收面積 2,593 公頃,比上年 2,637 公頃減少 2% 。產量部分,本月觀測結果,因本年春雨較少影響授粉且果實發育較差,苗栗及臺中產區均下修每公頃單位產量,整體評估本年總產量為 2 萬 1,661 公噸,與上年產量 2 萬 2,744 公噸比較,減產 5% ,若與近三年平均年產量 2 萬 3,742 公噸比較,則減產 9% 。
十一 . 檸檬 比上年增產 9%
臺灣地區檸檬種植面積約 85% 分布在高雄、屏東兩縣市,其他縣市則零星種植,全年均可生產,其中又以 7 至 8 月可採收量最多。本年可採收面積 1,727 公頃,較上年 1,701 公頃增加 2% ,產量部分,本年因為氣候適宜,相較於上年受豪雨及颱風影響,預測每公頃單位產量較上年增加。整體預估總產量為 2 萬 4,797 公噸,較上年產量 2 萬 2,822 公噸,增產 9% ,若與前三年平均年產量 2 萬 1,587 公噸比較,則增產 15% 。
貳 . 蔬菜類
本月份已進入二期作之採收初期,時序即將進入夏季,氣溫明顯回暖,花果類中西瓜可採收量明顯增加,青蔥則因採收面積減少故呈減產;甘藍因中海拔產區可採收面積增加呈增產,另結球白菜進入初夏期間,可採收面積比裏作少,產量減少,茲將本月各類蔬菜生產預測與調查結果分述如下::
一 . 大宗蔬菜
(一)甘藍 可採收面積 464 公頃、總產量 2 萬 4,299 公噸
夏季期間平地產區彰化及雲林種植甘藍,品系以硬種甘藍為主,每公頃單位產量偏低,至於宜蘭與南投等地區進入 5 月份以後甘藍可採收面積增加,其中宜蘭地區本月份可採收面積較 4 月份增加約 150 公頃,另彰化及雲林產區可採收面積則逐漸減少。經田間觀測結果,本月份可採收面積 464 公頃,較上月份 394 公頃增加 18% ;總產量為 2 萬 4,299 公噸,與上月份產量 1 萬 7,575 公噸比較,增產 38% 。若與上年同期產量 2 萬 6,521 公噸比較,減產 8% 。
(二)結球白菜 可採收面積 108 公頃、總產量 4,463 公噸
5 月份逐漸進入夏季高溫多雨氣候型態,由於氣溫偏高,結球白菜種植面積明顯減少,每公頃單位產量較低,經田間觀測結果,預測本月份可採收面積 108 公頃,較上月 121 公頃減少 11% ,總產量為 4,463 公噸,與上月份 4,951 公噸比較,減產 10% ,本月份主要產區以雲林及彰化等縣為主。若與上年同期產量 5,248 公噸比較,減產 15% 。
二 . 花果類
(一)花椰菜 可採收面積 138 公頃、總產量 4,160 公噸
花椰菜屬冬季大宗蔬菜,進入本月份以後,可採收面積明顯減少,預測本月份花椰菜可採收面積 138 公頃,較上月之 204 公頃減少 32% ,總產量為 4,160 公噸,比上月份產量 6,016 公噸,減產 31% ,主要產區以彰化及高雄等縣市為主。
(二)西瓜 可採收面積 1,747 公頃、總產量 4 萬 168 公噸
本月份嘉義、臺南及屏東等縣已進入西瓜採收中後期,產地逐漸向雲林以北地區移動,預測可採收面積為 1,747 公頃,較上月份 907 公頃增加 93% ;雖然 4 月下旬局部地區有大雨發生,惟未造成西瓜田區危害,整體西瓜進入中部盛產期,產量增加,預測本月份總產量為 4 萬 168 公噸,較上月份產量 1 萬 3,815 公噸,可採收量增產 191% ;若與上年同期產量 5 萬 1,921 公噸比較,減產 23% 。
三 . 根莖類
(一)蔥可採收面積 194 公頃、總產量 5,555 公噸
本月份預測蔥可採收面積為 194 公頃,較上月份 201 公頃減少 3% ,係因宜蘭日蔥、彰化裏作栽植北蔥及一期作栽植粉蔥之可採收面積減少所致;總產量為 5,555 公噸,與上月份產量 6,215 公噸比較,減產 11% ,主要產地以雲林、彰化、高雄及宜蘭等縣市為主。若與上年同期產量 5,616 公噸比較,減產 1% 。
(二)薑可採收面積 87 公頃、總產量 3,801 公噸
臺灣地區種植品種主要以廣東薑為主,本月份主要產地為南投、高雄及臺東。經田間觀測結果,本月份薑可採收面積為 87 公頃,較上月份 76 公頃增加 14% ,主因為南投之可採收面積增加所致;總產量為 3,801 公噸,與上月份產量 3,352 公噸比較,增產 13% 。
參 . 主要切花
一 . 菊花產量 2,308 萬枝,比上月份增產 4%
臺灣地區以種植秋、冬菊為主,採收期則在每年 12 月至翌年 5 月期間,亦為菊花外銷日本旺季,本月份據產地觀測,適逢一期作菊花生產盛期, 預測本月可採收面積為 76.25 公頃, 較上月份 75.13 公頃,略增 1% ,產量為 2,308 萬枝,較上月份 2,213 萬枝,增產 4% 。本月份主要產地在彰化縣田尾、永靖等鄉。
二 . 百合產量 341 萬枝,比上月份減產 7%
百合性喜冷涼之氣候環境,平地主要採收期在 10 月至翌年 5 月間, 高海拔採收期則在 6 月至 12 月間, 據產地觀測, 本月份平地百合採收已屆尾聲,高海拔地區百合尚未進入盛產期,可採收面積及採收量較上月減少,預測可採收面積為 17.89 公頃,較上月 18.65 公頃 ,減少4% ;產量為 341 萬枝,較上月份 367 萬枝,減少 7% 。本月份主要產地在臺中市后里、新社等區及彰化縣田中、北斗及埤頭等鄉鎮。
三 . 火鶴花產量 575 萬枝,比上月增產 35%
火鶴花性喜高溫多濕及遮蔭的環境,由於栽培技術進步,品質優良,逐年拓展外銷市場,已占國內生產量相當比重,火鶴花主要採收盛期為每年 5~6 月及 9~10 月。預測本月份可採收面積 187.26 公頃, 與上月 187.75 公頃相當 ,產量 575 萬枝,較上月份 426 萬枝,增產 35% 。本月份主要產地在臺南市柳營、六甲、下營、佳里、玉井, 高雄市內門、旗山、阿蓮等區 及南投縣埔里,屏東縣萬丹、新埤等鄉鎮。
四 . 文心蘭產量 468 萬枝,比上月份增產 54%
國內文心蘭栽培以臺中市及屏東縣為最主要產區,其他縣市亦有栽培,除外銷日本外,並積極拓展其他國家外銷市場,外銷量已占國內生產量約 90% 。文心蘭 主要採收盛期為每年 5~6 月及 9~10 月 , 本月份起進入採收盛期,採收量較上月份增加 , 預測本月 可採收面積為 223.97 公頃,與上月相同,產量為 468 萬枝,較上月 304 萬枝,增產 54% 。 本月份主要產地為臺中市東勢、后里、新社、北屯、西屯,臺南市玉井、歸仁,高雄市美濃、旗山、大寮等區,南投縣埔里、草屯,雲林縣斗南,嘉義縣大林與屏東縣里港、竹田等鄉鎮。